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卫东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ndrologist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现就职于北大医院

博文

两边蛋蛋为啥不一般高 精选

已有 36139 次阅读 2011-5-23 22:34 |个人分类:男性|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高低, 大卫, 睾丸, 疝气, 隐睾

最近读到一篇博文,内容是关于两个睾丸为何不一样高的话题,觉得很有意思,对于文中的提到的一些疑惑,给予粗浅的解释,供大家参考。

 

该文中以雕像大卫为例,形象生动地对大卫同学的蛋蛋进行了描述:

雕像大卫的正面:从正面可以很清晰地看见,大卫同学左边的蛋蛋低,右边的蛋蛋高;另外,两个蛋蛋垂下来也并不是平行的,而是有点“内八”。(用图形表示就是:它们不是 “丨 丨”的形状,而是 “╰ ╯”的形态)。雕像大卫的侧面:接下来,再绕到侧面。你会发现大卫同学蛋蛋的走向是“/”样的,上端向身体前方倾斜,下端指向身体后方。 

有志于深入了解的同学们可以自学下面这张专业图示。如果需要活跃一下学习气氛,可以脱了裤衩看自己,或者看自己的男朋友!

 

男人的睪丸可能受其原始组织的影响,起初形成于较上方靠近肝脏的地方,也就是腹膜后第2~3腰椎旁的位置,然后才发育为生殖腺。男性的睪丸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大部分时间是在腹腔内。当男性胎儿逐渐发育,睪丸便会下降。男性睪丸下移的距离较远,甚至离开身体落至阴囊中,在胚胎发育到30周后才下降到阴囊。这种特征对于制造出健康的精子相当重要,理由之一为人是恒温动物,但量多质佳的精子却必须在低于体温2~3℃的环境中才能产生。也就是说,人的阴囊就是一个与身体分离的囊袋,可以控制内部精子的生长温度。

 

然而,这也带来一个问题。由于睪丸必须移动相当长的距离才能落到阴囊,也使得精索绕成一个大圈。很不幸的,这会使得精索上方的体壁变薄,在睾丸向阴囊方向下降的过程中,粘附在睾丸表面的腹膜也随同睾丸一起下降,并形成一个茄子形状的袋子,袋子的下段在婴儿出生后不久成为睾丸固有的鞘膜囊,其余部分即自行萎缩闭锁而遗留一纤维索带。如袋子的上段部分不闭锁或闭锁不完全,就会使袋子与腹腔相通,假使有段小肠从该处捅出并进入袋子内,便会造成疝气。

 

按理说,两侧睾丸在下降的速度上应该保持一致才是,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右侧睾丸下降要比左侧略晚,左侧睾丸往往最先降入阴囊,而可怜的右侧睾丸尽管拼命追赶,但由于起跑延迟,直到出生时仍有少数未能按时抵达终点,这直接影响了袋子上段的及时闭锁,因此,右侧疝气较为多见就起因于此,据统计,在小儿腹股沟疝气中,右侧疝气占60%。

 

还有一种情况,右侧睾丸在下降过程中不知道是倦了还是累了,总之,就是停在路上不走了。有些年轻妈妈在给自己的宝宝洗澡时,会无意中发现,在孩子的阴囊内摸不到或只摸到一个睾丸。做妈妈的往往会吓出一身冷汗,不知所措,这就是所谓的隐睾症。在足月产的男婴中患隐睾症的约占3%,其中大约70%的隐睪会在出生后3个月内自然下降至阴囊内,到了1岁时,大约只有1%的男孩仍会有隐睪的问题。大部分隐睪症的病患是单侧隐睪,其中右侧发病的几率高于左侧。

 

大多数情况是,那些费尽吃奶的劲好不容易按时抵达阴囊的右侧睾丸,仍无法像左侧睾丸那样沉到阴囊底部,位置比左侧睾丸要高一些,颤悠悠地悬在阴囊内,正所谓“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因此,从视觉上看,两个睾丸并不在一个水平上,右侧睾丸位置要高于左侧睾丸。不信的话,瞅个没人的时候自己看看。

 

总之,两侧睾丸在胚胎早期都是位于腹腔内,位置相当于第2~3腰椎水平,随着胚胎发育,两侧睾丸开始向阴囊方向下降,其中左侧睾丸较右侧开始下降早,等到婴儿出生时,有的已经下降到阴囊,但位置高于左侧睾丸;有的下降较晚,形成疝气;有的干脆停在某处不再下降,成为隐睾。看来,世间万物都有竞争一说,难怪很多家长在教育子女上那么舍得花血本,原因就是怕自己的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52769-447266.html

上一篇:从尿道流出的并非只有尿液和精液
下一篇: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有优势
收藏 IP: 218.249.206.*| 热度|

41 刘建国 吕喆 刘立 贺乐 李学宽 刘庆丰 王守业 谢鑫 朱志敏 吉宗祥 蔡津津 桂耀荣 许培扬 杨华磊 许浚远 王萌杰 柳东阳 翟远征 蒋新正 马志飞 王亚娟 肖振亚 逄焕东 高建国 魏玉保 赵福国 杜会堂 虞功亮 李猛 蒋敏强 徐耀 高正明 杨远帆 王启云 吉宗威 梁智鹏 王春艳 张军鹏 vigorous liuzhan001st ssj021224

发表评论 评论 (4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22: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