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乎?茶馆乎?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fcao 累时休整,烦时发泄, 闲时思考,乐时分享。

博文

家教重于社教 精选

已有 7666 次阅读 2012-12-31 21:44 |个人分类:随笔|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从养老院回家的路上边开车边听广播,听到了两则关于中学生的感人故事,却也遇到了一件令人沮丧的事情。

         一个中学生在骑车上学的路上不小心刮到了泊在路边的奥迪车,这孩子在汽车边等了近半个小时,始终不见车主人的踪影。他担心上课迟到,便给车主留下一张字条,道歉之余表明身份与联系方式,表示愿意赔偿,车主人看到字条后着实被感动了一把。

        另一个故事更感人,两个中学生一起行走在路边,突然一辆汽车迎面冲了过来,眼看要撞上两个学生,只见其中一个中学生一把将另一个同学推出路面,而他自己却倒在了车下,一条腿因此失去了。

        正被广播里这些故事感动着,突然眼前的一幕情景吓得我紧急踩下制动,一个老太太拉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孩正大摇大摆地迎着对面的红灯穿过马路,旁边的汽车全然不在他们眼里,待到他们晃晃悠悠走过马路,前面的指示灯再次红了起来,司机们只好耐着性子继续等候。我想,跟着也许是他奶奶勇闯红灯的小男孩长大后恐怕会成为千千万万视红灯、汽车如无物的勇者中的一员,不管老师怎么教导,舆论如何宣传,也比不上这位奶奶的传帮带,可叹的是,类似的情景在众多的交通路口司空见惯。

          一个人从小到大需要经历三种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很多人把学生中的许多问题归结到社会与学校,殊不知,在习惯、个性、品格等方面,真正对孩子产生深刻影响的不是学校,也不是社会,而是家庭。老师不知疲倦的教导、社会连篇累牍的宣传,比不上家长漫不经心的言传身教。

        令我欣慰的是,儿子在很多方面养成了很好的习惯,最近我周末驱车送他去外语学校,由于进入学校的路太窄,车子又比较多,所以我把他送到天河城附近后让他自己走过去。我注意观察他走路的习惯,发现他的“胆子”很小,只要有人行道,他一定不会走车道,只要有红灯,不管有没有车通过,他必定驻足等候。在待人接物方面,他总是彬彬有礼,老师在给他的评语中没有表扬他的学习,却赞扬了他的品格:“你是个儒雅的男孩”。虽说他这土匪性格的老爸偶尔会爆粗口,但从没听他说过一句脏话、粗话,有时我甚至希望他粗俗一点更显得有点男孩子特质。印象中他爆过的粗口是骂过我一句:“流氓”,那是在一次放学的路上,我俩一边走一边你推我拉地打闹,我一不小心碰到了他的小GG,他大吼一声:“你耍流氓”,气得我破口大骂:“臭小子,我就把你衣服扒光了又算啥?你小时候早被我看遍了”,他不服:“我现在长大了,不让你碰,你也碰不到我。”

        似乎逗他玩的不止我一个,前几天儿子告诉我:“老爸,怎么每个老外都问我有没有女朋友?”我问他:“老外怎么问你?”他学道:“Do you have a girlfreind?”我又道:“你咋回答?”他说:“就回答一个字,No。”这个学校按小班开课,每班两个学生,每次两小时,前一个小时由中国教师讲语法,后一个小时由老外陪他们玩,与儿子一个班的另一个学生是个女生。我问他:“那女生漂亮吗?”儿子说:“还可以。”我又问:“你喜欢她吗?”儿子瞪瞪我:“你咋总这样?不过老外们好像也跟你差不多,好几个老外问我:‘Is she your girlfreind?’很无聊。”不管儿子未来事业上的成就如何,在为人、做事、处世等方面应该已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某种程度上,孩子的个性、品格形成在少年,而在孩子从幼儿到少年时期,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无疑是家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247-648308.html

上一篇:山水有情花落去
下一篇:没看到雪,那就看水吧
收藏 IP: 27.17.49.*| 热度|

42 陈小润 武夷山 李学宽 陆俊茜 曹聪 苏德辰 庄世宇 边一 陈冬生 吕喆 吕秀齐 王鸿飞 韦玉程 孙学军 吴飞鹏 骆小红 王恪铭 孟津 陶代琴 陈国文 柳东阳 钟炳 马磊 杨正瓴 魏武 刘立 赵斌 吴明火 段庆伟 刘洋 李宇斌 邹丽嫦 焦豹 蒋永华 wgq3867 biofans xiaxiaoxue86 anran123 fumingxu ncm27 yxh3161 xqhu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2 06: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