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K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MK

博文

老师的泪——口传历史的优长与局限

已有 4398 次阅读 2014-5-19 10:10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本博客 2009127日的博文《我在美国的两次讲演》上传后,有同学留言说:“郑州大学中文系八五级的所有同学,都记得姚老师给我们上的第一课,那节课讲《离骚》,老师点了几个同学的名字,让他们起来背书,结果没有一个能够背上一段的,老师很伤心,一个人,背手站在讲台上,给我们背《离骚》,老师流泪了,大家沉默了。十月份,我们刚刚举行了毕业二十年的聚会,在回忆往事的时候,还有人说到姚老师给我们上的第一次课。”这条留言以留言者本人及二十年后毕业聚会同学的回忆来描述一个过去曾经发生的事实,属于所谓口传历史的范畴。我是重文献考证的,对口传历史主张以传世文献相参证,以确定其价值。对本博文所涉及史实的描述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

   在我的记忆中,似乎有过在郑州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课堂上讲课流泪的经历。不过我记得,事情不是发生在讲《离骚》时,而是在讲《史记·李将军列传》一课的时候。

我对自小就对《史记》非常喜爱。文化大革命前,家父曾购得王伯祥先生《史记选》,供家人阅读。我熟读该书,其中的大部分篇章,至能成诵。现在讲课时尚可不依赖讲稿而随口引用。对《李将军列传》,我尤为喜爱,1978年我第一次报考杨公骥先生的研究生时,专业试卷中有一题即与之相关,使我对该篇更铭记在心。二十年前,我曾在《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发表《什么是李广难封的真正原因》一文,该文在秦汉史学界有一定影响,直到现在,还不断有人在论文中引用或抄袭。

   记得当年讲课时,我十分动情。那时年轻,觉得在学生面前流泪不好看的,所以竭力掩饰,不想还是被同学们发现了。不过同学们并没有当场揭穿我。

我不记得在《离骚》课上流泪。同学们读书没有达到我的要求,我倒是记得。书读得不熟,是常有的事情,我不至于为此而流泪。给同学们背诵《离骚》以作演示也是有的,但从情理上说,流泪和背书似乎不相谐调。不过前述留言讲得那样确凿,弄得我也不敢确定了。

   今天收拾东西,意外发现19871225日《郑州大学报》第四版的一纸复印件,系署名“艾君”者所写的一篇短文,题为《老师的泪》。听说“艾君”就是现在《新京报》评论部任职的王爱军同学。文章说,在《离骚》课上,我对同学们“朗读”的《离骚》感到不满,以致流泪。说让同学们“读”而非背诵,好像近乎事实。因为如此长篇,对初学者即要求背诵,似太过苛刻。文章说我当时“眼里闪烁着泪花”一事,则和我前述记忆比较相合。

年代太久远了,有些事不敢遽下断语。现在试对这一历史事实的不同描述及其产生原因作一分析。从以上相关记述来看,我曾在郑州大学中文系85级的古典文学课上布置大家认真读《离骚》,要能够达到读熟成诵,同学们读书的熟练程度未达到我的要求,曾引起我的不满。我也曾在古典文学课堂上闪过一点泪花,泪花可能产生在《史记》课上,而不大可能是在讲《离骚》的时候。我认为,同学们在《离骚》课上挨了批评,所以对那堂课印象较深,以致产生了误记。不过《老师的泪》一文发表时,离我前述讲课的1986年才一年时间,近乎实录,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具体事实如何,现在还难以断定。

   从本文的角度来看,前述留言所描述的历史细节不一定准确,但从反映传主的精神风貌来说,倒有传神之处,这就是口传历史的优长。口传历史的局限也是有的,前文的论述,实际已涉及到一些,这里就不再进一步地详细讨论了。天下大事有多少尚待厘清,一位教师在课堂上是否流过泪,泪水在何时何处流出,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太过轻微了,不过从学术方法上来说,同样具有讨论的价值。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1888-795736.html

上一篇:两代人的文化冲突——第三只眼看所谓苏大恽教授剽窃事件
下一篇:砖塔胡同
收藏 IP: 60.247.41.*| 热度|

4 尤明庆 曹聪 周健 刘全慧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1: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