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河畔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hhuangscut 专注电力系统研究,对信息技术和系统科学的应用感兴趣。

博文

读研的一些心得体会 精选

已有 14643 次阅读 2012-5-28 22:52 |个人分类:感想|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读研, 心得体会

还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就要划上一个句号了。结合这些年所经历的,在此谈谈自己的感受,也想给今年9月开始读研的弟弟一些经验参考。

· 导师

导师对一个研究生的科研、人生规划都会有很大(且深远的)影响,有研究生经历的人应该都会同意类似的说法。大四保研的时候,通过从师兄那里打听、综合分析而选择了现在的导师。三年多后,现在我无悔于当初的选择。我的导师张老师无论从学术上,还是为人上,都是十分好的导师。他虽然不常在具体的细节层面指导学生(这些一般是课题组年轻老师担当),但从分析问题、学术思想上给了学生很多有益的指导,学术上也十分自由。他平易近人,处处为学生着想。相比其他一些课题组,周末“强迫”加班,成为老师评职称的论文写手或科研项目农民工,我如此之幸运能有这样的好导师。这也引出我的第一点,尽量找一个志趣相投的导师。如属于主动学习型,不太喜欢太push的学习和科研环境,最好通过师兄师姐先了解清楚,老师是否也是希望这样的做法。如果是你希望有人督促和稍微压迫一下,才能更好学习和科研,作风严谨的老师就可能更合适你。第二点,对于已经准备读研或在读研的同学的,既然你已经选定了导师,就要学会和导师好好相处。首先,应该所有的导师都喜欢积极主动的同学,无论是科研上,还是平时的实验室生活。因此,我们都应该积极做好科研上的工作(其实我个人认为对科研应该是出自内心的喜爱,否则做起来都是比较痛苦的事情),把实验室当做自己另一个家,如扫扫地,打打水等日常工作应该主动做,并积极参与实验室的活动。另外,了解导师的品性,不要和导师对着干,这样对大家都没有好处。如老师属于急性子,你做事就不能慢悠悠,否则他会觉得你做事懒散,如果经常这样坏的印象产生,后面的研究生生活就更艰难了。

· 选课题

每个课题组或实验室都有自己的大研究方向,对这一点我们应该在选择导师或课题组的过程就(十分)清楚地了解,但在具体的小方向或计划做的研究课题,在可选范围内应该是个人兴趣与导师研究方向的结合。大四刚进课题组的时候,我初步想着导师和课题组在交直流电压稳定方面做得比较多,对这领域我也有些兴趣,因此本科毕业设计我也选了这个方向来做。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后来InterPSS的影响,相比之下,我感觉我对电力系统仿真和软件开发更感兴趣些,在得到导师的支持后,我后来也顺着自己的兴趣做下去了。如杨澜所说,想做、正在做和开心做的事情都是同一件事情,那是最理想的状态,我很高兴自己大部分时间都能做这样的事情。

也就是说,让你excited的课题做下来才会更有成果,你也才会对自己的研究生生活更满意,特别是考虑你将花超过2/3的时间在项目和实验室里。

· 耐性与毅力

科研工作确实是考验耐性的。熟悉一个领域一般需要3-6个月(主要是通过读paper,兼上相关的课、听报告)。在弄懂别人研究的基础上,想办法提出自己的观点或想法,还要出论证和实现,至少也要一年。如本人所在电力系统方向,其中一种常见研究模式是改进已有控制算法或提出新的控制算法,主要为编程实现并仿真对比,实现阶段相对容易(要做物理测试平台除外),关键是对控制算法/策略的研究。我本身有点急性子,在几乎整个研一,由于研究进度未如预期,难以发表比较高水平的论文,而周围同学很多都有论文在手,加上学校的奖学金采取滚动评选的,论文是主要的考核指标,压力陡增。通过在科学网上看前辈的经验分享,我需要管理好研究预期,一步步走得踏实一些。慢慢地,我在InterPSS项目里找到了一些感觉,并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开发工作,算是坚持一年多来的一点点收获。

· 关注最新研究

做科研过程,需要关注研究领域内最新的研究进展,包括国内和国外的,其中以国外的为主(原因很多,不在本文详谈)。方式包括参加国际会议、领域内主要几本期刊的近期发表文章、国内外重要课题组或实验室的网站等。

这里我推荐两个我了解并使用的基于Google服务的关注方法:

1)scholar.google.com订阅关键字

基于Google的学术搜索,通过关键字查询进行订阅。当Google库中有最新的符合你查询关键字的文章,会通过邮件推送给你。

步骤一:登陆http://scholar.google.com/ ,最好先注册一个google 账号,即gmail邮箱。在右上角会有下面的标志,特别注意信封(旁边有Alert)的标志,就是我们要的,点击进入下一步。

步骤二:创建Alert, 包括输入关键字和邮箱。


2)google reader(www.google.com/reader)RSS订阅

关于Google Reader的介绍,见

http://zh.wikipedia.org/wiki/Google%E9%98%85%E8%AF%BB%E5%99%A8

下面以订阅IEEE期刊进行介绍:

期刊搜索页见http://ieeexplore.ieee.org/xpl/periodicals.jsp 。如我想订阅IEEE Transaction on Power System,其在IEEE中的期刊连接为 http://ieeexplore.ieee.org/xpl/RecentIssue.jsp?punumber=59

注意上图中的RSS订阅符号,点击进入,选择RSS阅读器,本文推荐Google Reader.


还有一个整理文献的好工具Mendeley http://www.mendeley.com/


· 锻炼好、利用好英语

曾经学英语仅仅是出于考试的需要,其中大一大二的时候主要是“应付”四六级。但当我把需要考的都考完后,通过网络和英语这一个工具去看外面的世界,发现我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那时我第一次感觉到英语的实际好处。而读研期间,英语是阅读外文文献、进行国际会议交流所必须的,锻炼好英语显然比较重要,英语好意味着你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理解。

学英语的方法无他,就是坚持去用,包括读paper,浏览感兴趣的英文网站(选择感兴趣的topic会减轻阅读的障碍,从而更快提高阅读能力)。由于我本科打的底子,我的英语读的能力还可以,但是写作就比较差。通过这些年在InterPSS项目中坚持用英文交流和写作文档,有了一些进步。所以,和其他实验技能类似,想办法用起来,才能提高。

我个人比较欣赏央视的节目主持人芮成钢我从他身上感受到中西合璧的光芒(80%的中+20%的西),工作中怀着“让世界更多了解中国”的理念。我想应该有更多的中国人,特别是知识分子,在个人能力所及内“让世界更多了解中国”,那么英语也算是其中一基本要求了。

· 开阔视野,培养综合能力

培养综合能力一方面是从自身的长远发展出发,同时也是提升个人竞争力的需要。读研,最理性的情况是完全出于兴趣,不用考虑额外的负担。但实际上,对大部分人来说是为了找份好工作,我们无法忽略读研所涉及的各种成本。对大部分人来说,我想最大的成本是机会成本。同学都已经工作几年,积累了更多的经验,而我们既然选择了读研,就更应该从分利用者两到三年的读研时光,更好的锻炼自己。开阔视野意味着我们不能把精力都放在所作的课题或学习上,也要多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并多积累些人文素养。每天多了解一些,每月读一本书,两三年下来,你会发现自己的明显进步。

· 身体好,其他才好

长期在实验室坐着,对着电脑或伏在实验台上,某种程度上都是对身体的一种磨练。身边不少同学三年下来,肚子挺了,腰、颈部毛病多了(我自己的也感觉身体变差了)。因此,我特别希望弟弟能够注意身体,平时多抽时间锻炼。其实我们并不差这一个小时,甚至从效率上考虑,锻炼后,我们能有更好的状态,做事效率更好。


[05/29 Update]没想到这篇博文会受到大家那么多的关注,感谢大家。其实,正如其中一位博友留言,这些大都是老生常谈,而我初衷是给类似我弟这样正准备踏入研究生之门的人一份参考。从我的经历来说,在某个的阶段,尤其是开始阶段或彷徨的时候,从任何人那里得到一分善意的提醒也会对我们有很大的鼓励和帮助。如果本文还能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一点帮助,实属本人之幸



研究生招生与培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5788-575972.html

上一篇:Big Data unleashes more power
下一篇:美国Power方向(偏电力系统)的学校和导师
收藏 IP: 202.38.204.*| 热度|

77 刘洋 余海涛 汤林玲 彭真明 陈金华 王晓洁 解海卿 顾生越 张红光 张宇 李汝资 孟庆安 许培扬 蒋兴鹏 科李羽 毛伯永 余国志 王建设 郭胜锋 吴旭峰 张毅 张鹏举 李宇斌 武夷山 陈耿 许承明 王佳 周德水 李健 黄卫 郭崇慧 王宇飞 张欣 徐耀 朱新亮 冯广达 翟自洋 罗玲 岑为 孟凡成 姚向峰 田莫千 张溢 易印雪 刘颖彪 周小朋 张启峰 朱钢添 王清涛 张雷 田丰 郭超 唐常杰 郭保华 王春艳 李盛清 苏盛 文俊俊 傅蕴德 戴朝华 ljweng2008 thuzyj yqc0905 daoqlx zhuz0202 xm912ml Hosieii hudaode juaner_xm 博雅 enhance janeiten liuyixin01 lh735610711 chen90 zhengmao3114 heku2012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 04: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