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科学网首页 > 博客首页 > 人文社科

人文社科

ID 文章标题 作者 点击 评论 日期
1508199 从铜矿遗址、铸铜技术、古蜀国文化,看三星堆青铜文明原创性的实证基础(8) 聂广 1588 0 10-31
1508181 从铜矿遗址、铸铜技术、古蜀国文化,看三星堆青铜文明原创性的实证基础(7) 聂广 1969 0 10-30
1508167 夷尺17.6 cm:五六千年前的陶器和五六十年前的文章 尤明庆 2285 0 10-30
1508130 人是自然的主宰者还是顺从者 张博 1702 0 10-30
1508077 《宿命》第二十五章 金南屡挂几多愁,幸得半夏伸援手 乔中东 1832 0 10-30
1508053 从”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到“考古中国”(3) 聂广 1619 0 10-30
1508050 博文细分类:中国语言文化1 武夷山 2081 0 10-30
1508047 湖南娄底市现代AI农业经济转型升级与“三藏战略”产学研深入实施 毛克彪 1413 0 10-30
1508027 从”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到“考古中国”(2) 聂广 2878 0 10-29
1508024 从”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到“考古中国”(1) 聂广 2321 2 10-29
1508009 Journal of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测度与评价学报) 刘桂锋 1749 0 10-29
1508005 DeepSeek:一种诗学宇宙模型的构建 王东明 1688 0 10-29
1507918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提高医师培养质量 秧茂盛 1670 2 10-29
1507910 山西晋中市现代AI农业经济转型与“三藏战略”产学研深入实施 毛克彪 1470 0 10-29
1507888 回顾:发现“宋声泉《科学史教篇》蓝本考略”一文经过 简小庆 833 2 10-29
1507878 从铜矿遗址、铸铜技术、古蜀国文化,看三星堆青铜文明原创性的实证基础(6) 聂广 2061 2 10-28
1507876 从铜矿遗址、铸铜技术、古蜀国文化,看三星堆青铜文明原创性的实证基础(5) 聂广 2071 0 10-28
1507777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黄河还是居延海? 李中平 2351 0 10-28
1507752 史前器物的尺度统一和尺寸精度 尤明庆 2595 6 10-28
1507739 广西崇左市现代AI农业经济转型与“三藏战略”深入实施 毛克彪 1541 0 10-28
1507738 和而不同歧义辩正 边家珍 1697 2 10-28
1507715 我国科学家采用古DNA技术等研究人类学的主要成果(4):解码“田园洞人”基因组 聂广 2021 0 10-27
1507645 [转载]诗承古今,还映月光!郭杰诗集《月光下看海》研讨会圆满落幕(《深圳特区报》2025年10月20日) 郭杰 2144 0 10-27
1507644 [转载]中国当代诗歌的标志性成果——郭杰诗集《月光下看海》研讨会在深圳举行(《深圳晚报》2025年10月20日 ... 郭杰 1715 0 10-27
1507642 [转载]李凤亮:文人诗的当代呈现 ——读郭杰诗集《月光下看海》(《南方都市报》 2025年10月27日) 郭杰 1696 0 10-27
1507590 探索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路径 刘庆生 2426 0 10-27
1507583 内蒙古乌海市现代AI农牧业经济转型与“三藏战略”深入实施 毛克彪 1685 0 10-27
1507580 《宿命》第二十四章 半夏兼课谋稻粱‌,‌旭芳滇路沐民乡 乔中东 2356 0 10-27
1507559 第四届国际科学技术诠释学研讨会在大同顺利召开 吴国林 1564 2 10-26
1507557 从铜矿遗址、铸铜技术、古蜀国文化,看三星堆青铜文明原创性的实证基础(4) 聂广 2463 4 10-26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服务条款| 联系方式| RSS| 举报| 中国科学报社
京ICP备07017567号-1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08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783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一条乙三号
邮箱:blog@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