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皇家化学会上海办公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landahongmei Representative-Shanghai,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RSC),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曾在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现为英国皇家化学会 ...

博文

教学与科研孰轻孰重?---写在教师节前夕的话 精选

已有 7926 次阅读 2011-9-9 12:35 |个人分类:生活随想|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教学, 科研, 教师节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了,在此先祝愿各位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的教师们节日快乐,生活开心,并顺祝中秋节愉快!

成为一位光荣的人民教师,曾几何时也是我儿时的伟大梦想。可人生的轨迹不一定会朝着你梦想的方向前行,很多次我都与教师的职业擦肩而过。说来见笑,我心中还曾怀疑过是上帝认为我不适合做教师。值得欣慰的是,我从未脱离过教师队伍,哪怕现在,我还是跟教师学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中国教育体制下长大的我,一路走来,也有过太多的心酸与迷惑。但幸运的是,我顺利的走出来了,最终也找到了自己喜欢且热爱的职业。可这并不能说明什么,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据我的理解,我国的教育体制多方面还有待长期的完善:像扩招规模,师资水平,教师待遇,职称评定,教学科研评估等。

理论上说来,教学与科研应是所有高校承担的两大重要任务,是同等重要应并驾齐驱。可我们的实际情况呢?不管是“985" "211"还是普通高校,都在一个劲的追赶“SCI”论文,以发表文章的档次和数量作为评定一个人才一个高校好坏的唯一标准,其他一切都不重要。我就纳闷了:难道中国真有那么多人才适合科研吗?难道学校教师的任务就是如何自己科研并带领学生科研吗?

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什么呢?我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作为个人,我们的力量很多时候是微乎其微的,我们没有能力改变大环境,但大环境和趋势却可以改变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轨迹。这就说明,根源还是我们政府和社会的导向。我们不否认科研的重要性,但什么事情都是过犹不及的,需要有一个度的。逼着不喜欢科研的人做科研,而忽略其其他方面的才能(如组织能力,教学能力等),这是多大的人才浪费啊?有人曾反驳我说,如果教师没有自己的科研能力,那他如何能管好学生并激发其创新能力呢?我想说的是,不喜欢科研,并不代表这个老师没有科研能力,这只是跟兴趣有关,每个人特长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这种现象导致的后果是什么呢?因为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既然只有科研这么重要,那我们的教师就只有忽略教学和其他了。不情愿科研也没有办法,因为如何生存才是第一法则啊!所以现在很多高校对一切与科研无关的都没有兴趣,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也无所谓,只要多给我出成果,发文章就好。读完本科,最好给我接着读硕士博士,直接本科就毕业是没有出息的。你说这样的导向,我们的高校就能向世界一流高校迈进吗?我们的学生就能和国外学生媲美吗?

国外是什么情况呢?我知道新加坡的高校是非常看重教学的,本科生是否喜欢你的教学是极为重要的一个评价标准。你的科研再好,教学不行,你的整体能力就要大大折扣;但如果你的教学工作非常出色,即使科研不是那么优秀,在职称评定的时候也会网开一面的。还有就是新加坡的教授,不管你达到什么级别,你都要承担教学工作,不能和教学脱节,而且学生每年要对你进行教学评定。不像我们国内,以没有教学任务为荣,级别越高,教学任务就越少甚至没有。而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他们的教学和科研是分的很清楚的,如果你只喜欢科研,那你就专心做科研,是没有教学任务的。

我认为新加坡的体制或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方案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们不能用“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要求对待我们广大人民教师;我们也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十全十美、样样兼顾。那样只会导致顾此失彼,得不偿失。在此教师节之际,真心希望教改的号角早日吹响,并早日看到实效;衷心希望我们所有的教师都能发挥所长,为我国整体教育水平(教学科研及其他)的提高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95562-484488.html

上一篇:国人的心态需要改变
下一篇:第二届联合利华-英国皇家化学会 功能化材料科学国际研讨会
收藏 IP: 124.28.233.*| 热度|

19 刘建兴 许亮 王辉 田建军 李泳 唐常杰 逄焕东 王群 王修慧 郑永军 张红光 孙霞 季斌 赵新铭 徐向田 kongmei gsgcs lindajia liangqi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 14: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