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xj630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xj6309

博文

每周经济评论:美国多个州政府和市政府濒临破产的启示

已有 4419 次阅读 2010-12-31 21:40 |个人分类:每周经济评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美国, 债务危机, 政府破产

政府破产对于今天的众多国人已不是新名词。较早的冰岛政府破产,后来的希腊政府债务危机,再后来的西班牙、爱尔兰等债务危机,人们已经对这种现象相当熟悉了。最近又传来美国许多地方政府濒临破产的消息(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12/27/c_12920457_9.htm)。

据报道,美国华尔街“美女”分析师惠特尼因成功预测花旗银行破产而声名鹊起。19日,她再次警告,已经拖垮多家银行甚至整个国家的债务危机,明年可能向城市蔓延,美国有超过100座城市明年可能会破产。惠特尼认为,美国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是目前美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问题,可能会使美国脱离经济复苏的轨道。这被称为“美版欧债危机”。(2008年曾有“美國三十個州政府瀕臨破產”的报道:http://www.dk101.com/Discuz/redirect.php?fid=261&tid=141279&goto=nextnewset)

其实,政府破产在理论上是一个模糊概念。政府(应是广义的政府,包括司法和立法监督机构)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会消耗劳动和物质资料的社会实体,同时还是一个管理社会公共支出的代理人。在微观财务上,它也是必须由收支支撑的活动机体。政府的支出方面包括:(1)全部所属机构的雇员报酬,(2)作为一个实体机构运行所需要的物质资料和服务产品,(3)公共事业(交通、水电、教育、医疗卫生等)的运行和建设支出,(4)对国民的转移支付,(5)对外国的转移支付。政府的收入包括:(1)税费收入,(2)罚没收入,(3)从国外转移收入,(4)公共资源出售收入,(5)公有资本经营收入。如果支出严重超出收入,就会产生净债务;如果净债务超出总资产,就形成政府破产的困境。显然,在土地(包括其中的自然资源)国有的情况下,作为政府在总体上是不会破产的,因为其净资产一般不可能为负。另外,政府作为国民的公共服务机构,国民有义务保证政府的最低限度运转。在一般税收不能满足政府的最低运转的情况下,政府有权征收部分国民资产或提高税收。当然,政府还可以出售某些公共资产。实际上,美国一些地方政府已经这样做,如裁减公务员、出售政府大楼、削减警员、调高学费、瓶装水加税,等等。但是,在发生经济危机的情况下,这些措施有加重危机因素的副作用。

在西方经济学中有个著名的自动稳定器说,意思是:一些宏观经济制度具有自动稳定经济的作用,如所得税在经济繁荣时,高收入的人多,平均税率就高,从而对过热的经济有抑制作用,在经济衰退时,更多的人进入低收入阶层,贫困人口增加,从而平均税率减少,需要救济的人增多,这时就相对扩大了财政支出,从而减缓了经济衰退。从这次经济危机中,特别美国地方政府的债务危机中,我们看到,所谓的稳定器只是在经济均衡水平的附近可能有效。当经济进入严重危机时,为了保持财政的可持续性,政府反而要裁减雇员、大幅削减福利,甚至要增加税收,还要提高学费。这样的政策对经济危机可以说是雪上加霜,叫饮鸩止渴也不为过。作为美国联邦政府,倒是没有采取类似的政策,因为它可以发行国债。它的债与地方政府不同。地方政府的债要用真金白银来偿还,而联邦政府的债可以通过发行货币来缓解。这就是美国要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基本原因之一,即要巧赖账。不仅赖了美国国民的账,更赖了外国政府的账,但是支持了大企业的生产发展,从而更有利于大资本。然而,如我们以前所说,要把美国经济真正从危机中解救出来,必须从经济产业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上进行调整。该破产的破产,该倒闭的倒闭,而新的投资开始以后,经济就开始真正的复苏。靠货币政策维持刺激老的生产能力使经济复苏,那也是饮鸩止渴。

对于我们国家,在国有经济具有控制能力的情况下,应对经济危机的有效办法就是首先全面保证普通群众的生活水平,其次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所以,我认为,从应对经济危机的模式上也可以看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差异。在防止通货膨胀的同时,我们要密切注意国际经济的变化趋势,以防出现08年的紧急情况。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5709-399705.html

上一篇:撤并农村学校的又一罪过
下一篇:元旦快乐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4: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