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学科知天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yperchaos 交叉学科知天下,从兰州理工大学起飞。

博文

审稿流程可对期刊窥豹一斑 精选

已有 6963 次阅读 2017-3-26 20:23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作为作者,稿件认真准备后投递到期刊,能蛋定的等待期刊进一步处理的人员毕竟是少数,特别是对于评奖评优,毕业答辩,职称晋升等角色来说,每天登陆投稿系统查看稿件流程估计和刷牙洗脸一样常态化,期待奇迹般审回给予修改,然后录用。

     此前在我的多篇博文中反复提及到期刊的水平主要取决于学术编辑的水平,否则难以甄别伪劣稿件,难以吸引有潜力的作者,更难以甄别假冒伪劣审稿人。

     当学术编辑受理了稿件后一般会快速评估,然后考虑是否送审。如果不送审,学术编辑一般会告诉作者拒绝送审的理由,有些理由是确切的,有些理由是套话,比如说投稿太多,你的稿件很有趣但不适合我们期刊等。对于学术编辑不反感的稿件,学术编辑会进一步找审稿人,让审稿人在一定周期内返回审稿意见来进一步评估。虽然很多稿件处理系统默认30-45天,学术编辑可以在系统内更改这个审稿时间段。当审稿邀请以邮件形式发给潜在的审稿人,审稿人的邮件里会出现一个链接,审稿人可以选择“同意审稿”和“拒绝审稿”这两个链接。

     对于很多还在一线工作的科研人员,或者说懂得科研成果同行评审基本规则的人,在收到审稿邀请的时候一般都会在一个星期内做出回应,更多的人一般都会在当天做出反应和选择。如今资讯发达的时代,三天不看电子邮件的人基本上是脱离了学术一线的,因为快捷的收取邮件客户端很多。除去不便上网的时段,如果好几天不看电子邮件,那么基本上意味着退出了学术阵地。

     有些学者在系统自动取消了审稿邀请后会发邮件给学术编辑,解释说自己因为出差什么的没有上网,自己还是愿意评审这个稿件,这时候编辑也乐于再次发出审稿邀请。这些学者的态度无疑是值得称赞的。

     我所知道的一些老先生,我发出的邮件基本当天回复,这些老先生都是过了退休年龄的。

     在稿件处理的过程中,存在一种不好的现象,学术编辑发出审稿邀请,审稿人一概不理,直到编辑部反复催问才说自己不愿意审,或者一概不理。

    虽然很多网友说,审稿是义务,我又不到你们期刊发表论文,凭什么给你审稿?

    可你的稿件投递到其他期刊的时候,别人也是给你免费审的,世界和学术圈就那么大,交换阵地而已。

     看看下面这个好友发来的截图,不知道多少人还可以蛋定?如果是你自己的稿子经手如此曲折的审稿流程,你还能蛋定?

    因此,无论是否愿意评审,及时回复编辑也是一种好习惯。

    如果这样的事情出现的多,编辑部不采取行动把这些审稿人列入黑名单并告知同行学术编辑,就是对这些伪劣专家的纵容,期刊最终完蛋。



投稿与审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0980-1041749.html

上一篇:参考文献引用推断学术圈子
下一篇:授奖,颁奖和领奖哪个更爽?
收藏 IP: 61.178.245.*| 热度|

5 蔡宁 黄仁勇 吕洪波 王从彦 杨建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1: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