wfvg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fvg9

博文

《詩經》筆記:1國風9魏風1葛屦·總107

已有 690 次阅读 2024-5-18 17:39 |个人分类:读书-科研笔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踏霜葛鞋稀疏麻,

儉嗇狹急百姓家。

皮屨絲飾為君織,

隆冬爐旁閒吃瓜。*

*和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之一韻: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范成大(1126-1190),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南宋平江吳郡今蘇州市人。少年喪父,29歲中進士,任徽州司戶參軍、吏部員外郎等職,官至參知政事。44歲出使金國因堅強不屈幾乎被殺。晚年退居石湖。存有《石湖居士詩集》。

目次:一、魏譜  二、原詩  三、葛屨·小序  四、章字詞解  五、譯詩

文中帶*號者為拙筆所加。

一、魏譜

*讀《魏譜》感言:

從鄭玄《魏譜》衍深閱讀《尙書》《周禮》《左傳》和《史記》等,可知,魏國歷史較為特殊。

(1) 周武成康之時,春秋晉國大夫畢萬先祖畢公髙(姬姓,文王之子)所封之地,在畢地,故稱畢國,在漢唐之長安西部。這與鄭譜所言“虞舜、夏禹所都”()相差有遠。嚴格地說,鄭《魏譜》的語言表達簡練而不精確。

(2)春秋時,另有與秦晉為鄰之魏國(亦姬姓,見後文,何時被封不得而知,查《左傳》等,無),變風起。這部分,鄭《魏譜》所述的魏國,與第一段“周以封同姓”、以及與後面的晉國大夫畢萬魏的關係,有令人困惑的信息脫節。歷史的行進不能滿足精神的標準,懸疑中的不確定性是有魅力的。

(3)春秋時,晉獻公滅鄰居姬姓魏國,將其賜予畢萬並加賜大夫,從此,畢萬稱魏氏,畢萬魏國是謂晉國封的大夫國。畢萬子孫相衍至戰國,就有了周烈王所封的魏文侯之侯國魏國,直至被秦所滅。也可以說,只有到了侯國級別,戰國魏國才算周分封的標準國家。

1.()鄭玄《詩譜·魏譜》:

(1)魏譜魏者,虞舜、夏禹所都之地,在《禹貢》冀州雷首之北,析城之西,周以封同姓焉其封域南枕河曲,北涉汾水。昔舜耕於歷山、陶(*制陶)河濱禹菲(*微薄)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fú)(*古祭服),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此一帝一王,儉約之化,於時猶存。

(2)“及今(*东周)魏君,嗇且褊急,不務廣脩德於民,敎以義方。其與秦、晉鄰國,日見侵削,國人憂之。當周平、桓之世(*東周啟),魏之變風始作。

(3)“至《春秋》魯閔公元年,晉獻公(?—前651)竟滅之,以其地(*)賜大夫畢萬,自爾而後,晉有魏氏。”【魯閔公即魯湣公】在位前660-659,姬姓,名啟,春秋魯國第十七任君主。父魯莊公母叔姜。【畢萬】生卒不詳,先祖畢公髙(*周文王子)之後,春秋时晋国大臣。

注釋

(1) 东周之前,畢萬先祖(不是魏國)畢國所在地。

虞舜夏禹所都,冀州雷首,析城,河曲,汾水,歷山與河濱

冀州: “《周禮·職方》:‘河內曰冀州’,指今陝西和山西間黃河以東,河南和山西間黃河以北,山東西北和河北東南部地區”(《漢語大詞典》卷2163)。《尙書·禹貢》:“冀州,孔安國傳:‘堯所都也’”。《周禮·夏官·職方》:“河內曰冀州,其山鎮曰霍山。”鄭玄註:“霍山在彘(音之)陽。”彘陽後漢時改為永安縣,即今山西霍縣(《漢語大詞典》卷11704)

孔疏:“皇甫謐(mì215-282三國西晉時醫學家史學家)云:‘舜所營都或云蒲坂(*今山西永濟縣西蒲州),即河東縣’,是也。禹受禪,都平陽或安邑,皆屬河東。《五子之歌》(*《尙書·夏書》)怨太康(*夏第三世王,啟之子,因荒遊無度為有窮國君后羿所逐遂失其國)失邦,其歌云:‘惟彼陶唐(*堯國號),有此冀方,今失厥(*)道,乃底滅亡。’《左傳》引其文,服虔(*東漢經學家)云:‘堯居冀州,虞、夏因之不遷居、不易民。其陶唐(*堯國號)、虞、夏之都,大率相近,不出河東(*漢《地理志》云河東郡,即今山西境内)”。

雷首、析城、太岳、厎柱孔疏:“《禹貢》云:‘壺口、雷首,至于太岳;厎(dǐ,zhǐ)、析城,至于王屋(*山名山西陽城垣曲兩縣之間)。’《地理志》云:‘雷首在蒲坂南,析城在濩澤西南。’皆在河東界内,是其屬冀州也。”

*壺口】《尙書·禹貢》“壺口治梁及岐”,孔安國傳“壺口在冀州”。東瀕山西臨汾市吉縣壺口鎮,西臨陝西延安市宜川縣壺口鄉,北距太原387千米,南距西安350千米。【雷首】古山名,今山西中條山脈西南端。【太岳】古山名,即霍山。亦稱霍太山。在今山西霍縣東南(《漢語大詞典》卷21467)。【厎(dǐ,zhǐ)柱】(古山名,河南三門峽市黃河中三門山,因修水庫已不見。《漢語大詞典》卷1918)。【析城】今山西晉城陽城縣西南析城山,因山有東西南北四門分析故曰析城。【濩澤】舜漁於濩澤今山西陽城縣西嶕嶢山下。另今山西陽城縣西北澤城為西漢濩澤縣。

周以封同姓:有畢,既无魏,又無芮

孔疏:“襄(魯襄公姬姓,前575─前542)二十九年(544)《左傳》曰:‘虞、虢、焦、滑、霍、楊、韓、,皆姫姓。’是與周同姓也。《魏世家》絶不知所封為誰,故言‘周以封同姓子’。”

*孔疏所引《左傳》原文還有:“武獻以下兼國多矣”,並杜預註:“八國皆晉所滅”,是指八國被晉武公(754—前677)及其子晉獻公(?—前651)所滅,所滅魏國時在前660或前661。這事發生在襄公(575─前542)二十九年之前,相距襄公執政百餘年了。魯襄公時的魏國已是晉獻公(?—前651年)所滅並所賜於大夫畢萬之魏國了。故孔疏所引涉及的襄公二十九年的魏國,造成一個存疑:

鄭《魏譜》的“周以封同姓”,是屬於“魏譜魏者,虞舜、夏禹所都之地……”之句末;孔疏這一所引放在這一句下,似乎虞舜夏禹之後,周一立國就分封了魏國。可查《尙書》《周禮》《左傳》,並無有周武成康時分封魏國之事(見後)武、獻兩公滅八國之“魏”,是何時封的?

*還有,孔疏說司馬遷“絕不知”所封為誰,有點過:

《魏世家》云:“魏之先,畢(*地名)公高之後也。畢公高與周同姓。武王之伐紂,而高封于畢,【《括地志》(*唐太宗貞觀年間地理志)云:畢原在雍州萬年縣(*今陕西西安)西南二十八里】于是為畢姓。其後絶封,為庶人,或在中國,或在夷狄。其苗裔曰畢萬,事晉獻公”(《史記正義》文內黑括號為唐代張守節註)。【雍州】古九州之一,黑水西河惟雍州。黑水或謂張掖河,西河指今山西陝西間的黃河。按孔穎達引王肅的說法,雍州“西據黑水、東距西河”(《漢語大詞典》卷2386)

*關於“畢公髙”。髙是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兄弟。武王伐紂滅殷後,廣封其兄弟。《左傳》僖公二十四年,以國號相稱“管、蔡、郕(*音成)、霍、魯、衛、毛、聃(*音耽)、郜、雍、曹、滕、、原、酆(*音豐)、郇(音荀)文之昭(*16)。邘(音于)、晉、應、韓,武之穆(*4 )。凡、蔣、邢、茅、胙(*陸才故反)、祭,周公之胤(*)(*6)。” 總計26國。

文中“召”“穆”,是指周朝宗廟的排序製度,按周禮《祭法》(《禮記》),“周以后稷廟爲始祖,特立廟不毁,卽從不窋以後爲數,不窋父爲昭,鞠子爲穆。從此以後皆父爲昭,子爲穆,至文王十四世,文王第稱穆也”(《周禮·春官·小宗伯》)這樣,從不窟起排序,到文王這為穆,文王之子便稱昭,武王便稱穆,武王之子便稱昭。故“文之昭”和“武之穆”,便分別是是 “十六國皆文王子也”,“四國皆武王子”(《僖公二十四年傳》杜預註)

《僖公二十四年傳》孔穎達疏:“文、武、周公之子孫為二十六國也”, 但又引《昭二十八年傳》曰:“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兄弟之國十有五人,姬姓之國四十人”,並補曰這五十五國封建工作,並非在武王克商後由周公代為立即完成的,而有可能延續到了成康時代。是否在孔疏所說的15國之外的另40人姬姓國中有被晉獻公所滅之魏國?以及何時被封、封在哪?這都是懸疑。邏輯推理是破案的過程之一,但落實“真兇”,必須有實錘的證據。

進一步,關於武王為兄弟建國有“十五”或“十六”說,《僖公二十四年傳》孔疏曰:“此十六國所在之地,蔡、郕、魯、衛、郜、曹、滕七國,當時皆在,已經解訖(*已完成)。霍在閔元年。原在隱十一年。郇在此年春,亦已解訖。其毛、聃、闕,故惟解管、雍、、酆也。武穆四國,晉時見在,故唯解應、韓、邗也。周公之胤,邢國見在,隱五年解訖。凡、祭闕,故唯解蔣、茅、胙也”。

在僖公二十四年傳杜預註中,有上述各國所在地,其中指出:“畢國在長安縣西北”。這與前文《魏世家》張守節註引《括地志》云:畢原在雍州萬年縣(*今陕西西安市)西南二十八里”,有異,但大方向在今西安西部是一致的。

按《尙書·周書·周官》述,周文王、周武王及周成王都葬於畢,《周官》孔穎達疏:“畢在杜南,《晉書·地道記》亦云畢在杜南,與畢陌別,俱在長安西北。”

*上述所述周武(按孔疏自己所言可能延續到)成康王時所封文王子、武王子皆無“魏”國,與後來魏國有關的,只有畢萬先祖畢公的畢國。

畢公地位顯耀:

按《周本紀》,文王死,太子發“武王即位,太公望為師,周公旦為輔,召公、畢公之徒左右王,師修文王緒業”。武王滅紂後,“武王弟叔振鐸奉陳常車,周公旦把大鉞(*yuè青銅板斧),畢公把小鉞,以夾武王。”武王“命召公釋箕子之囚,命畢公釋百姓之囚”。

《周書·顧命》:“成王將崩,命召公、畢公【孔安國傳:二公為二伯,中分天下而治之】率諸侯相康王,作《顧命》。【孔傳:臨終之命曰顧命】孔穎達疏:“命太保召公、太師畢公,使率領天下諸侯輔相康王。”

《周書·康王之誥》:成王崩,康王召諸侯群臣,“太保率西方諸侯,入應門左,畢公率東方諸侯,入應門右”。孔疏:“太保召公為西伯,率西方諸侯,入應門左……太師畢公為東伯,率東方諸侯,入應門右”;“畢公是太師也。當太師之名,在太保之上”。

《周書·畢命》:“康王命作冊畢【傳:命為冊書,以命畢公】,分居里,成周郊 【傳:分别民之居里,異其善惡,成定東周郊境,使有保護】作《畢命》。畢命【傳言畢公見命之書】。

河曲,汾水

孔疏:“《地理志》云:‘魏國,姫姓也,在晉之南河曲(河曲-春秋晋地,今山西永濟縣西蒲州(*舜所都)到芮城縣西風陵渡一帶,因黃河自北向南流至此折向東流成一曲而故名。《漢語大詞典》卷51053)’,故其《詩》曰:“彼汾一曲”,“寘(*)諸河之干兮”。’是南枕河曲也。《汾沮洳》(*《魏風》2108)曰:‘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刺君采其莱於汾,明其境踰汾矣,故知北涉汾水。”

*汾水-即汾河。長716公里,流域面積約3.9萬平方公里,黃河第二大支流。源于山西省甯武縣管涔山麓,貫穿山西省南北,流經靜樂縣、婁煩縣、古交市、太原市、清徐縣、祁縣、介休市、霍州市、洪洞縣、臨汾市、侯馬市,在河津附近匯入黃河。

歷山,陶於河濱

孔疏:“《尚書傳》文也。彼註云:‘歷山在河東’。是舜耕之處在魏境也。言‘陶於河濱’,則在河北之濱,蓋以歷山相近,同為魏地,故連言之。皇甫謐云:‘言陶於河濱,即禹貢所謂陶丘,今濟隂定陶之西南陶丘亭是也。’言河濱,明近河,不宜在濟隂,謐之言謬耳。”【濟陰定陶】濟陰故城在今山東省曹縣西北六十裡。定陶在菏澤市中部南與曹縣毗連,東與成武縣相鄰,西與東明縣交界,東北與巨野縣交界。

*這一段孔疏與所引皇甫謐所言,將“陶”作地名來爭鳴,不妥。上文有“昔舜耕於歷山、(*制陶)河濱”,歷山、河濱皆地名,“耕於”是動介結構,相應地,“陶於”也是動介結構指製陶,而非是地名“陶丘”。《周書·梓材》馬(*)云:“冶木器曰梓,治土器曰陶,治金器曰冶。”

*歷山即今於山西南部中條山脈的東段(*前文中條山脈西南端有古山“雷首”,雷首之北是舜禹所都之地),地處垣曲、陽城、沁水、翼城四縣毗鄰地界。但也有另一說:舜帝所耕曆山位於今山東濟南市南郊千佛山。按這一說,舜得從所居晉跨到魯來耕地,堯、舜、禹所居晉之說就得全盤被否定。

*小結:春秋戰國時魏國先祖畢公所封之地,是畢國,不是魏國。春秋時被晉武公晉獻公所滅八國之魏國,查無源處。

(2)“及今(*东周)魏君,嗇且褊急,不務廣脩德於民,敎以義方。其與秦、晉鄰國,日見侵削,國人憂之。當周平、桓之世(*東周啟),魏之變風始作。”

*這段的“魏君”,是指魯閔公元年之前即晉獻公滅魏之前的魏國。

敎以義方孔疏:“敎以義方,隱三年《左傳》石碏(*衞莊公時大臣)辭也。感舜、禹之化,則應皆儉約,而《碩鼠》、《伐檀》(*皆《魏風》)又以刺君貪鄙者,雖遺風尚在,人性不同,不能使貪者皆儉。因《葛屨》(*《魏風》)等刺儉者多,又其詩在先,故言儉約之化耳。晉有唐之遺風,詩稱唐國。此有舜、禹舊化,其詩不稱虞、夏者,晉初,唐叔封為唐侯,又能憂深思遠,有堯之遺風,故謂之唐。魏初無虞、夏之名,虞、夏又非諸侯之國,徒感儉約之化,嗇且褊急,故《譜》本於舜、禹耳,無義,言虞、夏也。堯、舜道同,而感有深淺者,時君政異故也。”

周平王,周桓王】帝號。姓姬名宜臼(?—前720在位770-720),幽王之子,幽王被犬戎所殺,諸侯迎立為王,東遷雒邑,是為東周,周室自此衰微。在位五十一年崩,諡曰平。周桓王:平王孙,姬林(?—前697在位前719—前697)东周第二任君主。

(*姬姓魏國)與秦、晉鄰國,日見侵削,國人憂之

孔疏:“魏國西接於秦,北鄰於晉。桓四年《左傳》曰:‘秦師圍魏’,是秦數伐之。終為晉所滅,明晉亦侵之。”

當周平、桓之世,魏之變風始作

孔疏:“周自幽王以上,諸侯未敢專征。平、桓之後,以強凌弱,今云‘日見侵削’,明是諸侯專恣,故以為平、桓之時,變風始作。”

(3)“至《春秋》魯閔公元年,晉獻公竟滅之,以其地賜大夫畢萬,自爾而後,晉有魏氏。

(《魏譜》)孔疏:“鄭言此者,見閔公已前,魏國尚存,故平、桓之世得作詩也。魏無世家,而鄭於左方中云:‘《葛屨》至《十畝之間》(*《魏風》),為一君,《伐檀》、《碩鼠》為一君。’知者以上五篇刺儉,下二篇刺貪,其事相反,故分為異君。或父祖,或子孫,不可知也。凡案襄二十九年《左傳》,魯為季札歌《魏》曰:‘美哉,大而婉,儉而易行,以德輔此,則為明主’。此詩並刺君,而季札美之者,美其冇儉約之餘風,而無德以將之,失於大儉,故詩人刺之。”

*關於晉獻公滅魏,《左傳》魯閔公元年:“公(晉獻公)將上軍,大子申生將下軍,趙夙御戎,畢萬爲右。以滅耿、滅霍、滅魏三國皆姬姓。還,爲大子城曲沃,賜趙夙耿,賜畢萬魏,以爲大夫。”杜預注:“畢萬,魏犫( chōu)祖父”。孔疏:“《魏世家》:“畢萬生武子”。《世本》:“畢萬生芒季,季生武仲州。”州卽犫也。杜以萬爲犫之祖父,依《世本》也”。

杜還註:“平陽皮氏縣東南有耿鄉。永安縣東北有霍大山(*即太岳)”,那魏國在哪?杜偏偏未註。看司馬遷:

《史記·魏世家》云:

“獻公之十六年(*661),趙夙為御,畢萬為右,以伐霍、耿、魏,滅之。以耿封趙夙,以魏封畢萬,【*張注:魏城在陜州芮城縣(*黃河中游,山西西南端為運城市所轄)北五里,鄭元(*《四庫全書》編者以“元”避康熙帝“玄”燁諱)《詩譜》云:魏,姬姓之國,武王伐紂而封焉】為大夫。”

黑括號中()張守節所註欠妥,《魏譜》並無武王伐紂封姬姓之魏國的說法。前文《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所記武王所封之國中也並無芮國和魏國。

此時魏只是晉所封大夫國。如此,故朱熹懷疑《魏風》“疑實晉詩”。

*關於戰國諸侯魏:

魯閔公元年《左傳》引晉掌卜大夫卜偃曰:“畢萬之後必大。萬,盈數也。魏,大名也。以是始賞,天啓之矣。天子曰兆民,諸侯曰萬民。今名之大,以從盈數,其必有衆。”晉大夫辛廖為畢萬占卜,得吉卦,曰“公侯之卦也。公侯之子孫,必復其始。”孔疏:“萬是畢公之後,公侯之子孫,必當復其初始,言此人子孫又將爲公侯也。及春秋之後,三家(*趙韓魏)分晉,而魏爲諸侯,是其筮之驗也。”

《魏世家》:“畢萬封十一年(*651),晉獻公卒,四子争更立,晉亂。而畢萬之世彌大,從其國名為魏氏。生武子。”魏武子生悼子,悼子生生魏絳、魏绛後君位繼嗣有魏嬴、魏獻子、魏侈、魏侈之孫魏桓子、桓子之孫即魏文侯(445—前396),文侯“二十二年(*403,周烈王時),魏、趙、韓列為諸侯”,直至魏王魏假(227—前225),秦灭魏,魏亡。

 2.()陆德明《詩音義·魏谱》:

“案《魏世家》及《左氏傳》云:‘姬姓國也。’《詩譜》云:‘周以封同姓,其地虞舜、夏禹所都之域,地在古冀州雷首之北,析城之西,南枕河曲,北涉汾水’”(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五·魏《葛屦》第九)

*陸德明小心謹慎,不學鄭玄說“魏譜魏者,虞舜、夏禹所都之地”。只說周在某某地分封同姓之國,讓人去猜這里是、還是不是“魏國”,猜錯了不是我的事。

3.()朱熹《詩經集傳·魏譜》:

“魏一之九。魏,國名。本舜、禹故都,在《禹貢》冀州雷首之北、析城之西、南枕河曲、北涉汾水。其地陿隘、而民貧俗儉,蓋有聖賢之遺風焉。周初以封同姓,後爲晉獻公所滅,而取其地。今河中府解州(*今山西運城)卽其地也。蘇氏曰:魏地入晉久矣。其詩疑皆爲晉而作,故列於唐風之前。猶邶、鄘之於衛也。今按、篇中公行、公路、公族,皆晉官。疑實晉詩。又恐魏亦嘗有此官,蓋不可考矣。”

朱熹《魏譜》只有引蘇氏語後有新意。前半部也說魏國本是舜禹所都。點明晉所滅姬姓魏國是周初所封,但《左傳》等記周初並無此國。

二、原詩

共兩章,第一章六句,第二章五句。

·糾糾葛屨(jù),可以履霜?掺掺(shān)女手,可以鏠裳?要之(jí)之,好人(bī)之。

·好人提提,宛然左辟(bì),佩其象(chì)。維是(biǎn)心,是以爲刺。

三、葛屨·小序

《序》:“《葛屨》刺褊(biǎn)也。魏地陿隘,其民機巧趨利,其君儉嗇褊急,而無德以將之。”朱熹無序評。

鄭箋:“儉嗇而無德,是其所以見侵削。”

陸音義:“屨,俱具反。褊,必淺反。陿音洽,本或作‘狹’,依字應作‘陜’。隘,於懈反。巧如字,徐苦孝反。趨,七須反,徐七喻反。嗇音色。”

孔疏:“作《葛屨》詩者,刺褊也。所以刺之者,魏之土地既以陿隘,故其民機心巧,偽以趨於利。其君又儉嗇且褊急,而無德敎以將撫之,今魏俗彌趨於利,故刺之也。言‘魏地陿隘’者,若地廣民稀,則情不趨利;地陿民稠,耕稼無所,衣食不給,機巧易生。人君不知其非,反覆儉嗇褊急,德教不加於民,所以日見侵削,故舉其民俗君情以刺之。‘機巧趨利’者,章上四句是也。儉嗇言愛物。褊急言性躁,二者大同,故直云刺褊,卒章下二句是也。上章下二句、下章上三句,皆申說未三月之婦不可縫裳,亦是趨利之事也。”

孔疏:箋“儉嗇……侵削”,“以下《園有桃》,及《陟岵》序皆云:‘國小而迫,日以侵削’,故箋採下章而言其刺之意。”

四、章字詞解

第一章:糾糾葛屦(jù),可以履霜?掺掺(shān)女手,可以鏠裳?要之襋(jí)之,好人服(bī)之。

糾糾葛屨,可以履霜

糾糾】毛傳:“糾糾,猶繚繚也。夏葛屨冬,皮屨葛屨,非所以履霜。” 陸音義:“糾,吉黝反(*朱傳音赳),沈居酉反。繚音了,沈音遼。孔疏:“糾糾為葛屨之狀,當為稀疏之貌,故云猶繚繚也。”

】康典第902頁:《說文》:纏也。《類篇》:繞也。

朱傳:“糾糾、繚戾寒凉之意。夏葛屨、冬皮屨。”

孔疏:傳 糾糾……屨霜,“糾糾為葛屨之狀,當為稀疏之貌,故云猶繚繚也”《士冠禮》云:“屨夏用葛,冬皮屨可也。”《士喪禮》云:“夏葛屨,冬白屨。’注云:冬皮屨,變言白者,明夏時用葛,亦白也。’是衣服之宜當夏葛屨冬皮屨也。《月令》‘季秋霜始降’,則履霜自秋始。言冬者,以履霜為寒,而言冬為寒甚,故傳據《儀禮》而舉冬以言之也。凡屨,冬皮夏葛,則無用絲之時。而《少儀》(*《禮記》)云‘國家靡敝,君子不履絲屨’者,謂皮屨以絲為飾也。《天官·屨人》說屨舄之飾有(*qú鞋飾)(*yì絲編帶)(*),是屨用絲為飾。夏日之有葛屨,猶絺綌所以當暑,特為便於時耳,非行禮之服。若行禮之服,雖夏猶當用皮。鄭於《周禮》注及《志》言‘朝祭屨舄,各從其裳之色’,明其不用葛也。”

鄭箋:“葛屨賤,皮屨貴。魏俗至冬猶謂葛履可以履霜,利其賤也。”

摻摻女手,可以縫裳

摻摻

毛傳:“摻摻,猶纎也。婦人三月廟(音現),然後執婦功。” 陸音義:“摻,所銜反,又所感反,徐又息亷反,《說文》作,山亷反,云好手貌”;“纎,息亷反”;“見,賢遍反”。朱傳:“摻音纎。摻摻、猶纎纎也。

孔疏:傳摻摻……婦功摻摻為女手之狀,則為纎細之貌,故云‘猶纎纎’。《說文》云:‘纎,好手。’古詩云:‘纎纎出素手’,是也。下云‘宛然左辟’,是已入夫家。既入夫家,仍云‘女手’,明是未成婦也。《曾子問》云:‘三月而廟見,稱來婦’。又云:‘女未廟見而死,歸葬于女氏之黨,示未成婦也’。則知既廟見者為成婦矣。既成為婦,則當家事(*北大士)盡為。此譏使之縫裳,明是末可縫裳,故云‘三月廟見’,然後執婦功。’三月廟見,謂無舅姑者。婦入三月,乃見於舅姑之廟。若有舅姑,則《士昏禮》所云‘質明,贊見婦於舅姑’,不待三月也。雖於昏之明旦即見舅姑也,亦三月乃助祭行,故《昜·歸妺》注及鄭《箴膏肓》皆引《士昏禮》云:‘婦入三月,而後祭行。’然則雖見舅姑,猶未祭行,亦未成婦也。成婦雖待三月,其昏則當夕成矣。《士昏禮》云:‘其夕,祍(*rèn睡席)席於奥(*屋內西南角),良席在東,皆有枕,北趾。主人入,親脱婦纓,燭出。’注云:婚禮畢,將臥息,又《駮(*)異義》(*鄭玄駁許慎《五經異義》)云:‘昏禮之暮,枕席相連’,是其當夕成昏也。”

女手】鄭箋:“言‘女手’者,未三月未成為婦。裳,男子之下服,賤,又未可使縫。魏俗使未三月婦縫裳者,利其事也。”

孔疏:箋言女……其事,“以婦人之服不殊裳,故知所言裳者,指男子之下服也。《曲禮》曰:‘諸母不漱裳’,唯舉裳不漱,則衣可漱’。明裳為賤。”

朱傳:“女、婦未廟見之稱也。娶婦三月廟見。然後執婦功。”

要之襋之,好人服(bī)

要,䙅,襋】

毛傳:“要,䙅”也,襋,領也。”

孔疏:傳要䙅……之人,“《士喪禮》云:‘(*古祭祀名)者,左執領,右執要’。又曰:‘禭者,以(*zhě衣折皺)必有裳,執衣如初。’注云:‘帛為褶,無絮。雖復與禪同。有裳乃成稱。’然則禭服有衣有裳,而左右執之,則左執衣領,右執裳要。此要謂裳,要字宜從衣,故云要,䙅也。’要是裳䙅,則襋為衣領。《說文》亦云:‘襋,衣領也。’二者於衣於裳各在其上,且又功少,故好人可使整治屬著之。”

康典P1095:“音腰。《玉篇》䙅,襻(pàn扣套)也。《詩·魏風》要之襋之。《傳》要,䙅也。《晉書·五行志》泰始初,衣服上偏下豐,著衣者皆壓䙅。又《類篇》一笑切,音要。衣褑(yuàn衣佩玉帶)。或作䌁(yāo用縄扎)。”

陸音義:“要,於遙反”。朱傳:“要音腰”;“要、裳要。襋、衣領” 陸音義:襋,紀力反(*朱傳音:襋音棘)。屬音燭。著,直略反。”

好人】毛傳:“好人,好女手之人。”

孔疏:“上云‘女手’,此云‘好人’,故云:‘好人女手之人。今定本云‘好人好,女手之人’者,義亦通。”

朱傳:“好人、猶大人也。”

(bī)】鄭箋:“服,整也。要,䙅也,領也,在上。好人尚可使整治之。謂屬著之。”朱傳:“服,叶蒲北反”。

陳第《毛詩古音攷》卷一:“服音逼。徐藏曰:服見於《詩》者凡十有六皆當為蒲北切,無與房六叶者。愚按:不特《詩》《易》,古辭皆此音”。顧炎武《詩本音》:“服,蒲北反”。康典第452頁:“bó服《廣韻》浦北切。《集韻》鼻墨切。《正韻》步墨切。并音僕。”

章解:

孔疏:“糾糾……服之”,“魏俗趨利,言糾糾然。夏日所服之葛屨,魏俗利其賤,至冬日猶謂之可以履寒霜;摻摻然。未成婦之女手,魏俗利其事,新來嫁猶謂之可以縫衣裳。又深譏魏俗,言䙅之也,領之也。在上之衣尊,好人可使整治之。裳乃服之褻者,亦使女手縫之,是其趨利之甚。”

朱傳:“魏地陿隘,其俗儉嗇而褊急。故以葛屨履霜起興,而刺其使女縫裳又使治其要襋,而遂服之也。此詩疑卽縫裳之女所作。”

第二章:好人提提,宛然左辟(bì),佩其象揥(chì)。維是褊心,是以爲刺。

  【好人提提,宛然左辟(bì)。佩其象揥(chì)

提提

毛傳:“提提,安諦也。” 陸音義:“提,徒兮反。”

孔疏:傳提提……”,“《釋訓》云:‘提提,安也。’孫炎曰:‘提提,行步之安也。’言安諦,謂行步安舒而審諦也。”

鄭箋:“婦新至,愼於威儀。如是使之,非禮。”朱傳:“提提、安舒之意。”

宛然

毛傳:“宛,辟貌。婦至門夫揖而入,不敢當尊。宛然而左辟,象揥所以為飾。” 陸音義:“宛,於阮反。辟音避(*朱傳同),注同,一音婢亦反。”

孔疏:傳……為飾”,“《士昏禮》云:‘婦至,主人揖婦以入,及寢門,揖入。’是婦至門,夫揖而入也。此好人不敢當夫之尊,故宛然而左還辟之,不敢當主,故就客位。”

朱傳:“宛然、讓之貌也。讓而辟者必左。”

(chì)】陸音義:“揥,勅帝反,諦音帝。”朱傳:“揥、所以摘髮。用象爲之。貴者之飾也。”康典第390頁:《詩·鄘風》:象之揥也。疏:以象骨搔首,因以為飾,名之曰揥。又《魏風》:佩其象揥。又音替、帝,義同。”

維是褊(biǎn)心,是以為刺

鄭箋:“魏俗所以然者,是君心褊急無德教使之耳,我是以刺之。”

孔疏:箋魏俗……刺之,“如此箋,則魏俗之趨利由君也。序云‘魏地陿隘,其民機巧趨利’,則似魏俗先然與?此反者,魏俗趨利,實由地陿使然。人君當知其不可而以政反之。今君乃儉嗇且褊急而無德教,至使民俗益復趨利。故刺之。”

【褊(biǎn)】音扁,康典第1095頁:音扁。《說文》:衣小也。又狹也。又《廣韻》:急也。《詩·魏風》:維是褊心。

【刺】又音砌。康熙字典刀部667“音砌。《詩·魏風》:維是褊心,是以為刺。

】朱傳:“刺,叶音砌”。

章解:

孔疏:好人……為刺,“言好人初至,容貌安詳,審諦提提然。至門之時,其夫揖之,不敢當夫之揖,宛然而左辟之,又佩其象骨之揥以為飾。敬愼威儀如是,何敢使之縫裳?魏俗所以然者,維是魏君褊心無德教使然,我是以為此刺也。”

朱傳:“其人如此。若無有可刺矣。所以刺之者、以其褊迫急促。如前章之云耳。”

跋:朱傳:

“廣漢張氏曰:夫子謂:與其奢也,寧儉。則儉雖失中,本非惡德。然而儉之過、則至於吝嗇迫隘,計較分毫之閒,而謀利之心始急矣。《葛屨》、《汾沮洳》、《園有桃》三詩皆言急迫瑣碎之意。”

五、譯詩

疏編葛鞋怎踩霜?纖細女指怎鏠裳?腰領織鏠女手裝。

行步安舒好女子,象飾宛然禮左避,君心褊狹以詩刺。

2024年5月5日星期日,2024年5月18日星期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46608-1434644.html

上一篇:《詩經》筆記:1國風8齊風11猗嗟·總106
下一篇:《詩經》筆記:1國風9魏風2汾沮洳·總108
收藏 IP: 121.60.8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0: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