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肺痨病名流变考

已有 404 次阅读 2024-5-21 21:08 |个人分类:医学史话|系统分类:论文交流|文章来源:转载

资料来源:张振坤王鹏. 肺痨病名流变考.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39(8):849-854

摘要:肺痨作为中医优势病种之一,亟待挖掘临床辨治方略。但中医学在古代缺少规范统一,故肺痨病名戎多难辨,极大增加了研究的难度与错误率。为明晰肺痨历代病名,厘清其演变过程,故查阅历代肺痨文献,整合归纳分析相关资料可得,肺痨病名可大致分为九类,分别为劳、痨(瘵)、传尸、伏连、尸注(疰)、痎疟、痰火、骨蒸与结核。通过对肺痨代表性病名的考证,望对中医病名术语规范予以借鉴,进而促进肺痨病的中医临床理论研究。

中国古代战乱频繁,医籍佚失损毁的情况十分普遍,中医学在早期以师承授受为主,这种不健全的医学教育方式也使中医理论在某些方面难以达成共识;中国古代科技水平落后,医著依靠人工进行抄录流传,难免出现纰漏。交通运输能力的低下对医学文化的交流产生阻碍,导致了解信息的渠道单一而闭塞,以上种种因素使得不同地域医学及个人医学理念在某种层次上有所差别,此种差异往往就体现在对疾病的命名、治疗等方面。肺痨乃古代之恶病,平人多闻及色变,发时以骨蒸潮热、咳嗽咯血、骨枯消瘦等症状为主,并可在人群中传播。《辨证录》言其“经年累月渐就困顿,以至于死,一家传染,多至灭门绝户”[1]188。历代医家对其论述颇丰,有虚耗缠绵而称之“劳”;有善发易染且病势凶险而谓之“传尸”;有阴虚蕴热症状而概称“骨蒸”者;有病发部位多生颗粒肿物而称之“结核”。以下将分别对肺痨所含病名详查考辨,以求明确。

1 劳

《说文》对“劳”有所诠释,意为用力剧烈,“劳,剧也。从力,荧省。焱火烧冖,用力者劳”[2]292。“劳”字若引申于医论中,多指劳伤失度,其可追溯于秦汉时期《内经》所言,《素问·宣明五气》曰:“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阐述了起居失约则伤“五体”[3],意在侧重病因,与病证关联不大。李中梓《删补颐生微论》曰:“《内经》之言虚痨,惟是气血两端,至巢氏始分五脏之痨,七情之伤”[4]。综上所论,《内经》之劳多为神色形劳,久则折损气血,其并未与脏腑相联系,且不具传染性,故与今世所称“肺痨”大相径庭。以下另有三种与“劳”相关的称谓需分辨。

1.1 劳极

劳极释义有二,一则《外台秘要》言:“男子因虚损得之”[5]210。认为此病以男性为主,后因虚致损,因损而劳极。《济生方》云:“肾虚劳损,卧多盗汗,小便余沥,阴湿痿弱,名劳极”[6]798。肾主生殖,与膀胱相表里,肾之气阴耗损,精关不固则下焦失司,此病位在肾,且并未提及有传染性,故此处劳极属“虚劳”范畴。另作“肺痨”。《医学正传》将“虚损”与“劳极”分门别论,提到“劳极”古方名为“蒸病”,并与“鬼注”“遁尸”等共论,后言其症状以肺系疾患为主:“大抵不过咳嗽发热,咯血吐痰……日渐尪羸,渐成劳极之候”[7]219,又提及其传染甚广“虽然未有不由气体虚弱,劳伤心肾而得之者,初起于一人不谨,而后传注数十百人,甚而至于灭族灭门者”[7]219-220。治法提倡“杀虫绝根本,补虚复真元”。

1.2 热劳与急劳

清代医家尤怡在《金匮翼》曾谈及热劳的病机变化,“热劳者,因虚生热,因热而转虚也”[8]68。《圣济总录》曰:“论曰热劳之证,心神烦躁,面赤头疼,眼涩唇焦,身体壮热,烦渴不止,口舌生疮,食饮无味,肢节酸疼,多卧少起,或时盗汗,日渐羸瘦者是也。”上述所言,热劳属虚热病证,可见“盗汗”“发热”“羸瘦”与肺痨相似症候,但热劳症状分散,以全身为主,不如肺痨病位集中于肺,无明显喘咳症状,故所属虚劳范围。

“急劳”一词出自于《太平圣惠方》,“夫急劳者,是气血俱盛,积热在内,干于心肺,脏腑壅滞,热毒不除之所致也”[9]519。《圣济总录》认为,急劳与热劳病因不同但症状相似,言:“论曰急劳之病……缘禀受不足,忧思气结,营卫俱虚,心肺壅热,金火相刑,脏气传克,或感外邪,故烦躁体热,颊赤心忪,头痛盗汗,咳嗽咽干,骨节酸疼,久则肌肤销铄咯涎唾血者,皆其候也”[6]1300。两书所论为一意,急劳病因为先天失养,气郁多虑或感受外邪而发,病位在心肺,其症状与今世所称“肺痨”基本相符,但不具传染性,仍为虚劳病的分支。

1.3 肺劳与肺极

巢元方将“肺劳”归于虚劳论断,其《诸病源候论》言:“肺劳者,短气而面肿,鼻不闻香臭”[10]17。而《太平圣惠方》[9]498-500 提倡“夫肺劳病者,补肾气以益之”,并载鳖甲圆、桔梗散等十三方对应不同肺劳症候,其中所描述的肺劳概念甚广,有“痰唾稠黏,日晚即寒热,面色赤,胁肋防满”,与现代中医所称“肺胀”相仿;有“肺劳羸瘦,四肢无力,饮食不成肌肤”之虚劳在肺的病症;又如与今“肺痨“类似者,“肺劳经久生虫在肺,令人咳逆气喘”。唐宋以前,肺痨与虚劳概念模糊不一,劳与痨不加区分,纵有医家尚可分辨,但其理论并未形成主流,且此时“痨”一字在古籍中使用甚少,故“肺劳”既可作虚劳,又可指“肺痨”。

明代医著《奇效良方》继《金匮要略》后推陈出新,提出“气极、肺极、脏极、筋极、骨极、肉极”六极之说,但世人对肺极多与痨病相混淆,董宿曰:“肺极,则寒痹腰痛,心下坚,有积聚,小便不利,手足不仁”[11]403。肺极名中带“肺”一字,所言症状却以心肾为主,无咳痰咯血等肺系症候,与肺痨非一病。

2 瘵,痨瘵

宋以前,世人对“瘵”的描述甚少,《尔雅病疏》:“瘵,病也”[12]322。指出,“瘵”为一种疾病。晋代《肘后备急方》认为,“瘵”乃虚劳重症,此观点成为“瘵”的概念雏形。

宋金元之际,《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拟“劳瘵”一名,并于“卷十”开篇立论,提出此病症候难料,但究其病因,乃“其根多有虫啮其心肺”。《仁斋直指方论》则述其传染性之凶恶:“最不可入劳瘵者之门,吊丧问疾,衣服器用中,皆能乘虚而染触。间有妇人入其房,睹其人病者,久之劳气随入,染患日久,莫不化而为虫”[13]。而《丹溪心法》将虚劳、劳瘵分两门辨治,朱氏此举既规范了此病冗乱的名称,还将前人从“虚劳”与“痨瘵”混淆概论的说法中区别开来。

明清时期,医家对于“痨瘵”的概念逐渐明确,大致分为两类:一则与虚劳相分辨,单篇专论。周学海《读医随笔》将劳瘵从虚劳之列剔除,曰:“此外又有传尸鬼注,世称劳瘵,此乃虫蚀怪证,不在虚劳之列。其治法须重用杀虫攻血,亦不在虚劳治法之中,别出可也”[14]。《明医杂著》宗丹溪“劳瘵主乎阴虚”言:“睡中盗汗,午后发热,哈哈咳嗽,倦怠无力,饮食少进。甚则痰涎带血,咯吐出血,或咳血吐血衄血,身热脉沉数,肌肉消瘦,此名劳瘵,最重难治”[15]。王纶所述症状与现代认识基本一致。

《辨证录》中以此“痨”代替彼“劳”,从五行生克的角度将“痨瘵”单独作论。二仍涵盖于“虚劳”中概述。《寿世保元》论其因机“夫阴虚火动,劳瘵之疾。由相火上乘肺金而成之也。伤其精则阴虚而火动,耗其血则火亢而金亏”[16]。并增补摄养良方及证治病案,更便学验。《不居集》乃新安医家吴澄所撰治疗内损之专书,其中未独立“痨瘵”篇立论,但探讨了“虚劳”“虚损”“虚怯”和“痨瘵”的病因之别,“劳者,劳倦内伤,妄劳心力,谓之劳虚者,精神不足,气血空虚,谓之虚。怯者,不能任劳。损者,五脏亏损。瘵,则久生恶虫,食人脏腑”[17]。戴思恭于《证治要诀》五劳篇中提到“瘵”为传尸劳的古病名。而《医学心悟》将“劳瘵”置于“虚劳”门下,强调治法必当杀虫为先,补虚为后,“劳症之有虫,如树之有蠹,去其蠹而后培其根,则树木生长。劳症不去虫,而徒恃补养,未见其受益者”[18]。

诸上所言,虚劳、虚损与劳(痨)瘵三者关系密切,如《虚损病类钩沉》言:“痨瘵一证往往也兼杂虚与损的证候,并且痨瘵常常是在虚与损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现代《中医大辞典》“劳瘵”一条,释作“痨瘵”,指“痨病有传染病者”。又另详“虚劳、传尸劳”条 [6]799-800 可以看出,一则“痨瘵”与“劳瘵”在古代多混用,现代学者认为,两者却无异义。二则因“虚劳”与“劳瘵”在病因病机等方面多有关联,故“劳(痨)瘵”一名不能完全等于狭义“肺痨”。

3 传尸

“传尸”之名在《中藏经》首次记载,书中“劳伤”与“传尸”分篇专论,可见华佗当时已经意识到两者多有分别。谈到“传尸”一词的由来:“或因酒食而得,或因风雨而来,或因问病吊丧而感受,或缘朝走暮游而偶染,或因气聚,或因血行;或露卧于田野,或偶会于园林,钟此病死之气,染而为疾,故曰传尸”[19]16。此病因具有传染性,又感于病死尸气间,遂而得名。传染性的有无也即传尸与劳伤的区别。此外,“传尸者非一门相染而成也。人之血气衰弱,脏腑虚羸,中于鬼气,因感其邪,遂成其疾也”[19]16。揭示了“传尸”两个必需的发病条件。又言及本病的症状“其候咳嗽不止,或胸膈胀闷,或肢体疼痛,或肌肤消瘦,或饮食不入,或吐利不定,或吐脓血,或嗜水浆,或好歌咏,或爱悲愁,或颠风发歇,或便溺艰难”[19]16。可见,华佗关于“传尸”的理论已为后世“肺痨”理论奠定了基本框架。

王焘于《外台秘要》亦对传尸有独到见解。曰:“传尸之疾,本起于无端,莫问老少男女,皆有斯疾……先内传毒气,周遍五脏,渐就羸瘦,以至于死。死讫复易家亲一人,故曰传尸”[5]210。王焘所言“传尸”会累及多个脏腑,以致出现全身症状。此处未见与肺的相关症状,故只能视作一种古代烈性传染病。

聂尚恒在《医学汇函》记此病因虫所起,虫啮心肺会侵蚀人体脏腑的精华,亲炙家属日久受恶气熏染也会患病,并认为传尸与疰、蒸均属同类疾病,“……传尸,即前所谓九虫、十疰、二十四蒸之类是也”[20]。

清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总以趋同,认为“传尸”与“痨”为同病异名,故有以“传尸痨”之称。然多在诊断治法用药上多有发微:陈三山在《药症忌宜》除杀虫养阴清热常法外,主张“清镇”,以“异病同治”法采肾虚病证之方,又加入丹砂、磁石,取重镇安神,纳气平喘之效。《冯氏锦囊秘录》用“天灵盖”入药以驱邪避秽治疗传尸,此说法虽不可验,但其“同气相求”的观念值得后世学习。李冠仙在《仿寓意草》中不拘前世以“獭肝”入药之法,曰:“以变化未全之獭肝,治修炼已成之痨虫,有何益乎?”认为“只要于未成势时,尚少知觉,未具神通”[21]以“鳗鱼”入药每日服用方可保人性命。

4 痎疟

《广雅·释言》曰:“痎,疟也”[12]293。将痎与疟相联系。痎疟一词首见于《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夏三月,此谓蕃秀……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提到不顺应夏令之气会伤及心,伏藏至秋而发痎疟。《素问·疟论》则详细论述了痎疟的症状和病机,与以寒热交作,头痛汗出为主症的疟疾大致相同,“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阴阳相移也……阳盛则外热,阴虚则内热,外内皆热则喘而渴,故欲冷饮也。”因此,认为《内经》中痎疟乃疟疾之通称。除此之外,关于痎疟的解释纷纭不一,但均属疟病的范畴,如《说文》中特指每隔两日一发的间日疟,“痎,二日一发疟也”[12]143。

《医学纲目》中“痎疟”为老疟与久疟的代称。 而在《外台秘要》中,王焘打破了前世“痎疟同疟疾”的认识,认为痎疟乃传尸病的别称,并在“传尸方四首”篇中写道,“传尸病,亦名痎疟”[5]211。故痎疟也属肺痨病名。然后世多沿袭《内经》“痎疟即疟疾”之说,但为避谬误,今后当需结合因-机症多方面分辨以明其意。

5 殗殜,伏连,无辜

《外台秘要》曾载“殗殜”与“伏连”二词,其是依照传尸病不同发展传变过程所衍生出的名称。殗殜指传尸初起发病者,病邪轻浅,云:“传尸,亦名转注,以其初得,半卧半起,号为殗殜”[5]211。伏连乃传尸病邪深入脏腑者,病势更加危重,“内传五脏,名之伏连。不解疗者,乃至灭门”[5]211。王焘还专设“伏连方五首”一篇,载朱砂丸、延年桃奴汤等治疗伏连及其兼症,可见对“伏连”一病的重视程度。北宋医家丹波康赖所撰《医心方》则另辟蹊径,云:“所以然者,中华通曰传尸,蜀土都名瘦病,江左称为转注,野俗谓之伏练,下里名为殗殜,小儿乃曰无辜”[22]。认为种种皆为一病,病名称谓如此杂沓乃是地域语言习惯的差异所致。

《十药神书》葛可久所撰治痨专书,其中将“复连”“无辜”作为肺痨骨蒸的代称,曰:“骨蒸病者,亦名传尸,亦谓殗殜,亦称复连,亦曰无辜。”但描述其症状无肺痨“咳嗽、咯血”等肺部症状,“或夜卧盗汗,梦与鬼交,虽目视分明,而四肢无力,上气食少,渐就沉羸,纵延时日,终于溘尽。”然《诸病源候论》云:“小儿面黄发直,时壮热,饮食不生肌肤,积经日月,遂致死者,谓之无辜”[10]271。其所指“无辜”与今世“小儿疳积”十分相似。《婴童百问·疳伤第八十问》云:“无辜疳者,脑后项边有核如弹丸,按之转动,软而不疼,其间有虫如米粉,不速破之,则虫随热气流散,淫食脏腑,以致肢体痈疮,便利浓血,壮热羸瘦,头骨高露是也”[23]。将“疳”与“无辜”作为一体阐述。又如《中医百病名源考》云:“无辜,亦作摹姑,小儿疳类疾病之名也”[24]。可见,“无辜”相当于“疳证”,即颈项结核及淋巴结肿大者。

6 注,疰

东汉训诂学家刘熙在《释名·释疾病》中写道:“注病,一人死,一人复得,气相灌注也”[12]266。指出,“注”有流转之意,而“注病”颇具传染性。《中藏经·下卷》曾记载以“安息香丸”治疗“鬼疰”。此时并未对该病有详细论述。

晋至隋唐时期,被誉为“急救专书”的《肘后备急方》认为,此病善变多端,种类繁复,病程绵长,云:“尸注鬼注病者,葛云即是五尸之中尸注,又挟诸鬼邪为害也,其病变动,乃有三十六种至九十九种,大略使人寒热,淋沥,怳怳默默,不的知其所苦,而无处不恶,累年积月,渐就顿滞,以至于死,死后复传之旁人,乃至灭门。觉知此候者,便宜急治之”[25]。《诸病源候论·注病诸候》分“三十四类”论及此病,“凡注之言住也,谓邪气居住人体内,故名为注”。又强调其诸候皆由“阴阳失守,经络空虚,风寒暑湿、饮食劳倦之所致也”[10]136。另详细记述了每种注病的症状,大多承袭前世之观点,书中也未有与“肺痨”的相似病证。《备急千金要方》不拘前世之理,将“飞尸鬼疰”列于“肺脏方”下,曰:“凡诸心腹痛,服众方热药入腹,寂然不动,但益气息急者,此尸疰病也”[26]。书中将“尸疰”与肺系症状相联系,但据其描述,病位主要集中于心,也未见咳嗽、咯血等候,故将其定义为一种病程迁延的烈性传染病更为合适。

时至明清,部分医家将注病与肺痨相联系,如《慎柔五书》将其归为“痨瘵各疰论”,认为骨蒸内传五脏而发 [27]。龚居中立“传尸鬼疰”篇,其中“尸疰”因“身为虫蛀,虫蛀其尸”而得名,症状与痨瘵相似,有伏连殗殜之名,总以“传尸”相称,传染性甚强 [28]。

另有医者将“疰病”概念又延伸于更广的程度:王肯堂在《证治准绳》将“疰病”归于“幼科”门下,当儿科专病治之。清代“温病之说”兴盛,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中提出,“疰夏”一说并列于“暑病源流”篇下,言:“劳之为病,其脉浮。又手足烦热,寒精自出,脚酸削不能行,小腹虚满,春夏剧,秋冬瘥,谓之疰夏病”[29]。又《时病论》强调此乃“春夏之交”所生之病。

7 痰火

旴江医家龚居中曾著《红炉点雪》一书,讲到了“痰火”一词的由来:“痰火证论。夫痨者劳也,以劳伤精气血液,遂致阳盛阴亏,火炎痰聚。因其有痰有火,病名酷厉可畏者,故今人讳之曰痰火也”[28]。此病由无形之火与有形之痰胶结于肺所致,遂名“痰火”。“夫痰火者,痨瘵之晦名。”可见龚居中所谓“痰火”实为“痨瘵”。关于“痰火”的症状,《红炉点雪·卷一》言:“然将成是症,必有预征兆始焉……或幼多鼽衄,渐而有潮汗遗精,咳唾吐衄诸血等候”[28]。又提及“痰火”病可“熏陶渐染”,说明此病以肺系症状为主,且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在治疗上,龚居中继承葛氏验方,以青蒿煎、天庭盖散治之,“亦皆杀虫杜后之剂”一说暗指龚氏所论痰火病因少不了虫体侵染,故需杀虫驱邪以杜后患。所以认为,龚居中所论“痰火”实为后世所称之“肺痨”。

8 骨蒸

《中藏经》在“疗诸病药方六十道”中曾记载到“补药麝脐丸”与“安息香丸”两方可治骨蒸,还大略描述了其病机症状,“气血相抟,久而瘦弱,遂成劳伤,肉消毛落,妄血喘咳者是也”[19]62。据此更像后世“虚劳”一病。

《诸病源候论》认为,蒸病有五,而“骨蒸”病位在肾,以盗汗、遗精、梦交等为主症,内热蒸盛则变发为疳,选秦艽鳖甲散、柴前梅连散等方养阴清热,除骨消蒸。宋代医家王执中在《针灸资生经》中将“传尸”“骨蒸”等列入“劳瘵”篇,提到肺俞穴可治此病,认识到“骨蒸”可能与肺部病证有关。

《成方便读》言:“夫骨蒸一证,肌肤按之不热,自觉骨内热势蒸蒸而出,每夜五心烦热,皆由水亏火炽,邪热伏于阴血之中而致”[30]。形容热自骨髓蒸腾而出的病证。陈士铎在《辨证录》中将“骨蒸”纳入“痨瘵门”论述,并拟凉髓丹,纯阴汤下症。日本汉方大家丹波元坚在《杂病广要》一书中亦提到:“骨蒸即后世所称痨瘵是也”[31]。陈士铎所谈痨瘵,乃肾水不得制火而发,并未查及定位于肺的症状;而《杂病广要·骨蒸》所摘录的内容,不仅有肺痨,还囊括了虚劳、郁证等,故笔者认为,二者所称之痨瘵均属广义概念,“骨蒸”也并非狭义之“肺痨”。

9 结核

《外台秘要》曾提“瘰疠结核”一词,但未作过多描述,其与“喉痹”“瘿病”等同归一卷,暗示此病病位与颈项、喉部有关。《古今医鉴》则点明了此病的具体好发位置:“或在颈胁,或在手足,或在头额,或在臂,或在腋”[32]。而清代御医祁坤在《外科大成》中专篇论述了本病因发病人群、病因不同,发病部位及症状亦不同,据此还专方专治,如“妇人发于耳部、胸胁者,属胆经风热,用柴胡清肝汤加味;累结于四肢,属肝火血燥,用八珍汤加柴胡、栀子、钩藤,再以六味地黄丸佐之”[33]。

以上均未将结核与肺痨相关联。唯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将“结核”一词用于“劳瘵”,认为劳瘵发作可见“脑后两边有小结核,连复数个”[34]158,但陈士铎之意乃“结核”属痨瘵症状之一,而非病名,妄不可将二者相提并论。诸上所述,古代医家口中的“结核”乃外科疾病,与痰核瘰疬为一类,与后世“结核病”两言相悖。

十八到十九世纪,西方国家大搞工业革命,城市化运动加重,环境污染、人口拥挤等问题造成结核病大流行,因结核病传染性强、致死率高、所患之人脸色苍白,又被喻为“白色瘟疫”。西方科学家对此展开了广泛研究:1882 年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特·科霍创造性的发现了引起结核病的关键在于感染了结核杆菌 [3],此学说一经问世,日本医者为突出西医肺结核知识的独特性,故创制“肺结核”译名,此名称在甲午战争后由日本引入中国,但未形成系统的普及。直至 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对医学名词进行了规范化统一,“肺结核”成为官方参考译名,并载入由国民政府教育部、科学名词审查会审定的《医学名词汇编》一书,而后经报刊媒体、工具书等得以流传 [35]。随着西方医学不断传播与发展,这些理论研究也对中国近现代医家有所启发,如《医学衷中参西录》在论述“肺病治法”中用到“肺结核”之名,主张服用西药阿司匹林来缓解本病发热、盗汗的症状。《陆渊雷医案》诊断肺结核,直接参照西方医学模式,为结核病进行临床分期。

综上,“结核”的概念在古代中国多指皮下所生的肿物,近现代受西方医学的影响,结核一般指结核病,由结核分支杆菌所引起,可侵及多脏腑,以肺结核最常见。

10 小结

由于中国古代医疗水平的滞后,导致对疾病的研究也诸多局限,诊断治疗方法也非常单一,认识水平的浅显也体现在疾病的称谓命名上。肺痨病重难愈,前世医家对此多有描述,在各朝历代缺少统一衡量标准的情况下,肺痨病名繁杂多变实属正常。秦汉之时,尚未对本病有所了解,与其相似的《内经》之“劳” 多乃虚劳病的初态。华佗于《中藏经》谈及“传尸”,分析脏腑虚损后感染鬼气为主要病因,并言及其具有传染性,华佗所言可以看作是对“肺痨”真正意义上的初次涉猎。唐朝时期,王焘在《外台秘要》中设“传尸”“伏连”两篇,其中不仅根据主症不同梳理了传尸与骨蒸、殗殜、伏连的关系,还强调以上均归属于传尸病,不论年龄,老弱年幼皆可患病。宋金元之时,朱丹溪认为,“劳瘵主乎阴虚”,并将其与虚劳相区别,为两者做出了更加清晰的界定。葛可久所撰《十药神书》乃中国古代现存第一部肺痨专著,本书篇幅短小但撷前人之精华,又发自身之新见,记载了方剂、针刺、艾灸等多种抗痨治法。明代医家龚居中因“劳瘵”之病少不了痰火作祟,故以“痰火”代指本病,为示典雅也以“红炉点雪”相称此书。清末民国时期,随着西方医学影响力不断扩大,和国内抨击中医的趋势愈演愈烈,中医学不断走下坡路,众多医家弃中从西,开始接受并学习西方医学理论,此时“肺痨”逐渐被西方“肺结核”一词所取代。就此,肺痨的病名流变大致结束,现今临床主要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十版《内科学》教材的“肺结核”之名及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十版《中医内科学》“肺痨”的说法。笔者通过归纳相关肺痨文献,匡正其病名源流之纷乱,望对中医临床研究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435059.html

上一篇:[转载]基于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的肺结核动物模型分析
下一篇:[转载]中医药治疗肺结核研究进展
收藏 IP: 223.74.15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9: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