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赵岐注《孟子》(十四卷)影印三E【上海涵芬楼,1912-1948年间】

已有 1402 次阅读 2021-10-25 09:44 |个人分类:个人藏书书目|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注《孟子》(十四卷)影印三E【上海涵芬楼,1912-1948年间】

【文史综合研究藏书】(WSZH编号第6158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0年10月25日发布(第28652篇 )

 

2019年1月6日-2021年5月31日笔者整理并通过博客先后发布了个人收藏图书的英文图书书目、个人在纸媒发表的论著、译、评、介学术资料;吕启祥在纸质图书报刊上发表的论著、黄安年美国问题中文藏书、吕启祥藏书《红楼梦》研究书目等目录。完整保存这些学术资料,符合我们践行学术报国的心愿和学术为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资源共享的宗旨,也是一个普通教学和学术工作者学术探索历程的文字记录。对于笔者通过网上广泛征求有意接收的单位达成无偿捐赠的承诺,也提供了一个完整目录检索。

 

     自2021年6月1日开始集中发布我们藏书中的《文史综合》部分书目,这些书目不包含已经发布上述目录。《文史综合》部分书目按我们的藏书情况大体上:

文史综合书目(WSZH)目录

WSZH0  工具书

WSZH1  哲学类

WSZH2  政治类

WSZH3  历史类

WSZH4  经济类

WSZH5  科技类

WSZH6  文学类

WSZH7  教育类

WSZH8  地理类

WSZH9  其他类

需要说明的是藏书分类是主要为便于个人所藏图书的查找。本书目客观叙述该书出版基本信息,内容评价见仁见智,也不涉及发布人的学术观点。

   现在发布的是注《孟子》(十四卷)影印三C【上海涵芬楼,1912-1948年间】

【文史综合研究藏书】(WSZH编号第6158),上海商务印书馆涵芬楼,1912-1948年间,宣纸 线装七寸四分宽五寸六分,三册(一、二、三册),三册卷十,16页, 卷十一,17页, 卷十二,17页, 卷十三,19页,卷十四,20页。本书据清内府藏宋大字本影印而成,为孟子十四卷,《续古逸丛书》第一种。1919年,张元济先生主持商务印书馆,以丛书体例影印刊行《续古逸丛书》。该书从宋本《孟子》开始,到宋本《杜工部集》为止,历时38年,出书47种,荟萃了我国不同时期(主要是宋代)、不同地域的雕版古籍精品,具有极高的校勘学、版本学价值。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60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

第三册含卷十至卷十四

***************************************

照片第三册A26张,B26张;C26张, D26张, E26张,F26张,G25张。拍自注《孟子》(十四卷)影印三E【上海涵芬楼,1912-1948年间】【文史综合研究藏书】(WSZH编号第6158

第三册E  

1

 DSCN4159.JPG

2

 DSCN4160.JPG

3

 DSCN4161.JPG

4

 DSCN4162.JPG

5

 DSCN4163.JPG

6

 DSCN4164.JPG

7

 DSCN4165.JPG

8

 DSCN4166.JPG

9.

 DSCN4167.JPG

10

 DSCN4168.JPG

11

 DSCN4169.JPG

12

 DSCN4170.JPG

13

 DSCN4171.JPG

14

 DSCN4172.JPG

15

 DSCN4173.JPG

16DSCN4174.JPG

17

 DSCN4175.JPG

18

 DSCN4176.JPG

19

 DSCN4177.JPG

20

 DSCN4178.JPG

21

 DSCN4179.JPG

22.

 DSCN4180.JPG

23

 DSCN4181.JPG

24

 DSCN4182.JPG

25

 DSCN4183.JPG

26.

DSCN4184.JPG

卷十一 告子章句上

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桊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桊。

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桊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桊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桊,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袂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告子曰:生之谓性。

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曰:然。

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曰:然。”“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

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

孟子曰:何以谓仁内义外也?

曰: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犹彼白而我白之,从其白于外也,故谓之外也。

曰:异于白马之白也,无以异于白人之白也;不识长马之长也,无以异于长人之长与?且谓长者义乎?长之者义乎?

曰:吾弟则爱之,秦人之弟则不爱也,是以我为悦者也,故谓之内。长楚人之长,亦长吾之长,是以长为悦者也,故谓之外也。

曰:耆秦人之炙,无以异于耆吾炙。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与?

----------

孟季子问公都子曰:何以谓义内也?

曰:行吾敬,故谓之内也。

乡人长于伯兄一岁,则谁敬?曰:敬兄。

酌则谁先?曰:先酌乡人。

所敬在此,所长在彼,果在外,非由内也。公都子不能答,以告孟子。

孟子曰:敬叔父乎?敬弟乎?彼将曰敬叔父。曰:弟为尸,则谁敬?彼将曰敬弟。子曰:恶在其敬叔父也?彼将曰:在位故也。子亦曰:在位故也。庸敬在兄,斯须之敬在乡人。’”季子闻之曰:敬叔父则敬,敬弟则敬,果在外,非由内也。公都子曰: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然则饮食亦在外也?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夷,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夷也,故好是懿德。’”

孟子曰: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今夫麰麦,播种而耰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而生,至于日至之时,皆熟矣。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故龙子曰:不知足而为屦,我知其不为蒉也。屦之相似,天下之足同也。

口之于味,有同耆也。易牙先得我口之所耆者也。如使口之于味也,其性与人殊,若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则天下何耆皆从易牙之于味也?至于味,天下期于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惟耳亦然。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是天下之耳相似也。惟目亦然。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故曰: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櫱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

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

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曰: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

孟子曰: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至于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岂爱身不若桐梓哉?弗思甚也。

孟子曰: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爱,则兼所养也。无尺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所以考其善不善者,岂有他哉?于己取之而已矣。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今有场师,舍其梧槚,养其樲棘,则为贱场师焉。养其一指而失其肩背,而不知也,则为狼疾人也。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饮食之人无有失也,则口腹岂适为尺寸之肤哉?

公都子问曰: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

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

曰:钧是人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

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

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

孟子曰: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人之所贵者,非良贵也。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愿人之膏粱之味也;令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绣也。

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孟子曰: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孟子曰: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

卷十二 告子章句下

 任人有问屋庐子曰:礼与食孰重?曰:礼重。”“色与礼孰重?曰:礼重。曰: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则得食,必以礼乎?亲迎,则不得妻;不亲迎,则得妻,必亲迎乎?屋庐子不能对。明日之邹,以告孟子。

  孟子曰:於!答是也何有?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於岑楼。金重於羽者,岂谓一钩金与一舆羽之谓哉?取食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食重?取色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色重?往应之曰:紾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不紾,则不得食,则将紾之乎?逾东家墙而搂其处子,则得妻;不搂,则不得妻;则将搂之乎?

  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曰:然。”“交闻文王十尺,汤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长,食粟而已,如何则可?曰:奚有於是?亦为之而已矣。有人於此,力不能胜一匹雏,则为无力人矣。今曰举百钧,则为有力人矣。然则举乌获之任,是亦为乌获而已矣。夫人岂以不胜为患哉?弗为耳。

  徐行后长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夫徐行者,岂人所不能哉?所不为也。

  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诵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曰:交得见於邹君,可以假馆,愿留而受业於门。曰: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子归而求之,有馀师。

  公孙丑问曰:高子曰:《小弁》,小人之诗也。孟子曰:何以言之?

  曰:怨。曰:固哉,高叟之为诗也!有人於此,越人关弓而射之,则己谈笑而道之,无他,疏之也。其兄关弓而射之,则己垂涕泣而道之,无他,戚之也。

  《小弁》之怨,亲亲也。亲亲,仁也。固矣夫,高叟之为诗也!曰:《凯风》何以不怨?曰:《凯风》,亲之过小者也。《小弁》,亲之过大者也。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也。愈疏,不孝也;不可矶,亦不孝也。孔子曰: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

  宋牼将之楚,孟子遇於石丘,曰:先生将何之?曰:吾闻秦、楚构兵,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所遇焉。

  曰:轲也请无问其详,愿闻其指。说之将何如?曰:我将言其不利也。

  曰: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之号则不可。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於利,以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於利也。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先生以仁义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於仁义,而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於仁义也。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

  孟子居邹。季任为任处守,以币交,受之而不报。处於平陆,储子为相,以币交,受之而不报。他日,由邹之任,见季子;由平陆之齐,不见储子。屋庐子喜曰:连得间矣!问曰:夫子之任见季子,之齐不见储子,为其为相与?

  曰:非也。《书》曰;享多仪,仪不及物曰不享,惟不役志于享。为其不成享也。屋庐子悦。或问之,屋庐子曰:季子不得之邹,储子得之平陆。

  淳于髡曰;先名实者,为人也;后名实者,自为也。夫子在三卿之中,名实未加於上下而去之,仁者固如此乎?孟子曰:居下位,不以贤事不肖者,伯夷也。五就汤,五就桀者,伊尹也。不恶汙君,不辞小官者,柳下惠也。三子者不同道,其趋一也。”“一者何也?曰:仁也。君子亦仁而已矣,何必同?

  曰:鲁缪公之时,公仪子为政,子柳、子思为臣,鲁之削也滋甚。若是乎贤者之无益於国也!曰:虞不用百里奚而亡,秦缪公用之而霸。不用贤则亡,削何可得欤?曰:昔者王豹处於淇,而河西善讴。绵驹处於高唐,而齐右善歌。

  华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有诸内必形诸外,为其事而无其功者,髡未尝睹之也。是故无贤者也,有则髡必识之。曰:孔子为鲁司寇,不用,从而祭,燔肉不至,不税冕而行。不知者以为为肉也,其知者以为为无礼也。乃孔子则欲以微罪行,不欲为苟去。君子之所为,众人固不识也。

  孟子曰: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今之大夫,今之诸侯之罪人也。天子適诸侯曰巡狩,诸侯朝於天子曰述职。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入其疆,土地辟,田野治,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庆以地。入其疆,土地荒芜,遗老失贤,掊克在位,则有让。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是故天子讨而不伐,诸侯伐而不讨。五霸者,搂诸侯以伐诸侯者也。故曰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五霸,桓公为盛。葵丘之会诸侯,束牲载书而不歃血。初命曰: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再命曰:尊贤育才,以彰有德。三命曰:敬老慈幼,无忘宾旅。四命曰:士无世官,官事无摄,取士必得,无专杀大夫。五命曰:无曲防,无遏籴,无有封而不告。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今之诸侯皆犯此五禁,故曰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今之大夫皆逢君之恶,故曰今之大夫,今之诸侯之罪人也。

  鲁欲使慎子为将军。孟子曰: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殃民者,不容於尧、舜之世。一战胜齐,遂有南阳,然且不可。慎子勃然不悦,曰:此则滑釐所不识也。曰:吾明告子:天子之地方千里,不千里,不足以待诸侯。诸侯之地方百里,不百里,不足以守宗庙之典籍。周公之封於鲁,为方百里也,地非不足,而俭於百里。太公之封于齐也,亦为方百里也,地非不足也,而俭於百里。今鲁方百里者五,子以为有王者作,则鲁在所损乎,在所益乎?徒取诸彼以与此,然且仁者不为,况於杀人以求之乎?君子之事君也,务引其君以当道,志於仁而已。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皆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志於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志於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白圭曰:吾欲二十而取一,何如?孟子曰:子之道,貉道也。万室之国,一人陶,则可乎?曰:不可,器不足用也。曰:夫貉,五穀不生,惟黍生之。无城郭、宫室、宗庙、祭祀之礼,无诸侯币帛饔飧,无百官有司,故二十取一而足也。今居中国,去人伦,无君子,如之何其可也?陶以寡,且不可以为国,况无君子乎?欲轻之於尧、舜之道者,大貉小貉也;欲重之於尧、舜之道者,大桀小桀也。

  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於禹。孟子曰: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吾子过矣。

  孟子曰:君子不亮,恶乎执?

  鲁欲使乐正子为政。孟子曰:吾闻之,喜而不寐。公孙丑曰:乐正子强乎?曰:否。”“有知虑乎?曰:否。”“多闻识乎?曰:否。

  然则奚为喜而不寐?曰:其为人也好善。”“好善足乎?曰:好善优於天下,而况鲁国乎?夫苟好善,则四海之内皆将轻千里而来告之以善。夫苟不好善,则人将曰:訑訑,予既已知之矣。訑訑之声音颜色距人於千里之外。士止於千里之外,则谗谄面谀之人至矣。与谗谄面谀之人居,国欲治,可得乎?

  陈子曰:古之君子何如则仕?孟子曰:所就三,所去三。迎之致敬以有礼;言,将行其言也,则就之。礼貌未衰,言弗行之,则去之。其次,虽未行其言也,迎之致敬以有礼,则就之。礼貌衰,则去之。其下,朝不食,夕不食,饥饿不能出门户,君闻之,曰:吾大者不能行其道,又不能从其言也。使饥饿於我土地,吾耻之。周之,亦可受也,免死而已矣。

  孟子曰:舜发於畎亩之中,傅说举於版筑之间,胶鬲举於鱼盐之中,管夷吾举於士,孙叔敖举於海,百里奚举於市。故天将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於心,衡於虑,而后作。征於色,发於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於忧患而死於安乐也。

  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卷十三 尽心上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
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
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
得之有命,是求无益於得也,求在外者也。
孟子曰:万物皆备於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孟子曰:行之而不着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子曰:耻之於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
人有?
孟子曰: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其道而忘人之势,
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之。见且由不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
孟子谓宋句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
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
泽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见於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曰: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
孟子曰:附之以韩、魏之家,如其自视欿然,则过人远矣。
孟子曰: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
孟子曰:霸者之民驩虞如也,王者之民皞皞如也。杀之而不怨,利之而不
庸,民日迁善而不知为之者。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
曰小补之哉?
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
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
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无他,达之天下也。
孟子曰: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於深山之野人
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孟子曰: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孟子曰: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
虑患也深,故达。
孟子曰: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
悦者也。有天民者,达可行於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
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
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
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
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睟然,见於面,盎於背,施於四体,四体
不言而喻。
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
伯善养老者。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
伯善养老者。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己归矣。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
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
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所谓西伯善养老者,制其田里,教
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饱。不暖不饱,谓之冻
馁。文王之民无冻馁之老者,此之谓也。
孟子曰: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
可胜用也。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圣人
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故观於海者难为水,游於
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
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达。
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
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
天下,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
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孟子曰: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饥渴害之也。岂惟口
腹有饥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
孟子曰: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
孟子曰: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孟子曰: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久假而不归,
恶知其非有也。
公孙丑曰:伊尹曰:予不狎于不顺,放太甲于桐,民大悦。太甲贤,又
反之,民大悦。贤者之为人臣也,其君不贤,则固可放与?孟子曰:有伊
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
公孙丑曰:《诗》曰:不素餐兮。君子之不耕而食,何也?孟子曰:
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其子弟从之,则孝悌忠信。不素餐
,孰大於是?
王子垫问曰:士何事?孟子曰:尚志。曰:何谓尚志?曰:
仁义而已矣。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居恶在?仁是也。
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
孟子曰:仲子,不义与之齐国而弗受,人皆信之,是舍箪食豆羹之义也。
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以其小者信其大者,奚可哉?
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孟子曰:
之而已矣。”“然则舜不禁与?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
然则舜如之何?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
终身然,乐而忘天下。
孟子自范之齐,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
夫非尽人之子与?孟子曰:王子宫室、车马、衣服多与人同,而王子若彼者,
其居使之然也。况居天下之广居者乎?鲁君之宋,呼於垤泽之门。守者曰:
非吾君也,何其声之似我君也?此无他,居相似也。
孟子曰: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恭敬者,币之未将
者也。恭敬而无实,君子不可虚拘。
孟子曰: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
齐宣王欲短丧。公孙丑曰:为期之丧,犹愈於已乎?孟子曰:是犹或
紾其兄之臂,子谓之姑徐徐云尔,亦教之孝悌而已矣。王子有其母死者,其
傅为之请数月之丧。公孙丑曰:若此者何如也?曰:是欲终之而不可得也。
虽加一日愈於已,谓夫莫之禁而弗为者也。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
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
及而日孳孳也?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
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
也。
公都子曰:滕更之在门也,若在所礼。而不答,何也?孟子曰:挟贵
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皆所不答也。滕更有二
焉。
孟子曰:於不可已而已者,无所不已。於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其进锐
者,其退速。
孟子曰:君子之於物也,爱之而弗仁;於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
孟子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
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不能三年之丧,
而缌、小功之察;放饭流歠,而问无齿决,是之谓不知务。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309343.html

上一篇:赵岐注《孟子》(十四卷)影印三D【上海涵芬楼,1912-1948年间】
下一篇:赵岐注《孟子》(十四卷)影印三F【上海涵芬楼,1912-1948年间】
收藏 IP: 1.202.19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0: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