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促使全民科研,还是鼓励精英科研 精选

已有 7363 次阅读 2011-2-20 23:24 |个人分类:事论|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中国, 项目, 欧洲, 风格, 科研人员

  这个答案对于我来说很明确,那就是精英们理应成为科研的主体。
  有人可能会觉得奇怪:莫非陈安也持精英主义的基本态度,那不和鸿飞兄他们一致了吗?
  
  呵呵,那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具备科研能力的人在中国或者在西方都是少数,我曾经知道一位欧洲的教授,经常主持各类科研项目,他也会看着那些从来不申请项目却也日子过得下去的教授副教授们生气,认为他们都是懒人,都不是合格的教授,如此等等。
  在中国,当然也一样,甚至不合格科研人员的比例还更高一些。有科研能力的人看着那些人肯定也会“运气”。
  不过,我们“运气”的模式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会更不同些,很多合格的研究人员“运气”的原因是那些不合格的家伙居然也在做科研,这一点就和西方教授的“运气”有巨大差异了。
    
  西方科学界,有些不适合做科研的教授副教授们可以去专心教学或者当助手,即便老是拿不到科研项目也不影响他们的吃喝拉撒睡,即便从科学界淘汰出去也不至于影响他们的基本生活。而有能力者去多拿科研项目,做出漂亮科研成果的人会更加充满机会,而这样安排也能使得那些没有竞争能力的人根本不去参与竞争。
  我国则要全民科研(君不见处长们都科研成果满身),如果你在科研机构或大学呆着,不做科研简直不好意思上街和人打招呼,所以,不管有无能力,都要去申请项目,都要去发表论文。否则,哼哼,升职没你的份,奖金没你的份,连退休都会受影响,一般情况下就要比别人早退休10年或者5年,而退休工资一下子比在职时的工资少了一半还多,太可怕!
  所以,“俺也要做科研”慢慢成为中国各个科研机构和大学每个人自发的任务,说句不太恭敬的话,连扫地的阿姨们,如果不是临时聘用的,而是在大学里捧铁饭碗的,也得去发表文章,否则怎么当高级扫地师(相当于副教授)啊?!
  
  为啥弄成全民必须科研的地步了呢?结果弄得本来就显得紧张的科研经费必须撒胡椒面才能堵住悠悠众口。我的看法是:工资太低了,尤其是基本工资太低了,低到不想别的辙就没法混下去的地步,此时,除了有些老师自己辛苦点出去兼职讲讲课之外,其他主要渠道就是从科研经费里获得点生活补贴了,以弥补家用不足的问题,至少可以报销个出租车费吧。
  事实上,基本工资的过低下一步也将促使很多应该在退休年龄的研究人员不断设法延长自己的科研生命,而这里面的大多数人,在科研里起到的负作用更大些。但是,如果不返聘,不因为还有科研项目而晚几年离开岗位,他们就只能拿着每月2000元左右的退休工资过日子,和不退休的收入差别大到一定感觉得到生存不易。
   
  归根结底,我国科研人员的主要问题在于一份收入无法养活一个家庭,严重的情况则是连养活自己都有点困难。
  前段时间有人这样建议:为什么中国不能把女人从工作解放到家庭里去呢,就如日本和韩国那样,这样,男人们的工资高了,女人们也不必两头忙以使容颜过早的老去。
  谁说不是呢?
  可是,就我们现在的情况,两个刚刚的博士毕业生,要在10年内买上房子,要照顾农村没有收入只有2亩地的父母双亲,即使拼命四处兼职都无法满足基本愿望,再解放一个回到家庭里去,那就等着喝西北风吧。
   
  那么,我国到了给大家广泛提工资的时候了吗?
  俺们觉得早到时候了!甚至,连博士生们都应该用一笔奖学金收入养活一家子,硕士生们都应该养活自己没问题顺便还可以交交女朋友啥的,为什么一个正儿八经的staff就不能呢?所以“必要性”肯定没有问题。
  “可能性”呢?我们现在的外汇都不知道怎么花了,不断借钱给那些比我们富很多国家的“懒人+富人”们,以保证他们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底线,甚至连奢侈一下都能有所保障,为什么这个钱不能来保证我国属于中流砥柱阶层的高学历者的基本生活要求呢?
  很多人会有顾虑,说如果给知识分子们提工资,那公务员们呢?都是一体定的工资标准,你一提,他们不难受啊?要不就一起提?那工人们呢?本来就从来都没有过固定收入的农民们怎么办?如此等等。
  这种论调的结果就是“宁与友邦不给家奴”,散财童子是可以做的,只是那服务对象不是自己的同胞罢了。
 
  【插一下对“科学界的精英主义”论调的解释,科学界的精英主义认为科学界的一切事务理应由精英们来决定,科研资源也应该全部由精英支配。非精英科研人员甚至不应该有资格对科研话题置喙,科研经费的分配也理应只考虑精英们的需求。】
  【科学界精英主义论调的可笑之处在于:和糟糕的人比你是精英,可是科学界却总能找到比你更强的人,那么是否你在比你强的人面前就要退避三舍呢?在人家的智力面前你甚至只能买块豆腐撞死拉倒。所以,精英主义发展到最后,只可能是一个人决定所有。或者您努力努力竟然能算得“精英'(精英一撇)”或“次精英”?】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414951.html

上一篇:同行评议在很多情况下真的没法起作用
下一篇:应急管理研究网终于可以访问了
收藏 IP: 188.82.251.*| 热度|

34 孙静宇 黄兴滨 刘钢 吕喆 逄焕东 曾庆平 罗汉江 许培扬 马磊 吕新华 姜洪洲 杨文祥 尚松浩 孙学军 武夷山 戴力扬 牛登科 麻庭光 张晓锋 吴飞鹏 佟冬 吴景鹏 曾泳春 赵豪飞 李志俊 刘建彬 徐明昆 吕佳龄 zzjtcm xqhuang 侯振宇 dreamworld stoneblue yinglu

发表评论 评论 (3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8: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