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性的困惑与NP理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yu2205 平常心是道

博文

巴黎“橘园美术馆”

已有 3864 次阅读 2018-10-2 13:28 |个人分类:在中法文化之间流连|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橘园美术馆, 莫奈

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法国画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印象”一词就出自其代表作“印象·日出”的标题,印象派的理论和实践大部份都有他的贡献。

我去过吉维尼(Giverny)莫奈的故居,又到过翁弗勒尔(Honfleur)莫奈的良师益友画家布丹美术馆(Eugène Boudin,1824-1898),就一直向往藏有莫奈晚年创作的巨幅组画《睡莲》的“橘园美术馆”(Musée de l'Orangerie)。这个被画家安德烈·马松(André Masson,1896 - 1987)誉为“印象派的西斯廷教堂”,几次路过都没有进去,留着今天与从美国远道而来的友人携手同游,。。。

橘园美术馆位于塞纳河边协和广场的杜伊勒里花园,早先是杜伊勒里花园用来栽培橘子和柠檬的温室,建于1852年,曾作仓库用,后来于1921年并入美术学院,根据当时任法国总理的克列孟梭(Georges Benjamin Clemenceau,1841-1929)的建议,将其改造用来安置展出莫奈的《睡莲》。此后,橘园美术馆又经过几次改建,并增加了别的艺术家的作品,成为如今巴黎具有代表性的美术馆之一。

进入橘园美术馆,穿过门洞,在第一层的两间椭圆形的宽阔展厅里,高2米,长近100米,铺展开了八幅《睡莲》:朵朵睡莲漂浮水面、柳树枝条飘摇、树与云彩倒映水中。“无尽的整体、无边无际水波的幻梦”(illusion d'un tout sans fin, d'une onde sans horizon et sans rivage),莫奈如是说。

让人们在绘之不尽的大自然面前沉思:“被工作弄得紧张不堪的神经将在此得到放松,就像水面一样的平静,人们犹如置身于花池的中央,在这里静思默想。”莫奈开始酝酿此计划时写道。从1914年到1926年,持续十二年,莫奈从自己熟悉的世界中汲取灵感,在吉维尼的故居,树木环抱,水草点缀,他把画架放在花园前,观察花开花落,追想时间的脚步,从日出到日落,。。。在1918年11月11日一战停战日,莫奈把《睡莲》捐赠给了国家。1927年他过世后数月,这些画被安放在了橘园,这处独一无二的场所。

“橘园美术馆”之有今天的规模,还得益于一位特别的艺术品商和收藏家保罗·纪尧姆(Paul Guillaume, 1891 - 1934),他主要收藏从印象派到20世纪早期现代派的作品,有雷诺阿、塞尚、德加、梵高、高更、毕加索、马蒂斯等一大批大师的杰作,反映了艺术史上那段绚丽耀眼的篇章。

保罗·纪尧姆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在一个修车行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1911年,他在修车行的橱窗中陈列了一些非洲小雕像,吸引了诗人纪尧姆·阿波利奈尔(Guillaume Apollinaire,1880-1918)的目光,两人成为好友。1912年,他开办了首个艺廊,由此踏上了艺术品商和收藏家的道路。保罗·纪尧姆很快在1920年代名动文艺界,其藏品反映了这位收藏家好奇、儒雅的秉性,他对现代和传统兼收并蓄,致力于发掘新的有才之士,一心想要成为艺术的见证者和资助人。他主持的杂志《巴黎艺术》,对诸画家予以支持,同时致力于研究当时被前卫画家们视为灵感之源的非洲艺术。他于1934年去世,尚未来得及实现自己关于现代艺术博物馆的计划,其夫人( Juliette Lacaze ,1898-1977)继承遗志,继续补充和改动其藏品,藏品后于1959年为国家收购,藏于橘园美术馆[1]。

美术馆就像一个舞台,艺术事件在其中发生,让观众与作品互动,融为整体,成为艺术的一部分,共同得以提炼、升华,。。。

参考文献:

[1]https://baike.baidu.com/item/橘园美术馆

[2]2017年5月吉维尼莫奈的故居游记

附:吉维尼莫奈的故居游记

从吉维尼莫奈故居回来,一直未能忘怀。莫奈在吉维尼住了四十年,他一草一木一点点建起了二个花园(房前花园,水上花园),成为了他探索印象画理念与技法的天然“实验室”,他倾注一生的劳作令观者动容,。。。

莫奈用画笔建立了一个光影流离的神奇世界,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在莫奈的画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确的阴影,也看不到突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那他为什么要这样画?

对莫奈影响最大的老师是法国画家布丹,布丹所提倡的露天写生使莫奈很早就走出画室,布丹曾对莫奈说“当场画下的任何东西,总有一种以后在画室里所不可获得的力量、真实感和笔法的生动性。”

自然的光影瞬息万变,欲捕捉之,画家下笔必须要快,古典绘画那种精描细绘就跟不上光影变化的节奏了,在这种情况下,画家必须将直观的色彩感受迅速地反映到画布上去,工整的结构与线条不再有用,短促的点与色块更能直接地展示光的冷暖变化。

那么,莫奈或许就是在试图用画笔捕捉、表达那种生生不已的“不确定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22490-1138410.html

上一篇:“阿蒂亚发布证明‘黎曼猜想’”前后及意义
下一篇:一千零一件物品,一千零一种热情和感动-亚眠的“跳蚤市场”
收藏 IP: 82.246.87.*| 热度|

3 刘全慧 武夷山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2: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