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JTUcivil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JTUcivil

博文

[转载]王元丰:二十余载风雨路 绿水青山心间

已有 805 次阅读 2024-2-15 09:49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文章来源:转载

王元丰:二十余载风雨路 绿水青山心间存 

2024-01-31 20:02 

文 王雅静

编辑 韩哈哈

人物摄影 李英武

王元丰:

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理事长

北京交通大学碳中和科技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成员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加快重点领域绿色转型步伐。前段时间的COP28(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又成为迄今规模最大的气候会议,全球围绕能源转型、气候适应等议题展开了激烈博弈。由此可见,促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

早在2000年,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交通大学碳中和科技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王元丰就开始关注气候变化相关议题,并将其逐渐聚焦在绿色建筑以及ESG领域(Environmental,SocialandGovernance,一种从三个层面评估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与影响的评价体系)。二十余年时间,绿色发展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王元丰表示,“ESG工作在中国仍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技术支撑与理念转型共同推进。可以说,ESG是一种企业经营理念的变化,更是一种新的商业文明。”如今,王元丰更重视节能降碳工作的战略性和系统性问题,围绕科技创新支撑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碳中和,开展科学研究和时政评论等多方面工作。

理念+技术,

科学+艺术

“双碳”战略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这是中国经历几十年经济高速增长之后,步入发展新时代所提出的战略理念。在2020年9月,中国明确“双碳”战略后,“双碳”便成为2021年度十大流行语、2021年度十大新词语。

2023年10月27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3年度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超过51%,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7.5%,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容量达12.13亿千瓦。

针对这组数据,王元丰解读道:“在行政的指挥棒——能源双控,与市场化手段——碳市场,加上多种节能降碳政策的多重推动下,整体来讲,中国的‘双碳’战略取得了诸多成绩。这些数字说明中国在关系到全球向低碳绿色转型最关键的可再生能源方面处于世界领先位置,更为重要的是,这些进展使得中国走绿色发展道路更有信心,也使得世界向碳中和转型成为可能。”

聚焦到王元丰关注的建筑领域,在上述的背景之下,建筑领域中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有何重要之处?

王元丰表示,这个问题很多人不很了解。“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工作在建筑之中,所以,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非常高。《2022年全球建筑和建造业状况报告》显示,2021年建筑物碳排放量占全球排放量的37%左右。由此可见,建筑领域的节能减排工作对于全世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源头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建筑领域碳排放的来源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来源于钢铁、水泥、玻璃等生产和建造运输过程中的排放,这部分更多的属于工业领域,目前的减排压力任务也很重。另一部分排放是建筑使用产生的,则跟每一个人的行为、理念息息相关。

节能降碳企业是主力,践行ESG理念是十分重要的。王元丰表示,“中国企业在国际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表现还不够令人满意,这方面工作需要大力加强。该怎么做好ESG工作呢?国际上有一个说法是ESG+T,因为环境、社会和治理都需要科技赋能,ESG报告本身也离不开技术的支撑。虽然讲ESG+T,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企业人员要转变企业经营理念,需要形成一种新的商业文明,但是ESG工作没有技术的支撑的确也是做不好的。”

在个人节能减排领域,节能、节水、节电的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是最为便捷有效的实践方法。所以,绿色发展的理念是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方位、革命性变革,迫切需要更多人的支持与传播。

采访接近尾声,王元丰强调绿色低碳发展需要理念转变与科技创新行动相结合。在他看来,ESG工作不仅仅是填表格、查数据,它一部分是艺术,一部分是科学。另外,他强调ESG还需要企业的员工和社会的行动。他呼吁每个人都能参与到绿色可持续行为中,从随手关灯、节约用水这些生活小事做起,全社会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共同构建绿色生态。

Q-北京青年周刊

A-王元丰

从人类中心主义走向

与自然和谐共处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达成了“阿联酋共识”,可以说,会议的谈判效力与应对结果受到了广泛关注。针对这次会议,你关注到了哪些信息?

COP28之所以引发全球关注,一方面是因为大家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了气候变化,以及极端气候带来的气候灾害。另一方面,全球人类的应对不够有力,大家在急于寻求解决之道。不可否认,这次会议经过艰难的谈判,就达成共识而言,还是有非常大的进展。但是,如何更有力应对气候变化依旧没有一个很好的方案。所以,针对COP28,总体来讲,有进展的同时也要看到不足,全世界还是需要加快脚步来应对气候变化。

的确,气候灾害频发对人类生存造成的危机加剧。那么,从根本上来讲,人类面临与自然关系紧张的危机有哪些原因呢?

人类面临与自然关系紧张的危机,从根本上看,也是人类错误的经济理论和过度的经济行为所导致。如果要让气候、生态和环境向适宜人生存的方向转变,一个关键的问题还是要对人类的经济行为有深刻的反省和改变。工业革命以来250多年,人类的现代化主要是靠市场经济推动的。人类的经济活动,不可避免地都存在着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的外部性。人类近几十年的实践更深刻表明,经济发展不能独立于生态环境而存在,必须把环境要素如资本、人力和土地一样,纳入经济理论的范式中,才能更好地指导人类的经济行为。

所以,根本的解决方式还是需要人类行为的改变?

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是,人类不能再把地球上的一切视为发展经济的外部资源,必须改变过去这种对大气、环境和生态产生巨大损害的经济模式,使生产与生活方式发生本质的变革,才能走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这就要求社会转型,从人类中心主义走向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的生态文明,才能破解威胁人类生存的三重星球危机。

一定强调“E”,

不要脱离“E”

保护环境是人类共同的责任,近年来企业的ESG工作在国际和国内都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这方面有哪些具体的可实施方式?

首先,只有企业主要负责人重视,ESG工作才容易推动。第二,企业不能仅注重“讲好ESG故事”,还要在治理机制上进行根本性变革。近年来,国际和国内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要求持续更新,需要企业的治理跟得上。最后,企业做好ESG工作离不开强有力的专业执行团队。推动ESG工作落到实效并与国际深度接轨,就要不断思考并探索适合企业自身的

ESG治理体系,建立专门和专业的团队。长此以往,中国企业肯定能够在ESG上取得进步,最终也能够进入全球ESG的先进行列。

中国在ESG方面与其他国家会有不同或者说自己的标准吗?

这是个好问题,也是大家在讨论的。因为2023年前ESG尚未有全球统一的定义和披露标准,各评级体系往往会基于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可持续发展会计准则委员会(SASB)等的ESG披露标准,我觉得,中国的标准与国际上既有相通又会有一定的不同。我们需要的是发展适合自己国家的标准。但前提是一定强调“E”,不要脱离“E”,在这方面尤其是碳排放上,中国与全球标准应该是一致的。

在文学中寻找力量

最初,你是怎么接触到气候变化领域的?

这个领域的确是与我的专业密切相关的。2008年,我在做北京市政协委员时,做的第一个提案就是与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奥运会之后,中国开始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提倡建筑领域的节能降碳。2009年,九三中央开始组织相关的调研,我在九三中央通过参与参政议政工作,了解到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非常关注的,中国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我觉得这件事儿确实重要。所以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做建筑碳排放、建筑节能降碳的科学研究工作。这一晃二十多年了,这个领域仍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意义。

在你关注的这个领域之外,还出版了两部长篇小说:《心役——心灵的苦役》,《而立之年》和一部诗集《风雨中的号角》。创作这些文学作品的初衷是什么?

创作的初衷是由于热爱。在我上中学的时候,就有写作的爱好,大学期间一直在为《鸭绿江》杂志写稿。早在1994年,我从北航博士后出站,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写了第一部小说《而立之年》。之所以这么多年能坚持写作,我觉得是因为这个爱好对自己的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实,任何一个人都有着各种情绪与感受,这种情绪需要找到一个出口,人类是需要给自己寻找精神力量的。写小说,写诗歌,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很好的感受输出,会给我带来力量。

写作《心役——心灵的苦役》这本书时想要表达什么呢?

真正的追求必是一种心灵的苦役。这个感受也是需要人生的历程才能够有所感知。在我的工作生活中,遇到过非常严峻的挑战。那个时候,我不断地阅读各种哲学和文学作品,寻找人文的力量。我深刻地认识到,有时候,科技往往不能给你带来这种力量,但是文学可以。所以,与命运抗争的过程中,将我的体悟表达出来,进行分享,也期待着能给跟我有相同感受或者境遇的人,带去一些共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6140-1421703.html

上一篇:能源革命促进新质生产力爆发
下一篇:小城的诗篇
收藏 IP: 111.201.13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5: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