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lyang 求真务实

博文

Zenas 公理:2018年诺贝尔奖得主本庶佑 Tasuku Honjo 的表述

已有 4268 次阅读 2020-1-7 14:3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Zenas, 公理, 2017年, 本庶佑 Tasuku Honjo

一切真理开始时总是在少数人手里,总是受到大多数人的压力。这是一个规律。

为我国2070年开始的诺贝尔科学奖“井喷”清除障碍、铺平道路!

                

Zenas 公理:2018年诺贝尔奖得主本庶佑 Tasuku Honjo 的表述

            

http://static.t13.cl/images/sizes/1200x675/1538432935-00019n9q0.jpg

(1)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2018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medicine/2018/summary/

    Tasuku Honjo, Prize share: 1/2, "for their discovery of cancer therapy by inhibition of negative immune regulation." 

(2)本庶 佑,免疫ゲノム医学 | 京都大学大学院医学研究科・医学部

https://www.med.kyoto-u.ac.jp/organization-staff/research/doctoral_course/r-70/

                                                

一、Zenas 公理
    2012-05-03 14:23,俺提出:
    Top Journals :一般不发表Top的研究结果,因为这些Top 开始时不可避免地不完美、有风险。
    等到完美、保险了,Top Journals 开始考虑了,Top 的创新期、原始性已经过去了。
    Zenas 公理:
    Top Journals do not publish Top result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344-1394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344-13949.html

          
    可以说,Zenas 公理已经被近几年的西方大数据实证研究所证实。详见《同行评议的局限性和改进之策》(科技中国,2019-1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06879.html
http://www.casted.org.cn/channel/newsinfo/7562
      
二、Zenas 公理:2018年诺贝尔奖得主本庶佑 Tasuku Honjo 的表述
    
与许多人的想象不同,真正一流的工作往往没有在顶级刊物上发表。这是因为,一流的工作往往推翻了定论,因此不受人待见,评审员会给你提很多负面的意见,你的文章也上不了顶级刊物。迎合时代风向的文章比较容易被接受,否则的话,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才能获得认可。(2000年)

    如果你的研究不能推翻定论,科学也就不能进步。当然,你的研究也不会载入史册。学术的世界是保守的。如果你不按现有的定论来写论文,你的论文就很难获得肯定,你也会吃到不少苦头,但能够载入史册的研究都是这种研究(2013年)

    我认为,发表在《细胞》《自然》和《科学》上的工作未必就是好研究,倒是被《细胞》《自然》和《科学》拒绝的时候,你的研究或许才是真正一流的工作。(2000年)

    可惜没有找到原文。感谢您的指教!

  Zenas 公理,要不要改称“本庶佑定理”? 

    您看怎么办为好?要不要用“Arnold Principle 阿诺德原理”和“Stigler's Law of Eponymy 施蒂格勒的误称定律”证明一下? 

   【注1】这种现象一般学者都知道,用名字命名定理一般都不是作者本人所为,而是后来学者都这么称呼,久而久之学术界就默认了。 M. Berry 教授曾经提过两个幽默的原理:(Arnold 原理:如果某概念出现了某人名,则该人必非发现此概念者。 ② Berry 原理:阿诺德原理适用于自身。)。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418-806951.html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987347.html

   【注2】1980年斯蒂芬·施蒂格勒的“误称定律”(Stigler's Law of Eponymy):“No scientific discovery is named after its discoverer. 没有科学发现是以其发现者命名的。

https://io9.gizmodo.com/stiglers-law-why-nothing-in-science-is-ever-named-afte-5820736

              

三、进一步的担心:科技“同行评议”引发美国《大停滞》? 
    “同行评议扼杀大创新 → 科技回报率下降 → 美国经济大停滞”,不会真的存在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08480.html

    万一这个链条是真的,我们该怎么办?

      因为还有人早就发现了:

    历史上新的正确的东西,在开始的时候常常得不到多数人承认,只能在斗争中曲折地发展。正确的东西,好的东西,人们一开始常常不承认它们是香花,反而把它们看作毒草。哥白尼关于太阳系的学说[1]达尔文的进化论[2]都曾经被看作是错误的东西,都曾经经历艰苦的斗争。—— 一九五七年六月十九日。

       

相关链接:

[1] 2017-06-18,Zenas 公理:2017年继续领跑世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061527.html

[2] 张志东,2008-01-05,Top Journals 是标准吗-1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344-13949.html

[3] 2019-12-18,Zenas 公理:2017年《Nature》主编的表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10560.html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13230.html

上一篇:[杂谈] “钱学森之问”总体上存在?
下一篇:1970年以后人类数学、物理学的停滞不前:“同行评议”的直接作用?
收藏 IP: 202.113.11.*| 热度|

14 檀成龙 杨卫东 郑永军 秦四清 刘炜 孙颉 曾杰 朱晓刚 张忆文 郑强 晏成和 张鹰 蒋新正 xqhu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5: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