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d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dp

博文

读丘成桐教授的《学“问”》有感

已有 6897 次阅读 2022-10-25 16:0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读丘成桐教授的《学“问”》有感


昨天微信公众号《返朴》上发表了丘成桐教授2022年9月22日在“人文清华”讲坛上题为《学“问”》的演讲稿。大师果然是大师,就是有大视野、大格局!丘先生高屋建瓴的论述了“为什么要问问题?好问题从何而来?”,宛如醍醐灌顶,直接挑明“做一流的学问实现科学创新要害真髓”。丘先生列举史上一代代数学大家的不朽建树,无不是在充分掌握了前人成果之后都能够独立提出深刻的新问题,从而留下重要的轨迹。与此对照,丘先生提出他的看法,那就是:“中国的科学家不大爱问问题,不大问自己原创的问题,更多的是解答别人的问题。”——这实在是一个尖锐的“问题”。

今天的中国,科技的发展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强劲势头,航天、高铁、深潜……,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同时也不能不看到,在基础科学领域,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丘教授说的,我们在“庐山之外”也看得到,现实中的确不乏这样的科学家,他们眼睛里只有几个早已被人家圈定了的问题,只知道围绕那几个熟悉的问题去规划设计工作任务,习惯了吃别人嚼过的面包,继续以跟踪模仿为能事(即便是扩大化的跟踪模仿),做的还是添枝加叶的工作(即便是浓墨重彩的添枝加叶),满足于“跟着人家后面走,解决人家提出的问题”。然而,令人费解的是,他们虽然至今拿不出别开生面的概念创新和原理性的突破,提不出“自己原创的问题”,但是当某些有望带来重大突破的问题在不经意间出现的时候,却不敏感、无兴致,反而囿于成见,闭目塞听,极力排斥。照这样下去怎么可能有彪炳史册的大作为?更何谈引领未来发展的潮头?

当然,不可能指望所有的科学家都具有丘教授那种可以提出“丘成桐一百二十问”的能力,但是养成丘成桐式的笃行善问、追求新奇的意识,避免头脑僵化,总还是应该的和可能的。好问题从何而来”?对于某些肩负重任的科学家来说,真的应该静下心来仔细想想丘先生的提问啦!即然自己提不出原创的问题,那就大大方方的放下身段,不拘一格,广罗天下,做点“搜尽群峰打草稿”的工作吧!好问则裕,自用则小,莫不如效仿一下古玩市场里擅于“捡漏”淘宝人,练就一双慧眼,随时捕捉到不期而遇的“好问题”,这样才有望取得重大的成果,也不辜负人们的尊重和期待。探索创新之路是何等艰辛又是何等的凄迷!有谁能未卜先知的断言引发突破的火花一定会出现在哪里或者一定不会出现在哪里呢?

丘成桐的《学“问”》,大有学问!


(文中红色字为丘成桐教授原话)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48126-1360883.html

上一篇:“泡利的嘲讽”可以休矣!
下一篇:今天,恢复高考45年
收藏 IP: 223.72.56.*| 热度|

24 王涛 檀成龙 黄德民 朱林 张学文 苏保霞 杨正瓴 郑强 辜英求 曾杰 宁利中 池德龙 刘山亮 杨立坚 晏成和 孙颉 张晓良 何应林 李毅伟 葛及 苏法王 史永文 许培扬 李沣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21: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