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liangw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nliangwang

博文

《科学的终结》读后感

已有 3267 次阅读 2022-3-8 10:52 |个人分类:杂谈|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科学的终结》读后感

2022-03-08草稿

2022-03-10定稿

王安良

按:这本书春节期间就读了,也零星写过点阅读(阅读和悦读有何不同?)笔记

    第一遍读的中文,想抽空读一遍英文;一直忙,就拖到了现在。这本书算是重译,但不能算是二版,也许可用于英语系低年级的教学?

   我觉得这本书对于当下的理工科大学生来说,不能算是“严肃的科普著作”。对于文科生来说,也许能对上个世纪科学进展有个“初浅”的了解,以增加其饭桌上的谈资;跟工科学生读刘慈欣、莫言的作品,效果是类似的。

   本书翻译的不错,符合中国人的阅读和思维习惯,也没什么“硬伤”。不像这几天在某微信圈的讨论:某出版社翻译的某些英文教材或专著,简直不忍淬读。如果以这样的教材来教授学生,不误人子弟都是好的。

   国内的译者水平和能力,是另外一个问题。

   当然霍根作为文化界人士,二十多年前能写成这个样子,其科学素养超过国内一半以上的科学家,更不要说所谓的科学学家了。

但,这本书最好不要被高年级的理工科大学生读,毫无价值。

   其实科学的“启蒙”在中国早就终结了,反倒是海外或所谓的“见过世面”的华人或华裔需要更深入的科技和人文“启蒙”。

   本书新章如下:

1 进步的终结

2 哲学的终结

3 物理学的终结

4 宇宙学的终结

5 进化生物学的终结

6 社会科学的终结

7 神经科学的终结

8 混杂学的终结

9 限度学的终结

10 科学神学,或机械科学的终结

尾声 上帝的恐惧


足见霍根先生的知识面之广,“口气”之大。也表明在上个世界末,人们对“现代科学”发展之业已成熟的自信,对“当代科学及未来科学”之迷茫,并渴望新时代的来临,对新的“牛顿”或“爱因斯坦”式人物再次涌现的殷切期望。

此书畅销,毫不奇怪。


新时代早就到了,被人们尤其是西方的记者或文化人所发现或认识尚需半个世纪。     

参考文献

[1]       科学的终结:双语版/() 约翰·霍根著 孙雍君, 张武军译出版发行项: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71524-1328531.html

上一篇:《动力技术》2022-01
下一篇:《山海经》悦读
收藏 IP: 219.239.227.*| 热度|

10 郑永军 李宏翰 李学宽 谢钢 孙颉 尤明庆 罗春元 范振英 邢锦涛 雷奕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10: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