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he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huheng

博文

开博首篇:成功=1%的汗水+99%的机遇/灵感 精选

已有 13636 次阅读 2013-11-21 15:4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看到这篇博文的标题,很多读者,尤其是从小牢记爱迪生名言成功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的那些人,会直接冠我以标题党。百度百科定义标题党是互联网上利用各种颇具创意的标题吸引网友眼球,以达到各种目的一小撮网站管理者和网民的总称,同时百度词条还将标题党的本质区分为良性恶性,但愿我这个属于良性的,虽是随兴而起但的确也是随心而发。

   说实话,是否开博客(特别是实名博客)着实让我矛盾了很久。尽管自恃还年轻,一直以来对于博客、微博、微信这些高科技玩艺却心存排斥,这种排斥主要还是像我耗不起时间不看连续剧一样,担心自己一旦进入会沉迷其中。然而,今年本校发生的轰动学界的2W事件,让我除几年前因帮单位登招聘广告每天关注科学网外,有机会再次频繁来到这一全球华人科学社区。在读了很多非常具有见解的博文后,不禁手痒,随手注册了一个博客号。然而首篇博文写啥又让我思忖许久。月初恰好有机会给学院新生做学科进展的报告,当时给他们讲了一个自己最新科研成果的故事,讲完课后灵感一现,觉得倒是值得写写这个故事,顺便传递一些正能量。不过数周以来,一直未能得闲;倒是近期因重感冒卧床,抛开了一切科研工作,今日感觉恢复少许,得以有此心情完成这首篇博文。

   故事源于2012年,因本人承担一门针对全校不同专业新生的研讨课《空气污染-从局地到全球》,学校教务处给了2万元课程建设费。当时一直没想好如何用这笔钱,便允诺这些孩子组织一次课外考察,后来因为工作繁忙一直拖到6月上旬临近课程结束,计划用周末一天带他们到南京周边重污染源区和南京东边的宝华国家森林公园进行对比参观和课外考察。提前几日根据天气预报确定了610日(周日)开展考察,原因是周六有雷雨但周日是晴天。然而,到了周六(临出发前一天),让我们学气象的觉得丢脸的是雨却没下下来,天气预报却显示周日南京及其周边地区有雷阵雨,且最高气温为34度。当时我不由得暗暗叫苦,这样又热又湿的天气外出实在不是好的选择,但是当时租车合同已签且学生们由于分散在各个院系无法更改通知,只能硬着头皮如期举行。

   610日当天早上集合时,发现大部分孩子和我一样,穿着短裤和短袖T恤带着雨具。然而,早上的天气却出奇的凉快和舒适,唯一的问题是空气中散布着东西烧焦的气味,我意识到这又到了秸秆焚烧的季节了。随即,我远程查询了我们团队在仙林校区建设的大气观测基地的PM2.5数据,发现当时PM2.5浓度接近400微克/立方米,而9日晚最高接近500微克/立方米。恰好我们观测基地有一台2个月前拿来做DEMO(仪器试用)的PM2.5水溶性化学成分分析仪,当时的数据看到钾离子(一种生物质燃烧示踪物)浓度很高。因此我告诉孩子们:当天的空气污染比较重且确实是受秸秆燃烧的影响,从教学的角度这是一个好的例子,我们正好考察南京周边秸秆燃烧的情况,但我们会尽量缩短活动时间和户外活动强度。

   随后我们中巴车沿途经过了南京炼油厂等化工区的重点源区,这些地区的烟囱自然全部笼罩在厚厚的雾霾之中。开往宝华的途中也经过一些农田也偶尔看到一些火点和烧焦的田地。然而全天天空均呈现出比较奇特的桔黄色,即使是到了离南京30公里外的宝华,天空依然是一样的黄色,然而太阳却在空中若隐若现,即使可见也如同日出朝阳,可肉眼直视。比较有意思的是,即使到了中午时分,天气依旧非常凉爽且丝毫没有下雨迹象,我当时半开玩笑地对孩子们说今天的天气预报估计受空气污染影响严重失败了,也许下午也不会有雷雨了!之所以说“半开玩笑”是因为的确目前科学上不能证明空气污染可以对天气造成如此大的影响。然而,事实是的确当天下午一滴雨也没有。相信当时听过我说这句话的孩子们也许会因此佩服我,不仅能刻意选择了这样一个日子来给他们上了这样特别的一课,而且还能识破天机和人祸

   当天下午,虽然气温比较惬意也无降雨,考虑到污染对健康的影响,我们的考察还是草草收兵,下午3点左右即回到学校。当晚及次日,可以看到国内的电视和新闻媒体以及国外的部分媒体均出现了对这次污染事件铺天盖地的报道,并把当天的污染冠以南京黄泥天”。然而,对于这样的污染本身,由于原因比较清楚,我当时也并没有觉得有太多科学性的东西在里面,即使用这样的例子发表文章也就是报报秸秆污染下的空气污染浓度而已。由于我对此类文章一般不感兴趣,为此当时也没有想到对当天的观测数据作进一步分析。

   然而,好的故事总不会如此收场。大约一周以后,我收到江苏一著名电视媒体新闻节目记者的电话,说是关于610日南京地区的重污染,专家们对此成因还存在不同的看法,她想采访采访我。本来呢,我现在一般接到记者的采访电话通常会拒绝,原因是他(她)们可能由于认识的局限和工作强度大,不会像我们科学家那么严谨和在乎每一个结论的正确性。我曾经上过一次记者的当,要求她们采访完定稿前发给我确认一下,结果最后发现一段本来有着逻辑关系的结论往往被他们肢解了、局部放大了、甚至完全错了!然而这位记者的采访电话却引起了我的兴趣。首先,这个污染事件我有着切身体会;其次,我们观测站有着第一手的数据,我应该是比较有话语权,稍加分析可以给他们一个比较好的结论,也顺便做做科普。但我还是提出了采访条件:我会为这次采访进一步分析实测数据并帮他们找出成因,但必须到我们位于仙林校区的观测基地现场采访。提出这个条件主要是两原因,一是内心还是有少许对记者采访的排斥,给他们设置一些障碍看看诚意(这家媒体离我家和鼓楼校区很近,但到仙林要1小时车程);其次一个主要目的是想趁机宣传我们的观测基地,毕竟这个基地是我回南大三年多来一篇文章没写、全身心投入建设和发展的科学研究基地,宣传宣传也许能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这位记者很爽快地答应我,并向总编申请了第二天安排新闻车去完成此次采访;而我则在当天晚上认真拿起所有的数据,帮他们做深入的分析。

   如我前面所说,在这段污染事件期间,我们有着非常好的观测设备(包括那台DEMOPM2.5分分析仪)和很高质量的观测数据,加上我自己比较擅长的就是对于空气污染事件的成因和来源解析,所以当晚花了不到4个小时,便把这个污染事件的来龙去脉摸得一清二楚同时完成了一个近20页的ppt。与此同时,我还发现了当天的实际天气(无论是气温还是降水)确实存在比较清楚的证据证明是被空气污染改变了(当时脑中灵光一现:也许一篇好的论文雏形形成了!)

   然而第二天临采访前,那位记者来电,说是由于城北某地发生事故,采访车要派去采访,问我能否就在鼓楼校区简单讲讲我的结论。我估计她还是没能够说服他们主编花前后往返2个小时的车程去仙林去做这个播出可能1-2分钟不到的节目。当然,结果是我拒绝了她,因为我知道如果没有实实在在支持的平台和结果分析,去谈一些还存在争议的问题是会误导公众的。当然,我并没有怪罪这个记者浪费我的时间,准备好的这个ppt成为了那门课程最后总结时的课堂教案;而我,沿着污染影响天气这个方向将此事件继续深入分析,于今年在本学科ISCI杂志上成功发表了一篇论文,而这篇论文却成为我迄今发表论文中自认为最得意的一篇,当然也是我自己首次尝试冲击国际超一流期刊的一篇(关于论文的故事有机会后面的博文再来讲述吧)。

   回到了博文前面提及的,月初有机会(每位教授两年轮一次)给我们学院大一新生做学科进展的报告,在我自己看起来也是一次专业思想动员的报告(学气象专业的孩子总进校时往往会有些三心二意),我把这个故事包括未完待续的其他故事讲给了孩子们,告诉他们科学研究的奇妙之处在于每天可能会有惊喜,也告诉他们要善于观察和思考,一件或几件很小的事情(例如我故事所讲到的1次偶然的外出考察+农民1把火+记者1个电话)也许会产生重要的灵感和科学成果。当然,报告的最后我给孩子们总结了两句话:一句是据传是爱迪生讲过的成功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我举例告诉这些孩子们我们的观测基地建设的背后付出了多少老师和研究生的汗水,勉励他们还是要认真学习;但我也告诉他们,对于我们老师而言,成功=1%的汗水+99%的机遇/灵感,因为每位老师都会很勤奋和努力的去作科研,但有时候真正有意思的科研成果最需要的还是机遇和灵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18832-743571.html


收藏 IP: 49.65.82.*| 热度|

28 刘洋 孙学军 刘光银 苏德辰 闵应骅 喻海良 苏光松 徐大彬 曹贺贺 李物兰 强涛 李宇斌 崔全顺 罗帆 褚昭明 汪晓军 贺乐 张启峰 曹裕波 彭振华 曹聪 刘淼 薛宇 biofans wangqinling dongxuanmin gegemao yunm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1: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