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扬威的工作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weiliu 分享工作心得、研究进展、行业综述和评论

博文

国外科研经费评审制度的思考 精选

已有 10148 次阅读 2014-8-13 10:03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论文, 科研经费, 项目申请, 评审

   今年2月7日,Jeffrey Mervis在《科学》周刊上发表了一篇探讨同行评审制度的文章"Peering Into Peer Review" (Science, Vol. 343 no. 6171 pp. 596-598)。该文对成功获得NIH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经费资助的科研项目做了跟踪调查,发现在评审中得分高的项目并没有比评分低的项目产出更多或更好的论文。


   我没有做过科研经费申请项目的评审人,但是我在几个不同的领域审过一些期刊论文。审稿中的经验告诉我,评价一项工作的重要与否,很难用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尺来衡量。尽管文中的这个现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诠释,在对经费评审制度的公正性做出评价之前,有四个方面需要考虑。


   第一,科学研究有它自己的周期,其长短因所属的领域不同而异。就算是同一类研究,也难以预知能否取得原本计划的结果。在很多时候,科研的过程包含了各种不确定性,好的想法常常被证明是错误的,看似荒谬的理论有时却是正确的。而这也恰恰是它的魅力所在。


   其次,有些项目的评分低,很有可能是因为它所关注的是已经存在很多年的、被认为“过时”的问题。评审毕竟是由具有主观倾向性的人来做的,因此这一类的研究课题,尽管可能仍然得到资助,但其影响力可能被认为不如那些“热门”的课题高。然而,不那么“热门”的课题,在对科学的贡献上,以及发表高水平的论文方面,没有任何理由逊色于其他课题。


   另一方面,在评审中获得高分的项目本身也许确实非常重要。但是,在跟踪调查中使用的评判标准未必是最客观的。比如发表文章的数量、时间、和刊物的影响力等等,不一定能够完全反映该课题的真正价值。


   最后,写一个漂亮的申请书只是做出好的研究的第一步。课题获得了高分也需要执行来充实--需要足够数量的博士后和学生的共同持续的努力才能完成。美国大学的课题组远没有国内的人那么多,除了少数的学霸以外,一般中等大小的实验室有五、六个研究生和一两个博士后。少的时候一个导师可能只有一两个学生。因此,人手是项目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随着研究的进行,课题的负责人需要根据阶段性结果及时地调整方向。


   上面所有的因素都无法在经费评审的时候衡量,所以结果的不确定性是情理之中的。但是不论如何,不能因此便否定目前的评审系统。毕竟不存在完美的制度。科研工作者们自己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加了解科研项目的重要性,以及是否应该获得资助。所以,让我们给科学研究一点时间和耐心,让它用结果为自己证明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51018-819163.html

上一篇:国外研究生的“智力贡献”
收藏 IP: 68.50.151.*| 热度|

6 黄永义 杨正瓴 shenlu eastHL2008 cly85 qzw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1: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