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交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shbox 研究兴趣:交通安全 交通仿真 行人疏散

博文

新理念: 人工交通

已有 4882 次阅读 2010-11-13 19:38 |个人分类:闲谈|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人工交通, 交通仿真

其实说"新" ,也不太新了,因为"人工交通"的理念2004年就提出来了.

很奇怪, 近年发现好些本来属于交通领域范畴的好创意和理念竟然都不是搞交通的人提出来的, 都是其他领域或者甚至就是一般老百姓提出来. 比如前段时间炒过一段时间的"立体公交"的新闻,发明人也不是搞交通的; 交通应急疏散主要 也不是交通人在搞.

今天阅读文献,无意之中看到一个比较新鲜的名词: 人工交通. 先前以为 可能说的不是我们交通人研究的交通,可仔细一查,其范畴就是属于交通的.

"人工交通"的理念是中国科学研自动化所王飞跃研究员2004年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利用人工社会的理论与方法,把交通仿真推向更高的层次、获得更广的视野。它利用基于代理的建模、面向对象的编程和并行分布式计算等方法和技术,“生长”和“培育”交通系统,即“人工交通系统”。

略显"奇怪"的是,虽然人工交通的理念2004年就提出来了,而且我个人觉得这个理念还是比较"新鲜"的,但是国内交通界接受的人并不多,CNKI上检索"人工交通"的文献也就10来篇.怪不得我虽在交通,这么多年也没有听说过呢。

那我就推广推广吧,这也跟我的研究内容有些接近。

______ 以下内容来自  智能交通网的介绍http://www.21its.com/Common/DocumentDetail.aspx?ID=200904080935101446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工交通系统有三个核心组成部分:
        一是根据人工社会的原理思想,建立一个来源于现实交通系统又超越现实交通系统的虚拟交通世界;
        二是计算实验方法,即在上述的虚拟交通世界里进行可重复的实验,不但可以复原已有的交通拥堵、事故的成因,而且能够预先运行解决方案,从而选择最优的拥堵解决方法和突发事件的紧急预案;
        三是平行管理运行,虚拟交通系统与实际交通系统相结合,直接采集现实交通数据,进行超前运算,以判断可能发生的交通事件,提前采取预防措施,为交通的高效畅通提供保障。

人工交通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在宏观认识上,人工交通系统不是单纯的讨论交通自身的问题。相反,人工交通系统将交通看作社会整体的一个子系统,与经济、人口、环境、气候等子系统具有平等的地位,并将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作为研究的重点之一。
        2)在仿真方法上,人工交通系统属于微观仿真的范畴,但是不局限于研究局部的交通问题。人工交通系统面向大区域的仿真研究,采用复杂性科学中“涌现”的原理,在底层建立单个交通出行元素的代理模型,通过大交通区域内单个代理模型之间的相互作用,“涌现”出宏观的交通现象。
        3)在实现手段上,人工交通系统不能在单一、孤立的计算机上进行仿真,要使人工交通系统具备真实交通系统的分散性和社会性,必须采用先进的分布式计算方法,如网格和P2P等,在互联网上建立结构化、分散化的虚拟交通路网系统,并且通过终端界面将网络中的真实人吸引到人工交通系统的运行中来,以使每一个代理模型具有逼近现实的社会属性。
        4)在仿真目的上,人工交通系统不是一味的追求逼近现实交通环境和状态。除此之外,人工交通系统可以通过调整参数、添加随机事件等方法产生现实交通系统可能但尚未发生的交通现象,用以制定突发事故的紧急预案、交通控制方案的预评估以及交通参与人员的培训等等。

人工系统说起来有一点抽象,其实说穿了很简单。第一是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第二是仿真与模拟的常态化。仿真不再是一个项目立项前跑一跑看看行不行的手段,仿真要秒秒在、分分在、永远在。它是经验与知识的数字化、动态化和即时化,使人工影响现实,虚拟影响实在。

        人工交通系统完善之后,人们可以像玩网络游戏一样,作为一个行人或司机加入到系统中,不必出门即可体验交通;交警同志可以在人工交通系统中学习指挥交通,而不必担心造成拥堵;交通分析人员可以利用人工交通系统研究各种突发事故对交通的影响,而不必担心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交通管理和决策人员可以在人工交通系统试验交通政策和方案,而不必承担决策失败的风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5786-383392.html

上一篇:应急疏散是个热点
下一篇:富士康的力量
收藏 IP: .*| 热度|

3 赫英 侯成亚 闫小勇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6 02: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