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E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eckzl 他们的故事才是对科技最好的诠释,关注科技故事。微信公众号:SME

博文

说起老师,我只服这位横跨六界、文理相融的世纪全才

已有 5059 次阅读 2018-9-9 21:16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本内容由【SME】公众号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重教尊师新地天,艰辛攻读忆华年。微分运算功无比,耄耋恢恢乡国篇。”

  

  这首诗写于1986年,表达了一位长者对恩师的情谊,亦应景了即将到来的教师节。

  

  这首诗的赠予对象,正是顾毓琇。

  他是“达芬奇式”的全才,一生横跨六界,但每个领域都绝不含糊,成绩斐然。

  科学家、诗人、戏曲家、音乐家、教育家、佛学家等都能用来形容他,但又绝不足以形容他。

  在中国历史上已很难再找出第二位,能在科学与人文领域都取得世界公认成就的大师了。

  

  顾毓琇

  除了学贯中西以外,顾毓琇更是将其一生所学,孜孜不倦地传授给后人。

  国内的许多知名科学家和学者,都师出顾毓琇,可谓桃李满天下。

  顾毓琇这拗口的三个字,可能很多人都没听过,但与他有关系的人你绝对不会陌生。

  例如“三钱”中就有“两钱”,是顾毓琇的学生。

  

  

  “三钱”包括钱学森、钱三强与钱伟长

  其中“中国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就是顾毓琇在清华大学工学院院长期间的受业弟子。

  而“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则是顾毓琇在创立中国第一个航空研究所时,第一批录取的学生之一。

  当年钱学森学成后,还是顾毓琇亲自把他送出国深造,推荐给自己的好友冯·卡门。

  

  钱学森与恩师顾毓琇

  再如前美国能源部部长,诺贝奖的获得者朱棣文,同样是顾毓琇亲自推荐到台湾中央研究院的。

  朱棣文获诺奖时,其母李静贞就已按捺不住心情在酒店给顾老写下了感谢信。

  

  著名的核物理学家吴健雄,也师出顾毓琇。

  她曾与陈省身等人集资出版了《顾毓琇科学论文集》,共收录了顾老的180多篇论文。

  吴仲华、屠守锷、王希季、陈同章等名人,都与顾毓琇有着深厚的师生情谊。

  

  被称为“中国居里夫人”的吴健雄

  1902年,顾毓琇出生在江苏无锡的一个书香世家,是明代思想家顾宪成的后代。

  他的父亲是个思想开明的学者,精通数学、地理与物理等。

  其祖母是宋朝大诗人秦观的41代女孙,而母亲则为书圣王羲之的66代女孙。

  也正是这样的家庭氛围,催生了顾家“一门五博士”*的奇迹。

  *注:顾毓琦(德国汉堡大学博士)、顾毓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顾毓瑔(美国康乃尔大学博士)、顾毓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顾毓瑞(台湾文化大学博士)。

  

  当然,顾毓琇是兄弟中是最为出挑的。

  6岁时,他就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我国最早的新式学堂——俟实学堂。

  所以他这小小的年纪,就已经开始接受读书救国、科学救国的先进理念了。

  

  青年时期的顾毓琇

  从学堂毕业后,父亲就有远见地将的顾毓琇送入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

  可天有不测风云,顾毓琇的父亲在其13岁时突然去世。

  顾毓琇还未出生的弟弟成了遗腹子,从此家道中落。

  还是母亲王静苏变卖家产、省吃俭用,才能供得起兄弟几人求学。

  

  顾毓琇将故居改名为诵芬(其母之字)堂,以纪念母亲

  

  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清华园的八年苦读,也奠定了他一生高成就的基础。

  他先后受众多名师教导,在钱子泉那学古文,从梁启超学过文史,跟钱基博学古诗创作与古文学研究,而林语堂孟宪承还分别做过他的英语老师。

  当时,他还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挚友,如梁秋实、闻一多、梁思成等。

  

  顾毓琇与清华同窗闻一多(左一)和潘光旦(右一)

  清华学成,1923年顾毓琇就凭着优异的成绩被公派留美。

  但考验他的时候也到了,因为他这一下子就跨界到了理工科。

  从清华的经历可以看出,顾毓琇是钟情于文学的,当时胡适等人也力劝他继续从文。

  然而怀揣着家国情怀的顾毓琇,一心想着的却是“工业救国”

  当时电机学正在世界范围兴起,而中国则还处于萌芽阶段。

  于是,他便不顾阻拦地选择了这门对中国意义重大的学科,登上“杰克逊号”邮船。

  

  麻省理工学院

  叩开科学的大门,顾毓琇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经历,更是一段传奇。

  因为起步较晚,他对待学业也格外用心,经常在实验室忙到凌晨三四点。

  在勤勉与天赋的加成下,顾毓琇竟只花了三年半时间就一举拿下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当时,他可是第一位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科学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

  更重要的是,他还直接创下了麻省理工的记录,让所有人都对中国人刮目相看。

  

  顾毓琇

  不过说来蹊跷,当年顾毓琇在麻省理工主修的是电机工程。

  但要说到科学上的成就,他却是先从数学开始崭露头角的。

  在研究电机瞬变时,经常需要解高次代数方程。

  但当时的基础数学,却还没有解决四次方程的直接公式解法。

  

  于是顾毓琇就顺便发表了一篇名为《四次方程通解法》的论文。

  岂料这项研究属基础数学领域的创造性成果,更引来了学术界的瞩目与称赞。

  那一年,他才23岁。

  虽然后人对该“通解”,也有了新的研究与补充。

  但目前计算机求解方程的算法,依旧是按照顾毓琇通解的基本思路来编程的。

  

  顾毓琇一家

  在26岁的博士论文《交流电机的瞬变分析》中,他则再次发明了一种更简便的分析方法。

  这又成就了一个学术上的突破,也解决电机学较长时间未能解决的问题。

  所以他这一运算方法,也被电机学界命名为“顾氏变数”

  他也凭着这一篇博士论文,初步奠定在国际科学界的地位。

  

  国内设立顾毓琇电机工程奖以纪念其突出贡献

  50岁时,他又发明了“顾氏图解法”“顾氏定则”,成为国际上的公认的电机权威,自动控制理论的先驱。

  因为成就突出,他也获得了IEEE授予的“兰姆”金质奖章(Lamme Medal)。

  这个奖章的地位与分量,相当于电机电子领域的诺贝尔奖

  此后,他又继续开挂般获得了IEEE金禧奖章(Millennium Jubilee Medal)、IEEE千禧奖章(Millennium Medal)和“中国电机工程师学会”金质奖章。

  

  顾毓琇获兰姆奖

  在美国5年留学期满后,他便毅然回到了灾难深重的中国,投身教育事业。

  在此之后,他就从未离开过教育岗位了。

  他先后筹建了清华大学工学院、上海市市立实验戏剧学校(上戏前身),青木关国立音乐院(中央音乐学院前身)...

  而他一辈子担任的教授、院长、校长更是数不胜数。

  所以说,顾毓琇桃李满天下真的名副其实,光是他的学生阵容就足够撑起中国半边天。

  

  顾毓琇的履历

  不过,即便选择了“工业救国”这条路,顾毓琇却从未没有放弃文学。

  而胡适对其学理的惋惜,也自然是不成立的,因为在文学上他的成就同样杰出。

  “业精于理,学博于文”,就是最贴切的形容了。

  

  首先,顾毓琇是一位诗人

  他一生共出版了7000余首诗词,这个数量仅次于最高产的诗人陆游。

  除了高产以外,顾毓琇的诗词还是高质量的,海内外赞誉甚高。

  他也曾被海外学术界为20世纪中华民族的大诗人之一”

  1976年,世界诗人大会更加冕他为“国际桂冠诗人”,一代国学大师季羡林也曾获此称号。

  

  抗日战争时期上演的顾毓琇话剧

  其次,作为戏曲家,顾毓琇一生创作戏剧共12部,更是现代戏剧创始人之一。

  才21岁,他就发表了中国现代话剧史上最早的四幕话剧《孤鸿》。

  此外,顾毓琇还一手创办了上海戏剧专科学校(上海戏剧学院的前身)。

  据巴金钱钟书所言,他们年轻时都曾是顾毓琇的读者之一。

  而著名的戏曲家曹禺,也是顾毓琇一手带出来的学生,抗战期间两人交往甚密。

  

  巴金亲提

  在赴美期间,还有这么一段趣事。

  在艰苦攻读之余,他文艺的心还依然纯纯欲动。

  于是他便将蔡郎中的故事《琵琶记》用汉语白话改编出来后,再翻译成英文编成话剧。

  

  仅用一周,他就拿出了三幕戏,共一万八千字的剧本。

  

  《琵琶记》公演

  当时这出戏就由顾毓琇本人、梁秋实、谢文秋、冰心等人主演,还得到了闻一多的鼎力支持。

  在美国波士顿美术剧院开始时,全场更是座无虚席、掌声连连。

  就连美国的观众都不禁侧目,各大报刊亦不吝啬赞美之词。

  

  而他的“文”还不止步于古典文学,还有更崇高的追求。

  他一生共发表散文、小说等共43篇。

  早在“五四”期间,他就投身于新文化运动。

  当时的顾毓琇,就已写出了继鲁迅《阿Q正传》后的四部中篇小说《芝兰与茉莉》。

  

  而且,作为首任国立音乐学院院长,顾毓琇的音乐造诣更是不浅,攻克了不少中国古代乐谱中的疑难问题。

  例如,他运用数学以及物理知识,通过与西洋音律比较得出的348频率,就被学术界定为中国的黄钟标准音。

  他还花费了大量时间,对中国古代歌谱进行整理研究、翻译推广,贡献巨大。

  

  除此之外,他对佛学也颇有心得,这跨度之大,让人不得不称奇。

  

  研究了半个世纪,他出版《禅宗师承记》和《日本禅宗师承记》等专著。

  1979年,他的英文巨著《禅史》更是享誉国际佛学界,大获好评。

  

  顾毓琇与夫人王婉靖

  《顾毓琇全集·序言》的这句话,可高度概括了顾老一生的成就与辉煌。

  “先生之学,可谓学贯中西、文理兼通,是中国近代以来惟一能够,左手娴熟于人文,右手精通于数理的旷世通才!”

  

  但要细数他的贡献,恐怕三天三夜都难以讲完,无论什么形容词都难表全敬佩之意。

  唯有顾毓琇本人亲提的淡淡12字,或能让我们一会他的心境:

  “学者、诗人、教授,清风、明月、劲松”。

  

       *参考资料

  顾毓琇纪念馆信息网

  杨慧中,方光辉,纪志成.顾毓琇先生在科学技术上的创新开拓.2003

  王鸿雁.世纪学者,丰碑永存——中国电机工程学科奠基人和开拓者顾毓琇先生的百年传奇.科教人生

225515l210dtdk6gdt1khk.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66991-1133830.html

上一篇:“最准性格测试”的秘密:善用源自杂技演员的蒙骗技俩
下一篇:中药药理研究第一人的伟大成果,却成了毒贩犯罪的捷径
收藏 IP: 121.32.155.*| 热度|

3 刘山亮 杨正瓴 徐义贤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2: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