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gbing80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ingbing800

博文

华冰聊专利:专利造假害了谁?​

已有 415 次阅读 2024-5-21 09:58 |个人分类:专利|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这是我2016年9月的一篇老文,如今翻出来看看,仍有意义!稍加调整后,与诸君探讨!

最早知道专利造假,是在2016年上半年,网络上传得沸沸扬扬的“双胞胎专利”事件,其中一件专利是富士康申请的发明专利,名称为“电连接器”,申请号为201310111721.5;另一件是浙江大学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名称为“一种电气连接器”,专利号是201420835918.3,该专利2015年8月26日获得授权,使这件造假专利浮出水面。

1716256294572.png

N年前看到这件造假专利时,我以为这是个例。回头看时,真觉得自己“too young too simple”。去年下半年开始的专利劝撤行动、劝撤数据公开后,我才惊愕地发现原来有大量的专利造假事情存在。

浙江大学的专利造假,是用一件他人申请的专利,重新申请一遍,这是专利造假的方法之一。造假还有一种手段是“无中生有”。

我曾经信誓旦旦地跟别人说:“审查员是分技术领域的,在某一技术领域里一直审专利,最后一定会审成这个领域的专家。审查员大多硕士毕业,全脱产培训一年才上岗,读过那么多专利,这样的人指望通过编一些内容骗过他,那是不可能的”。

我一直以为自己的看法是对的,然而我还是那个too young too simple的我!图片

最近一位同行告诉我他的专利授权秘诀:逆向思维,并告诉我:这是他写过的专利授权的制胜法宝。正常人这样想,我偏不,换个别人完全不会这样做的方法,就能授权。

擅长联想的我自然想到“鸡汤眼药水”,其专利名称是“眼药水及其制备方法”。说到眼药水,普通人想到的可能是“决明子、桑叶、金银花、枸杞子”等传统中药。但是,这件专利要保护的眼药水,其配方是这样的!

1716256365813.png

这就是无中生有的制胜法宝!正常人都不会用鸡肉、生姜、酱油这样的原材料来生产眼药水,可是专利造假的人会!因为专利授权的标准是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一个从来没有人用过的配方,自然有新颖性;不管是哪几个对比文件配合,也不会得出这样用鸡肉制作的眼药水,自然是“难以想到的”,具备创造性;而专利文件中的文字,自然会大肆描写这样的眼药水如何能治病,具有实用性。 所以,审查员只能授权!(心疼审查员100秒

专利授权的标准确实要求是新的,不容易想到的,但绝对不是背离社会规律的!!天才与疯子的距离只有一步之遥,高质量专利与造假专利的授权标准之间的距离,也只有一步之遥!

这类与专利相关的恶性事件,给专利行业乃至整个社会,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专利行业整体公信力受损

利用专利保护创新技术,其初衷是赋予技术创新者一些权利,鼓励其行使权利获得回报,促进新的创新,带动社会进步。但是,专利规则被恶性利用后,其公信力被大众质疑。“双胞胎专利”事件发生后,网络上责骂声一片,有的申请人骂代理人不负责任,没有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有的申请人批评审查员,认为这样的抄袭专利都能获得授权,质疑专利审查的能力和公正性,同时也批评专利审查者的责任心。

影响了资本市场对专利技术的信心

对于技术持有人来说,想要利用创新技术获得回报,一种很大的可能性来自投资人对技术的认可。专利证书本可以作为获得投资人信赖的有效工具,但在专利丑闻不断曝出后,投资人对专利技术的信心越来越持保留意见,不敢轻易相信。这对于整个创新技术的持有人乃至中国工业都是一种恶性影响。

加剧专利服务业的恶性循环

当专利获得证书后,转移转化的渠道不畅通,创新技术持有人能通过专利获得回报的比例降低,导致很多人申请专利成为他们的纯成本,使专利保护形成了如下的恶性循环:

  • 发明人舍不得花钱用于专利代理

  • 代理人粗略处理否则没有利润

  • 国知局收到一堆无实质保护的案件,却不得不动用大批人力物力审查;

  • 需要专利技术的人,面对海量专利却找到真正有用的,对专利技术越来越没信心,不敢贸然投资;

  • 专利授权了,打官司却输了,想转让许可没人要,留在手里每年要花钱养,专利申请变成纯投入,花钱越少越好……

以上是个循环,任何一个都可以是起点,也可以是终点。其发展结果是:专利权的公信力下降,越来越少人愿意为专利买单。

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下,再申请专利仍是成本支出,专利服务难以凸显价值。产业链各个环节从业者的价值也随之被拉低水准,行业待遇水准和准入门槛随之降低,导致创新技术的保护质量难以保证,最终受伤害的是国家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面对这样的恶性事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

1、提高专利授权门槛,增加授权难度

我国专利分三种类型,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均实行“初审制”,即对专利授权时与他人专利的比对要求较低,导致很多人申请专利时选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避开严格的发明“实审制”审查要求。建议将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审查门槛抬高,既提高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含金量,又减少获得专利权的数量,从而使一些想利用专利造假的人知难而退,减少造假行为。

2、严惩专利造假,提高造假成本

犯罪成本过低时,往往一些人将成本视而不见。因此,呼吁国家严惩专利造假行为,处罚相关责任人,当专利造假成本可以抵消或不如造假获利时,造假行为自然会减少。

3、减少因专利数量而施行的奖励,引导质量奖励

对于专利施行的奖励政策,以质量为主,鼓励高质量的专利服务,引导市场关注专利技术投资,建立投资人对专利技术的信心,使更多的技术创新者可以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促进专利技术转移转化,良性促进技术创新。

专利造假,看似只是审查员、专利同行受到伤害,但事实却是整个科技创新、科研工作者乃至国家都成了受害者。对于专利从业者来说,首先把好自己的这一关,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主动拒绝专利造假,拒绝“无中生有”业务,推进行业良性循环,方能共同推进行业发展!

                                 欢迎留言评论,提出您感兴趣的话题我们一起探讨。

                                               END

     image.png        

                        欢迎点击您的1对1咨询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A0mf0HwgqM7Bs-LnhYMQCw

                                    知乾知识产权,让创新更值钱!

                                   北京智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武汉智乾知识产权咨询有限公司

                                                      客服热线:18710109941(微信同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30980-1434954.html

上一篇:华冰聊专利:便宜代理与专业代理的区别
下一篇:华冰聊专利:专利潮退去后,谁在裸泳?
收藏 IP: 219.140.11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9: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