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不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ch 读万卷书,参非常道,书在手中,道在心中;行万里路,勘寻常物,路在脚下,物在眼下。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Li-Qun_Chen

博文

大学小说丛谈之《活着之上》

已有 6616 次阅读 2016-9-29 13:11 |个人分类:休闲阅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大学, 读后, 小说

大学小说丛谈之当代大陆作品》我曾说过,大陆的大学小说近来看得少多了。如果我没有记错,读过的最后一本在2010年出版。不过,前些日子到国外开会访问,候机无聊时,在网上下载《活着之上》的txt版本,匆匆看过。该书有湖南文艺出版社的纸质版,2014年出版。在可能是迄今我所读最晚出版的大陆大学小说。

小说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叙述者“我”也是男主人公聂致远。时间跨度很长,从本科生,到毕业二十年。这基本是一个普通教师的成长史,同时也反映了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但不限于:考试中同学的抄袭,研究生论文中的“互助”,研究生培养和答辩过程中的师生互相利用和矛盾,博士毕业求职的高不成低不就,权力和关系对大学生干部选拔、奖学金评定甚至课程成绩的影响,学术会议中的非学术性交流,期刊的高收费与领导的公费发表,学术造假,晋升过程中的对手的互相攻难与领导的提携与平衡,设备购买过程中的层层分肥,对行政岗位的争夺与权斗,等等。登场人物众多,所在地方大学校、院各级领导,争取晋升副教授、教授的教师,校外的学报主编、副主编等。小说也涉及到大学之外的中小学教师编制获取、职称晋升等。这类事情都有传闻,但放在一起还是显得荦荦大端,有触目惊心之效。

作者阎真,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4年毕业后到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担任助教。1985年读中国文学在职研究生。1988年毕业后到加拿大留学工作。1992年回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1996年晋升副教授。2000年到中南大学文学院工作。2001年晋升教授。出版长篇小说多部,《曾在天涯》(1996)《沧浪之水》(2001)《因为女人》(2007)等。《曾在天涯》是写留学生的,因为错过了热潮,反响似乎平平,至少我没有看过。《沧浪之水》我读过,还有些印象,但书没有买。是写学医的本科生在官场的生活,从不适应到适应的漫长过程,具体时间跨度忘记了。

从作者简历可见,完全是文科背景。大学中文理科的情况差别很大。只说个具体的例子,小说中写文科冷门学科国家重要期刊的副主编,到学校报告一场,有四万元的报告费,回报只是收学校十万元答应发表四篇审稿通过的文章。理工科绝对不会有这种情况。这倒未必是理科人比文科人高尚,只是理科有国际上大量SCI高影响因子期刊,境内期刊无力坐地起价。从小见大,大学有些(不是全部)问题,其实是由封闭所造成,一旦开放与国际接轨,就全解决了。当然,还会有新的问题。

除了学科的差异外,我觉得该书与许多大陆的大学小说类似,有共同的认识误区。仿佛是形而上的缺陷,导致了现实中的各种问题。某些文人的思维,过分强调终极原因,而忽略了具体的原因。如小说所写,聂致远相信些“活着之上”的东西,或许就是古人浩然正气圣贤之道之类,或者就说现在的所谓人文精神之类吧。这种信仰,导致他学术职位阶梯上的困顿。这当然可以是种解释,但承认这种解释,人们就要在精神上失败和物质上失败中做个选择,这未免太残酷。而且也有误导性,多数人,两者其实都不成功。也就是说,相当数量的大学教师,其实既没有崇高的精神追求,也没有现实的职业成功。小说中男主人公的精神偶像曹雪芹,其伟大并非是有浩然正气,也并非是在现实中落魄潦倒,而只是写出了传世名作《红楼梦》。

我个人相信耶稣基督说,国王的归国王,上帝的归上帝。Render therefore unto Caesar the things which are Caesar's; and unto God the things that are God's. 精神追求与现实利益,既不相反,也不矛盾,当然,也并不相关。因此。逻辑上,有四种可能:精神丰富,物质丰盈;精神贫乏,物质丰盈;精神丰富,物质贫困;精神贫乏,物质贫困。

具体到小说《活着之上》,主人公聂致远现实中的碰壁,根源并不在生活之上,而是在生活之中。他只是不知道如何恰当处理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应对现实如何与坚持理想协调。那种以为坚持理想就必然在现实中碰壁,与认为只要人变坏后日子就好过了,都只是too young, too simple, sometimes naïve。在我看来,他真正问题其实是缺乏自信,过于敏感,因此做事情少了平常心。相比之下,主人公的妻子赵平平,倒是有清明的世俗理性。现在中的问题,总是要在现实中解决。

作者又突出描写了处处作为主人公作镜像对比的蒙天舒没有精神操守职场成功者,更强化了这种倾向。有意思的是,蒙天舒当年第一步能保研,还是在聂致远帮助至少默许下的考场小动作。而第二步获得国家优博,又是聂致远奉送自己的硕士论文作为素材。随后,这个放出来的妖魔就再也收不住了。这倒是揭示个很值得注意的现象,许多所谓坏人,其实是好人惯的。

总体上,主人公读研究生任教之类,我读起来还是很有亲切感。他所经历的事情,我或多或少听说过,因此也能想象。很幸运,大多数我都没有经历过。

附:有关大学小说的博文

忆来唯把旧书谈:校园中读校园长篇

忆来唯把旧书谈:校园中读校园短篇

忆来唯把旧书谈:王安忆笔下的校园

忆来唯把旧书谈:校园中读校园中篇1

忆来唯把旧书谈:校园中读校园中篇2

校园小说《斯通纳》

《斯通纳》关于大学本质

《斯通纳》中的毒舌马斯特思

欲读书之大卫洛奇的教授小说

大学小说丛谈之概述

大学小说丛谈之《围城》

大学小说丛谈之当代大陆作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0220-1005770.html

上一篇:溧阳天目湖
下一篇:尚能饭否?
收藏 IP: 116.232.62.*| 热度|

3 姚伯元 袁天宇 文玉林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18: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