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舟山遭遇63年来罕见暖冬:多种暖因素叠加结果

已有 2211 次阅读 2017-3-9 14:20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南极海冰, 超级厄尔尼诺, 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暖冬, 特大地震

舟山遭遇63年来罕见暖冬:多种暖因素叠加结果

                                                                       杨学祥,杨冬红

 

据舟山市气象台统计,20162017年冬季我市平均气温为8.9,同比常年偏高1.7,相比上年偏高1.3。自1954年舟山有气象记录以来,这一冬季气温平均值与19981999年冬季并列,位居历年同期最高。

我们在2016102指出,2016922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值异常变小增大2016-2017年暖冬发生可能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6248.html

2016年与1998年相似的条件:日食条件相同;1995-1997年和2014-2016年同样处于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1997-1998年和2015-2016年同样发生超级厄尔尼诺事件;1995-1998年和2013-2017年没有发生8.5级以上特大地震和海啸。这四大天文、气象、地震条件,外加2016年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值异常减少,都有利于全球极端暖事件的发生,是罕见的多项暖事件的叠加效应所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37338.html

 

相关报道

舟山遭遇63年来罕见“暖冬”预计春季气温仍偏暖

20170309 09:53:10来源:舟山日报作者:记者:董佩军

    【摘要】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季,给岛城市民留下的最深印象,莫过于天气的暖和了。市气象台日前公布的《舟山市20162017年冬季天气气候公报》显示,我们度过的是63年来罕见的一个“暖冬”。

  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季(201612月~20172月),给岛城市民留下的最深印象,莫过于天气的暖和了。市气象台日前公布的《舟山市20162017年冬季天气气候公报》显示,我们度过的是63年来罕见的一个“暖冬”。

  气象学上对“暖冬”和“冷冬”的认定,要看这三个月的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气温偏高还是偏低。如果高于常年同期气温0.5以上,即可认为是“暖冬”;如果低于常年同期气温0.5以上,则为“冷冬”。

  据市气象台统计,20162017年冬季我市平均气温为8.9,同比常年偏高1.7,相比上年偏高1.3。自1954年舟山有气象记录以来,这一冬季气温平均值与19981999年冬季并列,位居历年同期最高。

  去年下半年,我国可能遭遇“冷冬”的说法一度很流行,为何“剧情”反转,岛城出现了气温平历史纪录的“暖冬”?市气象台专家解释说,这跟拉尼娜现象的“虎头蛇尾”有关。

  去年7月起,在超强厄尔尼诺现象结束后,赤道中东太平洋转而出现拉尼娜现象。拉尼娜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偏冷的现象,这往往会导致冬季偏冷。但由于去年北极地区大量海冰融化,全球增暖幅度加大,拉尼娜现象自去年11月起开始明显减弱。再加上冬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位置偏西、面积偏大,南方暖湿空气势头强劲,导致舟山和全国一样,出现了罕见的强“暖冬”。

  “暖冬”不仅影响农作物生产,也使岛城气候出现反常。这个冬季我市出现大雾日数平均为8.8天,同比常年增多了3.3天。此外,去年1221日冬至日,我市一天内出现了浓雾、大雨、雷暴、大风等罕见天气。

  在气象学上,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超过10,从第一天起正式入春。市气象台专家说,尽管岛城目前还未入春,但“春姑娘”已经近在眼前了。

  气象部门预计,今年春季(3月~5月)岛城仍可能偏暖,春播关键期(326410)有57天阴雨天气,出现长时间连阴雨的可能性小,以过程性降水为主。在春播期内有出现春寒的可能性,但没有明显的倒春寒天气。终霜期出现在3月下旬前期,较常年略偏早。

http://dhnews.zjol.com.cn/dhnews/system/2017/03/09/021104148.s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38500.html

上一篇:2017年3月9日午报:3月7日厄尔尼诺指数进入峰值
下一篇:2017年3月9日晚报:3月7日厄尔尼诺指数进入峰值
收藏 IP: 222.34.4.*| 热度|

2 钟炳 周少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20: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