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ojian12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aojian123

博文

高校和科学院,学术环境孰优孰劣? 精选

已有 18372 次阅读 2012-4-7 18:5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高校, 科学院

    科学院的待遇高,这是大家都清楚的事实,因此为解决后顾之忧,很多人选择了科学院。同时,大家都清楚的另外一个事实是:科学院没有本科教育,“教”和“授”的氛围不浓。目前,很多地方科学院的一年级学生都要到京或其它高校学习一年的基础课或英语之类的。学习完毕后,立即投入科研,“教”、“授”基本结束。但高校不同,自成立起,就以“教”、“授”立足,虽然这几年的教授因种种原因弱化了“教”和“授”的功能。俗话说:断奶的孩子会饿死。据此推断,没有“教”、“授”的学生自会无所适从,四面碰壁,只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拣芝麻、丢西瓜地一路摸着石头走过来。虽然有人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此话不假。可如果大家都能自行修炼成佛,那跑到科学院干什么?要那么多教授干什么?家里面不照样能修炼成佛吗(现在的资料不管在世界的那个角落,总有获取它的渠道)?所以说,这些人也只是在自欺欺人,为众多无“教”、“授”行为的教授开脱。
    当然,也有人会说,科学院本来没有教授,有的只是研究员,不会为学生的“教”、“授”负责,只为学生的“研究”负责。殊不知,研究生虽然前面有“研究”二字,但它并不代表研究生就有研究能力。否则,怎么称为研究生培养,而不是研究生深造或培训之类的?既然是培养,怎能或缺“教”、“授”之过程呢?
   因此,对研究生而言,教授是首选。对已具备独立研究能力的人而言,科学院比较适合(这类人主要是博士后)。所以,依我看,科学院生源稀缺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大家越来越意识到这一先天的缺陷。正因为如此,也可以说教授在教书育人上最有发言权,也对目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下滑负有重要责任。而对研究员而言,你们必须为我国科研整体混乱和糟糕的现状负责。虽然,有很多该死的体制也起了不小的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无论如何,你们应该在这个体制中发挥应有的主观能动性,防患于未然,而不是顺其自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诸位,如果不信科学院和高校的学术环境差别,请看看两处师兄弟、师兄妹的关系,应该会明白点什么。在高校,因为大家都有“教”、“授”过程(这里的“教”、“授”,不仅包括教授对研究生,也包括上一级研究对下一届研究生),所以接触的机会比较多,大学味道浓厚,加之上一级研究生对下一届研究生的辅导,大家的关系除了融洽还有尊重。而科学院,因为以研究为主,学生相对独立,关系嘛,也就相对松散,不怎么紧凑,大家都是井水不犯河水,各扫门前雪。当然,如果你是师兄,也未必就得到师弟的尊重。
   也正因为如此,对世界科学事业做出最大贡献的人好像在高校,而不是研究院(所)之类的。
   又是一家之言,千万别得罪大家,尤其是科学院的人(我没有任何恶意,你们也别恶言伺候啊)。有什么看法,尽管发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6916-556469.html

上一篇:中国教授的品性不敢说,但洋教授的治学态度的确高人一等!
下一篇:教授VS研究员(答高校与科学院学术环境一文)
收藏 IP: 60.13.53.*| 热度|

35 林志弟 曹聪 赵斌 朱志敏 王正庆 吴锦宇 孙涛 陈耿 焦豹 于全耀 刘毅 杨洪强 杨劲松 邵明飞 闵应骅 郑艺文 王福涛 杨继平 李欣海 李子欣 许晨光 肖振亚 王宇飞 唐常杰 翟远征 陈儒军 于向前 Coo zhagnkaike luyouwen guoqingyun817 Majorite royalroads Araneae11ZX slcscc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9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2: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