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zhe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zhen

博文

“撞”出来的研究生

已有 3326 次阅读 2013-12-19 14:2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撞”出来的研究生

/南宫羽翼

328,我在宾馆收拾好行囊,在房间里等待着他的消息。这一天我们兵分两路,他去药学院那边等着结果出炉,而我则随时待命,一旦复试通过的消息传来,我便要及时退房,去赶下午4点的火车。

时针指向了下午2:25,我开始放弃今天结果可以出来的期盼,看来我不能和他一起回去了,要一个人在这里等结果。想到这,心里不由得害怕起来。这是我第一次出河北,也是除了学校所在的城市和他所工作的城市之外,我唯一到过的城市。就在此时,他的电话打了过来,“结果出来了,你没有问题,赶紧退房,在大厅等着我,我马上打车过去。”

他没有打到车,一路跑到了宾馆,之后我们一块儿打车去车站。他是4点的车,而我还没有买票。两个人急匆匆地在长春北站买了票,才发现需要到另一个站台去候车,于是又慌忙打车,慌忙赶路,他提着重重的行李箱,我们一路狂奔,好在终于在列车启动之前我们准时到达,此刻两个人已经满头大汗。

直到这个时候,我才有时间去看他拿手机拍下来的最后排名,录取名单里的倒数第二。“你差点就被刷了,不过还好,你总算撞出来一个研究生。”他说。

 

一个谎言引发的考研

20125月之前,他一直在问我要不要考研,我并没有明确地答复,因为我对考研是有一丝恐惧的,因为他考过两次研,尤其是第二次他辞掉了很有前途的工作,在我学校的旁边租着一个小房子,每天没日没夜地复习,可是最后还是因为英语一分之差而败北。

去年的这个时候,大伯家的哥哥传来考上的消息。虽然,他比我大一岁,虽然我们并不是很熟,因为我家在村里,而他家在县里。但是每一次,大人们聚在一起的时候,总免不了拿我们比较一番。不过还好,我们一直都是不分上下:都考上了县城一中,都是在理科实验班,大学都考上了省内还算比较不错的学校,他在河北工业大学,我在河北大学。

他考上研了,我怎么可能甘心输给他?这成为了我考研最大的一个理由。男朋友听到我考研的消息,简直比我还要兴奋,“考吉大吧,吉大实力还好,它的前身白求恩医科大学也是实力强劲,就因为长春的城市地理位置不占优势,很多人不愿意报考,所以这是名校里相对好考的”。

我再次对他的博学感到吃惊。平时,每个医学院的排名,每个医学院的特色,考试难度他都知之甚详。北京大学医学部是原来的北京医科大学,协和医学院毕业后证书上改的是清华的公章,而且是财政部“小规模特色学校”的试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是原来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他一清二楚;我学的是中药,他告诉我全国有两所“211”的中医药大学,都是在1955年国家为了发展中医药事业而专门成立的;他知道各个省市的“211”医学院,北京有10个,天津有3个,上海有6个……这些,和他对吉大如数家珍一样,都是他背着偷偷查出来的。

既然他强烈推荐,而且时间逼近六月,不容踌躇,我便下定决心考吉大。

时至今日,我才知道哥哥所谓的“考上研”其实是假的。他上了大学之后,曾一度迷失在自由的环境中,沉浸在游戏虚幻的世界里。去年的此时他并没有考上研,而是不能如期毕业。他不敢说出实情,只好找了这么一个蹩脚的借口。今年他找工作不太顺利,于是给三叔打电话寻求帮助,三叔问他有没有四、六级英语证书时,才得知他甚至连学位证都没有。盛怒之下的三叔,打电话给大伯,哥哥的这个谎言,此时终于瞒不住了。听到这个消息,我真是哭笑不得,不知道是该骂他一顿还是感谢他这个谎言。原来,我考研的动力居然是个谎言。

 

最“抠门”的备考

我考研过程中所花费的成本,一直被他所津津乐道,动不动就拿出来嘲笑我一番,同时作为“撞出来的研究生”的一大论据。

考研报辅导班几乎是考研学生的必修课,我自然也不能免俗。我挑选辅导班的最大原则就是两个字:省钱。可是当我经过初步的调查之后,发现即使是视频授课那种远远低于实体辅导班的价位,还是我所不能接受的,于是我决定等等再看。在暑假前,我在网上淘到了转让的辅导班。政治、英语视频授课,原价800元,转让价200元,但是上课过程中的一天,辅导班因为失误没有通知我去上课,经过协商又退了我40元,我的辅导班总共花了160元,相信为全国最低。

男朋友考过两次研,比我更清楚该怎么备考。他反复念叨:你是跨专业考试,一定得研究真题,要不然怎么复习专业课都不懂!但是我从吉大研究生院获得真题未果,网上的真题又贵(虽然只有150元),所以便犹豫了。他又批评我:这些钱省不得!为了150块钱你考不上研究生,你觉得划得来?!没有真题你花再多时间也是徒劳……”我只得连忙答应好堵住他的嘴。可是,还没等我在把那套售价150元的真题拍下来,网上就显示“商品已下架”。“也许是老天不想让我花钱吧。”我想,“但接下来该怎么备考呢?”没买到真题,我还是颇为忐忑的,男朋友那句你怎么复习专业课都不懂!越发振聋发聩。

患得患失的日子没超过三天,一份快递寄到我手上。打开一看,正是那套真题。我拿起包裹单细细端详,正是他的笔迹。

 

低分飘过“撞大运”

2013年的22,在结束了半个月的医院实习之后,我终于可以回家过春节了。在回家的路上,我接到了他的电话:“吉大的成绩已经出来了。”他问我的准考证号和身份证号,但根本记不住。他在“痛骂”我两句后无奈的挂掉了电话。在我自责的时候,电话再次响了起来,“政治、专业课都还好,但是英语只有45分,基本上没戏了吧”。他是怎么查到分数的,我已经无心猜测,只知道,是的,没戏了。因为从2006年以来吉大药学院的英语分都是50分,只有2009年是45分。

过年之后,在他的一再催促下,我于正月十六返回了学校,在他的再三要求下开始了调剂的生涯。他帮我查询去年我所报考的药物化学和本科所学的中药学可以调剂的学校,向我推荐重点高校,帮我设计了给导师所发邮件的模板,有些邮件是他帮我处理的。

312,下午5点,正在医院实习的我接到他的电话,他低沉的声音传了过来:“吉大的复试分数线下来了。”

“英语线是50分吧。”

“不,你真是太走运了,是45分,你赶紧和实习的带教老师请假,实习暂停,全力准备复试吧!”

之后的十几天,我没有在医院实习,停止了联系调剂。因为之前判断进不了复试,因此我在长达40天的时间里并没有看吉林大学复试的书目,现在只剩下不到半月的时间,最要命的我还是跨专业报考,我的英语也不好。我手忙脚乱又找不到方向。这时,他让我联系导师说明情况,导师给介绍了一位学姐,学姐告诉我她去年考试的情况,他让找我们班保研的同学陪我练口语。就这样,虽然仅仅准备了十几天,但是当我从学校出发的时候有了不少的信心。

324,我们到长春的第二天,去学院提交材料,学院的老师组织考生开了一个会,在会上老师无意中透漏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今年药学院的录取名额和复试的同学等额,整个学院等额复试,只是会在不同的专业之间调整。我看到那老师无意中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旁边的副院长和副书记都愣了一下。但是这个消息对于我来说,实在是太好了,居然能撞上这大运。

325,他陪我去拜访导师,导师是位性格特别好的女老师,给我们倒水,带我参观实验室,介绍组里其他的导师,介绍师兄师姐。在来这里之前,我一直担心怕和导师不对脾气。此时,我的心放下来了。而且,今年导师只有我一个学生,真是好运连连啊!

由于跨专业,复试的笔试答得不是很好,但是由于初试的成绩尚可,我最终以专业第12名,本专业录取倒数第2名的成绩低分飘过,有6名考生被刷只能调到其他的专业。

 

你的唠叨更珍贵

不得不说,我确实很幸运,英语的降分,等额复试,好的导师。我开始考研复习确实很晚,但是我最终能够走进吉大,运气是一方面,还因为:有他这样一个“唠叨男”。

我是一个工科生,高中自然是理科生,政治几乎没有基础。他是文科生出身,而且对于社会科学有着近乎天赋性的能力,虽然离他最后一次考研已经两年,但是依然有着强大的政治知识的基础积累,他可以不看课本,就能在电话里对我进行辅导,对近现代史信手拈来;由于他本科是学经济学的,政治经济学部分更是不在话下;他曾经考的法理学和哲学有着很大的联系,那些让我拗口的哲学句子在他嘴里是那么的简单明了;他对法学感兴趣,法律部分对他也很是easy……那段时间,我们打电话,都是说政治,不,是他说,我听。

“政治,不要买过多辅导书,红宝书最重要。”

“什么?你不要只做题不看书,你只做题不看书最对得40分,但是你只看书不做题可以得70分。”

“英语,你还没有做真题?……不会的,即使第二遍做,你也不会记住答案的,相信我。”

“十八大,十八大,要我说多少遍,你才能提起重视啊!”

“你烦不烦啊,真唠叨!跟我妈似的。……好了,好了,我听话还不不行么。”我只能答这一句。

不得不说,在考研这条路上,有他一半的功劳。

12号,吉林大学的复试分数线出来,本来以为没有希望的她过了复试线,进入了复试。我很激动,甚至比她还要激动。激动之余,我不想她走别的女硕士女博士那种揪心的路,不要她背着什么包袱读书。我想这是我的责任,我要解除她的后顾之忧,让她能够安心、轻松、优雅地读研。就像当初李安的妻子支持李安一样。我想并不久远的一天我们家也会出一位女博士的,而那时的我,则是‘博士后’。”

这是他日志中的一段文字,我想正是有他,我才会必然的“撞出”一个研究生。

和别人不同,他很支持我读研以后读博,丝毫不怕我学历高了“压迫”他,不怕感情会出现什么变故,他所信奉的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现在,我每天依然生活在他的唠叨之中。

早上6:30,“起来了么,赶紧起来,快去学英语”。

晚上10:30,“今天学英语了么,学了几个小时”。

“你才学了两个小时啊,其他时间你都做什么去了……做实验啊,做实验也不能学那么一会英语啊。你可是向老师保证这次一定过六级。”

“胡说,那不是我保证的,那是你向老师保证的。”

 “撞”出来的研究生固然幸运,但是你的“唠叨”更加珍贵。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26697-751067.html


下一篇:我终于很难再指点她了
收藏 IP: 124.193.118.*| 热度|

3 王海辉 李宇斌 褚昭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3: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