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lyang 求真务实

博文

[杂谈] “钱学森之问”总体上存在?

已有 4369 次阅读 2020-1-6 15:05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钱学森之问, 存在, 诺贝尔, 科学奖, 卡脖子

[杂谈] “钱学森之问”总体上存在

            

钱学森
http://casad.cas.cn/sourcedb_ad_cas/zw2/ysxx/ygysmd/200906/t20090624_1792024.html
http://www.cae.cn/cae/html/main/colys/18275660.html
http://ysg.ckcest.cn/html/details/115/index.html

      
    2005年7月29日,钱学森先生提出:
    “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钱学森先生所指的‘杰出人才’,并不是通常意义上我们所理解的优秀人才,而是像钱学森这样的出色的科技创新人才和领军人物。”

          
1)从诺贝尔科学奖为代表的世界科技大奖看,中国人得奖的总数量和人均数量,都较低。
2)从以人名命名的科技名词看,中国人的数量也是比较低的。
3)突破“卡脖子”核心技术难题,还需要更多的“钱学森”。中国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自给率只有1/3

    因此,“钱学森之问”总体上是存在。
    屠呦呦,于敏,袁隆平这样的真人才,还是太少了。

       
    解决“钱学森之问”,要爱真理、爱科学。

褚少孙

    按照褚少孙、泽谕吉的说法:人心最重要。

    解决“钱学森之问”,最大的难题应该是“力有余而心不足”。

          

    “凡事都要从研究事物的基本的问题入手,在基本问题尚未弄清之前就跳入到研究解决实践问题,那迟早还得被迫回过头来研究解决那些最基本的问题。”

        

    钱穆先生曾言:
    中国人所羡者,实乃西方科学之效果,非西方科学精神发明之源头也。近百年来之中国人,遂以其急功近利之浅薄观念,自促其传统文化之崩溃,而终亦未能接近西方新文化之真相。
    此番观察思考令人警醒,时至今日,仍不为过。目前,急功近利成为时代特征,面对这一软肋和弱点,需要从上至下进行深刻反思和适度调整。
   
①钱穆:《文化与教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页。

          
    “早在1931年,中国的摄影研究者胡伯翔先生曾提出:
    吾国最初之摄影家,鲜有以研究学术之精神临之者,大都从西方之来华传教者或商人,略得一二简易手续以为谋生之计。其时传教者或商人。对于斯道,未能深明其学理技术,可断言也。而得之者,复视同枕秘,不肯轻以示人。师徒相承,辗转传播,以讹传讹,逐致毫无新知。纵有好学者,亦不得其门而入。安有登堂入室之望哉。[3]
  一晃,80年过去了,当年胡先生提出的问题,我们又真正解决了多少呢?”
   
[3]胡伯翔.发刊辞[J].中华摄影杂志(创刊号),1931:4.

   

    科学在中国还没有生根?

    讲得过分一点,甚至可以说中国古代没有纯粹数学,都是应用数学。这是中国古代科学的一个缺点,这个缺点到现在还存在。应用当然很重要,但是许多科学领域的基本发现都在于基础科学。” 

——陈省身,《数学与数学人第一辑——纪念陈省身先生文集》 P. 188

    科学在中国还没有生根。” 四十年后的今天,陈先生仍对我们讲这句话。

——陈省身,《数学与数学人第一辑——纪念陈省身先生文集》 P. 189

                    
参考资料:
[1] 人民网,2013-02-25,正确解读“钱学森之问”
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0225/c40531-20590042.html
[2] 新华网,2017-06-09,钱颖一用爱因斯坦三句话解答“钱学森之问”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6/09/c_1121489779.htm
[3] 新华网,2018-11-09,如何答“钱学森之问
”,何以解“钱理群之忧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11/09/c_1123686364.htm
[4] 钱学森之问_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2%B1%E5%AD%A6%E6%A3%AE%E4%B9%8B%E9%97%AE
[5] 新华网,2019-04-02,聚焦“卡脖子”技术 培育重大原创成果
http://www.xinhuanet.com/tech/2019-04/02/c_1124313697.htm
[6] 核电技术:不担心“卡脖子” 要关注“卡脑子”,科技日报,2019-06-27,第03版:综合新闻
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19-06/27/content_424438.htm?div=-1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先进三代核电设计、建设、装备制造、运行维护全产业链自主能力,“卡脖子”技术基本没有了;下一步更需关注的是“卡脑子”问题,即进入“无人区”,原创、研发全新堆型,特别是相关基础研究和标准形成的问题。
[7] 核心算法缺位,人工智能发展面临“卡脖子”窘境,科技日报,2019-04-30,第02版:国际新闻
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19-04/30/content_420348.htm?div=-1
    “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真正搞算法的科学家凤毛麟角。
[8] 集成电路是5G时代核心中的核心,科技日报,2019-11-25,04版:特别策划
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19-11/25/content_435442.htm?div=-1
    永远脱不开芯片的影子。“所以说,集成电路在信息化时代是核心中的核心。

[9] 新浪,2018-06-23,科技日报总编辑:是什么卡住了我们核心技术脖子?
http://news.sina.com.cn/c/2018-06-24/doc-iheirxye7380415.shtml
    第一,缺乏科学武装。第二,缺乏工匠精神。第三,缺乏持之以恒的情怀。
    在“三跑并存”后面又加了一句“跟跑为主”,这就实事求是了。
[10] 是什么卡住了我们核心技术脖子?科技日报总编辑演说引热议,中国航空报,2018-06-26,第A04版: 声音
http://ep.cannews.com.cn/publish/zghkb7/html/1015//node_038752.html
[11] 新浪,2019-12-13,前工信部长:中国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自给率只有1/3
https://tech.sina.com.cn/roll/2019-12-13/doc-iihnzhfz5686614.shtml
    工信部对全国30多家大型企业130多种关键基础材料调研结果显示,32%的关键材料在中国仍为空白,52%依赖进口,绝大多数计算机和服务器通用处理器95%的高端专用芯片,70%以上智能终端处理器以及绝大多数存储芯片依赖进口。在装备制造领域,高档数控机床、高档装备仪器、运载火箭、大飞机、航空发动机、汽车等关键件精加工生产线上逾95%制造及检测设备依赖进口。
[12] 老和山下的小学僧,2018-09-17,关于芯片之争,终于有人说出了本质
https://zhuanlan.zhihu.com/p/44700923
[13] 认同的危机:管窥当今中国摄影教育,2012-07-17,蜂鸟网
http://image.fengniao.com/307/3073984_4.html

相关链接:
[1] 2018-11-26,福泽谕吉抄袭了褚少孙?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1143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48329.html
[2] 2020-01-05,[杂谈] “李约瑟Needham难题”并不存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12974.html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13096.html

上一篇:[杂谈] “李约瑟Needham难题”并不存在?
下一篇:Zenas 公理:2018年诺贝尔奖得主本庶佑 Tasuku Honjo 的表述
收藏 IP: 202.113.11.*| 热度|

24 郑永军 武夷山 秦四清 檀成龙 李毅伟 彭振华 张鹰 刘炜 王立新 高江勇 王庆浩 曾杰 杨顺楷 郁志勇 张忆文 陈波 郭奕棣 季丹 晏成和 许培扬 汪育才 牛凤岐 朱晓刚 蒋新正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2: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