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志一的科学网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iyi159 分享科学乐趣,结交各路好友~!

博文

精选

已有 6338 次阅读 2013-12-18 21:24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最近一期Science上的新闻,有一副非常显眼的蛇的特写,原来是最近完成了两种蛇的基因组测序,发表在PNAS上。这两种蛇分别是缅甸蟒和眼镜王蛇。蛇的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为什么选择了这两个物种测序呢?


在众多的蛇类,蟒蛇和眼镜蛇分别用不同的策略来捕猎,前者用强大的身躯缠绕猎物使其毙命,而后者却以毒液闻名,代表了进化的两端。所以比较二者的基因组序列,能得到很多有用的信息。来看看这两条蛇的真面目吧!


上图就是缅甸蟒。蟒蛇一年就吃上三五回,一次吃的东西是自身重量的1.5倍。这一吃,代谢速度加快到平时的40倍,肾脏,肝脏和肠子的大小都加倍,目前对这些的分子调控是一无所知。所以基因组测序对我们了解这一过程有非常重要的帮助。文章还提到,对这一机制的研究,可能对治疗癌症和心脏病有所帮助。但愿吧!有时候看似毫不相干的基础研究会突然对临床应用有重大贡献,希望这个也是如此!



眼镜蛇的毒性非常厉害,其中眼镜王蛇的毒液里含有73中多肽,可以迅速让猎物失去行动能力。毒蛇的毒液千差万别,有的作用于神经系统,有的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看,这个人正在按摩被二氧化碳迷晕了的蛇的毒腺,像挤奶一样的把毒液挤到烧杯里。一方面人们可以通过质谱来研究毒液的蛋白成分,还可以研究毒液的合成机制:比较毒液排出前后毒腺的基因表达谱,就能很直观的拿到很多和毒液合成相关的候选基因。



人们研究毒液,有个很大的目的是毒液的药用价值。药物之所以能治愈疾病,就是在于能够干扰体内的调节,这和毒液的工作原理上是相同的。人们发现有的毒液可以止痛,有的毒液可以降低血压,而且已经有商品化的药物上市。比如卡托普利,模拟一种毒液的多肽成分,可以有效的降低血压。这个世界上有毒动物大概在17万种,每种毒液里有250中不同的成分,保守估计有4千万不同的化合物值得去研究,保不准就发现了新药。


在法国就有一个这样的研究组。Science上说这个研究组拿到了6百万欧元的经费,要历时四年,计划研究200种毒液,发现5万种多肽,在实验室中合成一万种。哪怕是最后只拿到一种多肽是非常有药用价值的,在我看来也算大获全胜的。这是他们实验室的主页:


图下的这个人,Freek Vonk,是荷兰人,83年生人,刚刚博士毕业。他参与了这两篇PNAS文章的工作,是眼镜王蛇基因组那篇文章的一作。他不仅仅是科学家,而且是一个电视明星。Vonk拍摄了很多纪录片,还经常出现在talkshow里。除了长得帅,关键是个good storyteller,会讲故事。这种人我非常的佩服,能架起科学与民众之间的桥梁,让人们知道这些“科学怪胎”都在研究些什么。GOOD!大拇指!



图片来源:

第一张 Science vol 342 p1159

第二张 PNAS封面Dec.2,2013

第三张,第四张,来源于网络。

第五张,Escoubas实验室网页截图

第六张,第七章,来源于网络。

注:第二张和第六张在Science vol 342的newsFOCUS上有。但我写这篇博文是在家里写的,无法连接到数据库,当时在办公室只下载了第一张图片,所以其他图片均是其他来源。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22560-750909.html

上一篇:生物学教学的一点小感想
下一篇:2014年工作日志
收藏 IP: 81.20.120.*| 热度|

15 庄世宇 王春艳 周华 强涛 刘全慧 陆俊茜 蒋迅 高建国 鲍海飞 邓晋 赵序茅 文克玲 张忆文 吉宗祥 常顺利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9: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