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古代先哲的睿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三火 承传文明 启古纳今

博文

学成中医需要看多少书

已有 11573 次阅读 2010-5-23 14:20 |个人分类:教与学|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读书, 学中医

       今天,在网上搜一下“学习中医的参考书”,找到“铁杆中医论坛”中所引用的我在上课时指给同学们的学习中医的必读书目及重要的参考书目,这些都是在中医课程之外需要学习的,而且我所列的这些书籍都是我读过的。想来,当一个中医的确不容易啊!有的学生总觉得学中医难,没学到真东西,到临床上什么也不会。我就说:你们把手放在心上,自问一下:到底看了几本书?对中医理论究竟了解和掌握多少?对于中医这门学问有过多少思考和理解?
中医经典类:
1、郭霭春:《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天津科技出版社,1981,12。
2、程士德:《素问注释汇粹》,人卫出版社,1982,1。
3、王琦:《素问今释》,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1。
4、南京中医学院:《黄帝内经素问译释》(1959年出版)、《黄帝内经灵枢译释》(1986年出版),上海科技出版社,1997,9月分别为第11次、第5次印刷。
5、王洪图:《黄帝内经研究大成》,北京出版社,1997,8。
6、郭霭春:《黄帝内经词典》,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7、王庆其:《中国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黄帝内经》,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9,7。
8、沈夏珠:《漫画黄帝内经素问》,文汇出版社,2002,6。
9、牛实为:《内经生态观》,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1。
10、王洪图:《黄帝医术临证切要》
11、苏颖等:《内经选读指要》,吉林科技出版社,2003,12。
12、苏颖等:《中医运气学》,吉林科技出版社,2004,9。
13、王占玺:《伤寒论临床应用》,科技文献出版社,1990,11。
14、浙江中医学院:《温病条辨白话解》
15、王树权:《图注八十一难经译》
16、《难经集注》
17、《神农本草经》
18、《实用中药炮制》
历代医家名著
1、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2、宋•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庞安时《伤寒总病论》
3、金元•四大家:《金元四大家医学全书》(包括《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宣明论方》、《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儒门事亲》、《格致余论》、《丹溪心法》等金元四大家全部医著在内),分上、下两册。
4、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5、明•李梴:《医学入门》(上、下册)
6、明•张介宾:《景岳全书》
7、清·程杏轩《医述》
8、清•叶桂(其弟子整理编著):《临证指南医案》
9、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
当代医家名著:
1、何足道:《中医存亡论》
2、廖育群:《岐黄医道》
3、常秉义:《周易与中医》
4、丛春雨:《敦煌中医药精萃发微》
5、刘力红:《思考中医》、《开启中医之门》
6、杨力:《中医运气学》
7、田合禄《医易宝典——中医运气学解秘》
医案类:
1、《叶天士医案大全》
2、贾大明:《中医历代名医验方析要》
3、陈大舜:《历代名医医案选讲》
4、清•罗美:《古今医案汇粹》
5、干祖望:《干祖望医话》
6、任继学:《任继学经验集》
7、单书健等:《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奇证卷》
8、夏洪生等:《吉林医案医话选评》
9、明·江瓘《名医类案》
         除上述之外,更要通读《道德经》、《论语》、《孟子》、《山海经》、《易经》等中国古代文化读本,还要了解浏览《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中国通史》、《梦溪笔谈》等权威史学名著,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及对中国古代科技水平的了解,为全面了解中医,正确理解中医理论,掌握中医医疗技术打下良好基础。
        最重要的是,学医者要培养终身学习能力,书看的越多,掌握的知识就越丰富,对临床复杂多变的疾病的应变能力就会越来越强。从记事时起,我就记得在我姥爷家里,有一面墙壁放着的全是书,那时没有书柜,只能一本本摆在一起,还有许多是线装书,在过去的时代,这在农村是绝无仅有的家当。后来,我才知道这些都是姥爷一生中读过的书籍。
       古人说:功到自然成!信乎!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5503-327743.html

上一篇:来自大洋彼岸的喜讯
下一篇:我姥爷的行医执照
收藏 IP: .*| 热度|

8 谢冕 武夷山 阎建民 王号 吉宗祥 杨正瓴 金小伟 葛瑛

发表评论 评论 (2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7 05: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