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管理层的科学化:我们陷入灾害恐惧的怪圈

已有 2978 次阅读 2012-2-29 09:33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学, 灾害, 顾问, 管理层

管理层的科学化:我们陷入灾害恐惧的怪圈
           杨学祥
    据日本放送协会(NHK)28日报道,去年3月发生日本发生福岛核电站事故时,名为“SPEEDI”的用于预测放射性物质扩散情况的系统并未在居民疏散之际发挥应有的作用。据悉,包括日本前首相菅直人等在内,曾统领核电站事故处理工作的领导人在一个民间事故调查委员会上做出证言称“一度不知晓该系统的存在”。
    日本时任内阁官房长官的枝野幸男以及时任官房副长官的福山哲郎谈话称,去年3月15日前后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泄露大量放射性物质时,首次从媒体那里获知SPEEDI系统的存在。此外,时任经济产业大臣的海江田万里表示:“之前根本不知道这一系统的存在,因此没能让人及早收集数据,着实令我感到羞愧。”
    日本高层的科学素质令人震惊,其灾害管理的效率也可想而知,日本前首相菅直人的辞职更与之相关。
    最近几年,全球灾害频发,灾害预测预防受到空前的重视,但灾害的预防预测界的大环境令人忧虑:不预测,不设防,特别是灾害信息辟谣者有功;预测和设防,特别是预测被证实者有过。没有教训,也没有经验,我们总是跟在灾害后面走,科学发展观受到灾害实践的挑战。
    根据社会分工和职责权限,专家负责理论研究和预测,相关部门负责统筹管理和决策,不重视预测的帽子怎么能扣在专家的头上?专家的预测为什么要去见鬼,不需要科学研究了吗?不需要预测预防了吗?我们只能事后被动的救灾吗?
    为管理官员失察辩护,也不必拿科技人员开刀。让科技人员游说诸侯,这真是现代版的天方夜谭,孔子游说列国不总是吃闭门羹吗。如果科技人员的灾害预测都去见鬼,科学发展观还存在于何处?
   
    我们正陷入灾害恐惧的怪圈:官员害怕灾害信息引发社会恐慌,相关部门忙于灾害辟谣,公众担心灾害信息不透明过于敏感,相关人员攻击灾害前的预测怕追究担责。国际上,关于灾害预言层出不穷,并未引起世界人民的恐惧和骚乱。难道中国人的神经就这样弱不禁风?
    国家的科学管理需要科学家的参与,参与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早在2009年9月,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即提出了任命首席科学顾问的设想,希望该职位能够为欧盟委员会的决策提供科学支撑。欧洲科学界领导对此任命表示欢迎,欧洲研究委员会主席Helga Nowotny认为,格洛夫将带来一个“新视角”,并将成为一个在科研和创新上有说服力和可信赖的代表。
相关新闻:
作者:任春晓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1-11-22 12:44:38 
 
 
欧盟产生第一位首席科学顾问安妮·格洛夫 (来源:苏格兰政府网站)
 
据《自然》网站消息,现任苏格兰首席科学顾问(CSA)的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家安妮·格洛夫(Anne Glover)日前被任命为第一位欧盟首席科学顾问。
 
早在2009年9月,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即提出了任命首席科学顾问的设想,希望该职位能够为欧盟委员会的决策提供科学支撑。欧洲科学界领导对此任命表示欢迎,欧洲研究委员会主席Helga Nowotny认为,格洛夫将带来一个“新视角”,并将成为一个在科研和创新上有说服力和可信赖的代表。
 
格洛夫预计将于12月21日离开她现任职位。目前,关于她作为欧盟首席科学顾问的职责、该职位依托于哪个研究所以及对谁负责等问题仍不清楚。(科学网 任春晓/编译)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11/255806.shtm
日本大地震时多名前政府首脑不知辐射预测系统
2012年02月28日 16: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2月28日电 据日本放送协会(NHK)28日报道,去年3月发生日本发生福岛核电站事故时,名为“SPEEDI”的用于预测放射性物质扩散情况的系统并未在居民疏散之际发挥应有的作用。据悉,包括日本前首相菅直人等在内,曾统领核电站事故处理工作的领导人在一个民间事故调查委员会上做出证言称“一度不知晓该系统的存在”。
 
  在核事故发生时可用于预测放射性物质扩散情况的“SPPEDI”系统耗费了120亿日元用于开发应用。然而,在去年3月核电站事故发生之际,该系统并未在居民疏散时发挥应有的作用,政府的处理方式受到外界的批评。
  针对这一问题,日本一个民间事故调查委员会汇总的报告今天(28日)起对外公开。其中据悉,包括日本前首相菅直人等在内,曾领导核电站事故处理的5位领导人做出证言称:“负责该问题的文部科学省等部门当时并未做出说明,甚至在事故发生数天后,仍不知晓这一系统的存在。”
  在5名调查对象当中,日本时任内阁官房长官的枝野幸男以及时任官房副长官的福山哲郎谈话称,去年3月15日前后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泄露大量放射性物质时,首次从媒体那里获知SPEEDI系统的存在。此外,时任经济产业大臣的海江田万里表示:“之前根本不知道这一系统的存在,因此没能让人及早收集数据,着实令我感到羞愧。”
                      我们陷入灾害恐惧的怪圈
 
    我们正陷入灾害恐惧的怪圈:官员害怕灾害信息引发社会恐慌,相关部门忙于灾害辟谣,公众担心灾害信息不透明过于敏感,相关人员攻击灾害前的预测怕追究担责。国际上,关于灾害预言层出不穷,并未引起世界人民的恐惧和骚乱。难道中国人的神经就这样弱不禁风?
    科技日报波恩1999年12月27日电 记者顾钢报道:据德国波茨坦地理学研究中心透露,该中心最近绘制出首张世界地震风险分布图。波茨坦地理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搜集了地球最近500年来的地震数据,并结合地震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绘制出了这张世界地震风险分布图。这张彩色分布图根据不同地区地震风险的强弱分成4个等级、8种颜色。从图上可以看出,地震风险最高是在欧亚接壤的土耳其、伊朗和我国西部一带;日本列岛、台湾、菲律宾至印度尼西亚以及美国西海岸、墨西哥、秘鲁、智利一带,地震风险最低的是俄罗斯、非洲大陆、加拿大和巴西。1999年土耳其、希腊、台湾等一连串地震表明,尽管地球的年龄已到中年,但还是非常活跃,未来地震还将是威胁人类的最难预测的自然灾害[11,12]。
    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18次。在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6次,在1925-1945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1次,在1946-1977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及其边界发生7次,在1978-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4-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4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4-2030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13], 
    强震集中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在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连续22年没有发生8.5级以上强震,全球气候在这一时期迅速变暖,海平面迅速上升,太平洋增加了5-10厘米厚的海水层,破坏了原来的地壳均衡和水均衡,形成陆海地壳的翘翘板运动,导致新一轮的地壳均衡过程。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地震(8.7级)海啸拉开了全球8.5级以上强震序幕。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从1950年到1965年短短16年内发生了7次8.5级以上强震。平均两年一次,最短时间间隔为5个月[24]。
    上述地区的居民并没有因为地震预测而寝食不安,原因在于灾害信息的透明。消除中国大陆的地震恐惧病,不是封锁消息,而是要多听国内外地震预测的信息,增强适应性和判断能力。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灾害频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42419.html

上一篇:冰川融化地也动
下一篇:令人忧虑的灾害管理现状:高层和管理人员互不信任
收藏 IP: 202.98.17.*| 热度|

5 许培扬 周少祥 杨文祥 钟炳 张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9: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