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瓦厚能源与生态实验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iwaho 太阳文火炖地球,洒遍人间光和热。新鲜的能量随手可汲,何必舍近求远挖地球?自由能源万岁!

博文

碳火与氮火

已有 3898 次阅读 2015-7-10 10:57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红外, 西方, 华夏, 四大发明, 炭火

本来这篇博文是镶嵌在我的另外一篇:《炒:水火平衡调控的热力学,中华文明的瑰宝!》,现觉得不过瘾,还是单独成篇以肆我眷顾的读者为好。

味蕾的需要于万年前催生了华夏的烹饪文化,而烹饪最质朴的热能来源,当属来自农耕时代的柴禾树枝的燃烧。那时候元素周期表压根就没有听说过,先人当然不知道其燃料的本质,就是今天众人皆知的“碳”元素。

再后来,古人觉得柴禾树枝储存搬运起来太占空间,就发展了最原始的燃料预处理技术----焦炭化。

并随着易货贸易的出现,产生了相应的供销职业----烧炭和卖炭,正如语文课文《卖炭翁》所描述的那样。

焦炭进一步演化,古人就发明了黑色火药。这也就是中国人至今引以为傲的华夏四大发明之一。

就是中华火文化的进化主线条。

中华的火文化从化学角度归纳,本质就是一个源远流长的“碳火文化”,而西方民族却只是近代才把“氮火文化”修成正果。

然而,会吃的民族不一定强大,强大的民族不一定会吃。西方列强的实力正是由船坚炮利来支撑的,而这需要的是另外一种火,且仅面世一个多点世纪:氮火。

“氮火”的迟到,要怪罪于人类迟迟搞不定氨的合成,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Haber的合成氨技术才姗姗来迟。而这之前工业化制氨竟然要靠鸟粪:guano,以至于鸟粪资源丰富的国家,成了地缘政治必争之地,滑稽不?近代中国鸦片战争的惨败,也许与天朝缺乏大储量鸟粪资源有一点关系,尽管这有点拉不出屎来怨茅坑之嫌。

这氮火也真奇妙:既可以用来杀人,也可用来养人--氮肥刺激植物生长--从而间接供应人体蛋白质的氮素需求。

碳火的威力远逊于氮火,要不然诞生了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的我天朝,足以令全球诸侯臣服!

这“氮火”玩得最好的洋人,非诺贝尔莫属,真没想到烈性炸药的发明者,“得道成仙”后竟成为科学界人士膜顶崇拜的圣人,其每年的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都是为人类科技进步做出卓越贡献的精英科学家!

碳火的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而氮火爆炸的气体产物,就主要是可以把弹壳劈开的、桀骜不驯的氮气了。显然,仅有碳火才与水是天生的一对冤家。

西人对碳火怀着神秘主义的想象,和崇敬的心情,恐怕永远掌握不到碳火真谛,只能当门外汉。前些年西方国家级团队,竟然把中国的爆米花机当炸弹研究;且逢重大节日必进口中国焰火来庆典。这些都说明西方远不得碳火的要领。凭这些笑点,龙的传人就该引以自豪

下图形象对比了两类截然不同的碳火驾驭神态。左边展现了:我的同胞使用碳火爆米花时,那种悠然自得的蛋定;右图展现了洋人如临大敌的那种紧张----防爆服、防震耳塞等保护措施一应俱全。


   


其实,还有一种看不见火,且世界上仅有我观察到并承认的火:红外火。该类火焰要借助特殊红外仪器才能看到,其焰形也为通常明火具有的沿重力线伸展的羽毛形--简称羽焰

羽焰沿重力线伸展指向天空,可以托起比空气重很多的物体。例如随手可做如下实验:打火机将一张纸点燃后,该纸或其灰分残骸就能漂浮在空气中。

云朵其实是正在凝结的成片聚集的微水珠。水的凝结过程伴随着大量的热辐射,因而云朵中就有一团肉眼看不见的准“熊熊燃烧”的红外火,下雨前的闷热就是它干的坏事。积雨云的比重比空气大很多倍,而之所以至少上百吨重的云能浮在空中,正是这红外火的举升作用。如果没有红外火焰,积雨云立即会整体掉到地面,虽然不至于自由落体那样快。

上述观点为我独创的“民科”理论,正由某杂志进行同行评议,等发表后就可转正成官科。至于现有官科的云悬浮解释,我认为不靠谱。我的解释信不信由你,反正我已经利用此机制发明了自由能源发动机,只不过功率的体积密度低于明火热机。

最后顺便提一下当今最猛烈的火----核火,即核反应火。原子核裂变和聚变都能产生当量级大的惊人的爆炸火!上世纪,西人早一步,华人晚一步都相继研制出核火武器,且日本国头一遭尝到其厉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39914-904339.html

上一篇:炒:水火平衡调控的热力学,中华文明的瑰宝!
下一篇:射流器流化床反应“釜”,将化工合成寄生到能源生产中一举两得
收藏 IP: 192.95.176.*| 热度|

7 李学宽 杨正瓴 吕喆 赵美娣 徐长庆 ddsers xiyouxiyo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00: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