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AUwzg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博文

浅谈研究生的素质培养

已有 6550 次阅读 2009-11-22 21:31 |个人分类:热点关注|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培养, 研究生, 素质

浅谈研究生的素质培养

                             ——王志国

    最近导师要求我们写一写自己对研究生素质培养的认识,自己学的是工科,最头疼的就是写文章。既然让写,只得随便说上几句了。放在这里和大家探讨一下。

   “素质”一词在《词海》中的定义是:人的生理上的原来的特点;事物本来的性质;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我们今天所讨论的素质的针对的对象是人,是一种广义的概念,重点指人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所具备的能力。素质可概括为沟通的效率与层次。层次高低取决于人的纯技术性的知识深度或者多知识修养广度,沟通方式的丰富性和准确性,人生观价值取向,情商优劣等主客观条件。

人的素质包括重量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1]。素质只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与发展水平,人的心理活动是在遗传素质与环境教育相结合中发展起来的。而人的素质一旦形成就具有内在的相对稳定的特征,所以,人的素质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质,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通过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选拔,一个研究生应该具备了成为高素质人才的条件,而如何在这一基础上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锻炼,培养出较高层次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先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其次是“学会生活”,最后是“学会学习”。蒙牛乳业集团董事会主席牛根生先生曾说过“有德有才,我们破格录用。有德无才,我们培养使用。有才无德,我们限制录用。无才无德,坚决不用。” 这句话中每一句的前半部分,出自宋代政治家司马光所著的《资治通鉴》,他依才德的多少把人分为四类:“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牛根生先生续了后半部分,提出了自己的用人之道。研究生的培养应该是面向社会需求的,因此,我们应该全面培养研究生的素质,为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提供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国际学术界公认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主要有学徒式、专业式、协作式和教学式四种类型[2]国外研究生教育培养呈现出两个非常突出的特点一是学术性硕士生教育成为或正在成为一种过渡性教育,而应用性研究生教育则变为一种终结性教育;二是非常重视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形成 学徒式培养模式中研究生直接参加科研教学实践活动,而专业式模式则体现出美国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本质特征。美国的研究生教育定位于双重目标,即科学研究与提供社会服务。美国实用主义的理念要求大学要与工业、农业、商业等紧密相连,培养大量各种类型的学以致用的实用型人才。这种人才介乎理论研究者与技术开发人才之间,既具有较宽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与技术开发能力。修课式研究生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实用,注重与工业相结合。

  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的研究生教育和培养的理念和经验,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是向社会输送高端人才的迫切需要[3]。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各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融合趋势。研究生教育培养理念和培养目标更加趋向多元化、多样化。既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也培养各类专业人才。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推进,各国更加注重跨学科、跨文化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研究生教育是国家教育的精华,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中的地位至关重要[4]。由于历史背景、科技实力等各方面因素的不同,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过程和培养评价等方面同国外均有较大的差异。通过参照国外在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的经验,对于改革和完善我国硕士研究生的素质培养有重要的启示。

    每年更新不同学科研究生的教学内容,把最新最前沿的科学技术信息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对自己所在的领域的最新发展有所认识,为以后的科研选题提供指导。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机电系为一年级的研究生开设《机械电子工程专题讲座》的课程,让本系从事不同领域研究的教授以讲座的形式与刚入学的研究生进行交流,以自己在科研中的亲生经历,向学生介绍从事科学研究的一些经验。这种做法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研究生必须加强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习方法、科研方法的学习与训练。不仅要加强抽象思维训练,通过丰富想象,精心的构思,辩证的推理,才能从科学理论的高度,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更加要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发散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在同一问题面前,它不仅有单向思维,而且有多向思维;不仅有横向观察,而且有纵向观察,不仅有顺向认识,而且也有逆向认识。比如高校开设的《自然辩证法》课程,可以很好的培养研究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科技观。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5]。通过对科学技术方法论学习,研究生可以知晓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懂得用发展的、系统的眼光看待问题,掌握比较、分类、类比、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等研究问题的方法。但是,很多研究生对此认识不足,加上课程的政治性倾向,造成了以应付的态度学习的情形,这严重影响了研究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强调,要“重点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力提高人的创新能力”。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中强调,要“推进素质教育,突出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业精神的培养。”

经历了四年的大学本科教育,一个人虽然知识的深度不够,但是学习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都有了新的高度。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使得学生在知识创新、科研实践和专业素质等方面获得很大进步, 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处理问题的思路更加多元化。然而,作为一个一名研究生仅仅满足这些是不够的。我认为研究生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做努力: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知识、获取信息、选择信息的能力;管理优化资源的能力;计划和总结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计算机和语言能力。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进步的速度惊人,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终身学习型时代,因此,在研究生阶段,努力培养自己各方面的素质是很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熊卫平.中美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20086:81-82.

[2]王欢. 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与借鉴[N]. 光明日报,2008-5-214.

[3] 谭兵. 试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人格塑造”三位一体的硕士研究生素质教育模式[J].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1):129-134.

[4]肖念,沈红.国家创新体系下的研究生教育[J].科技导报,2000(12):30-32

[5] 张法瑞主编. 自然辩证法教程[M].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282-292.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5640-273046.html

上一篇:顾秀林讲座综述:猪流感——甲流大骗局(转载)
下一篇:读书的哲学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5 06: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