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qia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dqiao

博文

古人类都灭绝了吗? 精选

已有 3660 次阅读 2024-3-24 16:4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202433日上午九点,我们从摩洛哥的丹吉尔港乘坐邮轮,用了一个多小时就到达了西班牙的塔里伐港。然后乘车去英属的直布罗陀继续我们的行程。实际上,直布罗陀海峡是大西洋上最狭窄的一个海峡,最近的地方只有13公里,天气好的时候,可以从非洲看向欧洲,或者从欧洲看向非洲。还因为这里是大西洋进入地中海的必经之道,所以这里也是英国人借地收取买路钱的战略要地。

直布罗陀地方不大,人口不多,但是一个国家所应该具有的功能全部都有。我们到达山顶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露天的博物馆,里面展示着几张图片。我好奇地过去一看,竟然是直布罗陀的考古发现,里面有一张是尼安德特人的头骨化石的照片。

1711269842364.png

直布罗陀的尼安德特人颅骨照片

尼安德特实际上是德国杜赛尔多夫附近一个山谷。1856年在尼安德特的一个山洞里发现了直立人头盖骨和其他骨骼,并被命名为尼安德特人。后来考古学家们发现尼安德特人大约在12万到3万年前广泛居住在欧洲、北非及西亚,属于晚期智人的一种。

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斯万特·佩博(Svante Pääbo)及其团队对尼安德特人基因组测序的结果表明,尼安德特人和智人在数千年的共存期间进行了杂交,在具有欧洲或亚洲血统的现代人类中,大约1%~4%的基因组来自尼安德特人。且现代欧洲人的高鼻梁双眼皮可能也是也是尼安德特人遗留下来的特征。既然大家都说人类起源于非洲,而直布罗陀海峡又是大西洋上最狭窄的一个地方,连接着非洲和欧洲。那么人类由非洲大陆进入欧罗巴是不是通过直布罗陀呢?

有人说,在3万年前,由于冰期的兴盛,尼安德特人被灭绝了。尼安德特人真的被灭绝了吗?以我所知道的知识,尼安德特人遍布北非、欧洲和亚洲的部分地区,尽管冰期覆盖了地球上的绝大多数地区,那么严寒仅仅将尼安德特人灭绝了,而后来的智人却能躲过寒冷的气候变迁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么尼安德特人去哪里了?结合斯万特·佩博的研究结果,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由于尼安德特人和晚期智人同源同种,他们可以相互杂交,最终形成了现代人。根据复旦大学金力等人的研究,中国人分为两支,一支是黄河流域的蒙古人后裔,另一支是广东广西等南方人。同理,中国的元谋人、山顶洞人虽然消失了,但是我们北方人会不会是他们的后裔呢?爪哇人会不会是广东广西人的祖先呢?

在中国各地也曾经发现过大量的古人类化石,他们所处的年代各不相同,但却具有连续性:如云南元谋人距今170万年,陕西蓝田人距今115万年~60万年,北京人距今50多万年~20多万年,山东沂源人距今40万年,安徽和县人距今30万年~20万年,广东马坝人距今十几万年……。这些化石都在证明这样一个事实:在中国大地上,不同时间段都有古人类在活动。作为东亚黄种人,中国人有一个有别于其他人种的明显生理特征——铲形门齿。以及独特的面部特征上。这些面部特征也基本和我们现代中国人相似。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欧洲人的面部特征则是由尼安德特人遗传下来的。

在过去的某一段时期,直立人是地球上唯一的人属。他们特别敢于冒险,似乎以极快的速度迁移到世界各地。大约100多万年前的某个时候,一些直立人离开了非洲,向世界的其他地方迁徙,并在其他大陆上繁衍生息下来。这之后,不断有新的直立人从非洲向外扩张。海德堡人,尼安德特人被认为是欧洲的直立人进化的结果,而北京人、爪哇人则是亚洲直立人的代表。直立人(猿人)、早期智人(尼安德特人)、晚期智人(现代人)曾经同时生存并进行了杂交,他们进行了遗传物质的交换。正是这种遗传物质的交换,让人类逐步进化和发育从而成为了现代人。且由于有了遗传物质的交换,才使得现代人具备了更适应生存环境的不同的外部特征。

依据现有的考古学和分子遗传学的证据,我们是否可以大胆地说,早期的智人与晚期智人进行了杂交,且保留了一部分祖先的特征,从而形成了现代的人类!因此,武断地说,早期的智人都灭绝了是不科学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6948-1426691.html

上一篇:如何上好讨论课
下一篇:偶然性和必然性 ——为李铜忠教授见义勇为点赞
收藏 IP: 171.116.206.*| 热度|

15 王安良 汪育才 刘进平 杨顺楷 冯圣中 王从彦 吕健 姚小鸥 杨正瓴 梁洪泽 黄安年 郑永军 张叔勇 崔锦华 汪运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6: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