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科学网首页 > 博客首页 > 教学心得

教学心得

ID 文章标题 作者 点击 评论 日期
1505727 以形象与抽象思维的关系解读“野性思维”与“驯化思维” 聂广 2938 0 10-13
1505702 研究三关之拜门如观山 陈正 7644 1 10-13
1505691 人类形象与抽象思维的形成与价值 聂广 3272 6 10-13
1505673 从自然语言到科学概念 聂广 2849 0 10-12
1505665 什么是概念史,有哪些流派和研究方法? 聂广 2765 0 10-12
1505616 概念与观念的差异及关联 聂广 3315 0 10-12
1505583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人类认知能力的进步过程 聂广 5210 0 10-11
1505521 相容集合论初探 李鸿仪 2909 0 10-11
1505464 从认识世界到改造世界,人类思维能力的进步过程 聂广 3187 0 10-11
1505457 课时多少不重要,讲课水平,功夫,取舍,凝练,升华,最重要。 孙雪 2623 0 10-11
1505398 增材制造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异同点 郑新奇 2938 0 10-10
1505377 从自然哲学到科学,西方概念思维的演变 聂广 3101 0 10-10
1505310 就概念的形成与确定方面,看轴心时代三大文明的差异与相通之处 聂广 3156 2 10-10
1505270 从认识论视角看四大文明获得直观经验的相通与不同之处? 聂广 3372 2 10-09
1505112 学生结婚致辞 顾伯洪 3649 0 10-08
1504988 中西“气”与“精气”“以太”的观念比较 聂广 3485 0 10-07
1504983 解码你的生物钟:开启优化健康长寿潜能的个性化措施(二) 阎影 3301 0 10-07
1504944 大学老师课堂这些内容,大学生无法自学,非专业人士,无法替代。 孙雪 2693 3 10-07
1504926 以直观经验、哲学思辨角度比较古代中国、印度、希腊的物质观 聂广 3068 0 10-07
1504875 中国古代“类”“象”概念与“取象比类”方法的形成及在医学理论构建中的作用 聂广 3410 3 10-06
1504862 优秀的大学老师应当将一门专业课产生发现的过程现状呈现在课堂、传授给学生。 孙雪 2840 0 10-06
1504802 聊聊大学教育中教学与科研脱节现象 刘庆生 12152 11 10-06
1504780 基于“金属丝+小环”案例的点的合成运动分析方法 陈立群 3104 0 10-05
1504716 研究生阶段该不该干杂活 许永红 11644 8 10-05
1504679 创新始于问题,提问比回答更重要? 赵汉青 3459 2 10-05
1504673 二分观念在史前思维中的普遍性 聂广 3714 4 10-04
1504591 关于网络上讨论3×8问题的三个感想 冯大诚 11832 15 10-04
1504497 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是大学生学术兴奋点的重要源泉 刘全慧 12637 12 10-03
1504481 用来测算物质和现象的“量”,“数”是人类发明的工具吗? 聂广 3809 2 10-02
1504480 轴心时代:人类知识生产的首次大丰收 聂广 4967 2 10-02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服务条款| 联系方式| RSS| 举报| 中国科学报社
京ICP备07017567号-1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08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783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一条乙三号
邮箱:blog@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