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出海(原卧龙之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hailiang

博文

“小圈子文化”是“劣币淘汰良币”的根本原因

已有 13654 次阅读 2019-6-19 09:13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小圈子文化”是“劣币淘汰良币”的根本原因

 

喻海良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学术界也不例外。科研领域的“圈子”问题虽不是普遍现象,但一直受到诟病,足以引起警惕。前几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反对科研领域“小圈子”文化。文件中明确指出“反对科研领域圈子文化”,让杰出科学家具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打破相互封锁、门户之见。抵制各种人情评审,在科技项目、奖励、人才计划和院士增选等各项评审活动中不得“打招呼”、“走关系”,不得投感情票、单位票、利益票……从这些指导意见可以看出,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圈子”文化对国内学术界造成的损害。相关举措若真能落实到位,对于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促进成果创新和人才成长,想必将起到很大的助推作用。

 

所谓“小圈子”,是指几个人形成一定的利益关系,他们之间筑起一道“城墙”,城墙内的人或许能力很弱,但是由于是“圈子”内的人,他们能够“分到”很多资源和利益。相反,墙外的人即使能力更强,也无法受到圈内人员的认同,甚至可能遭受他们的排挤,导致满腹才华无法施展。可以说,“小圈子文化”是“劣币淘汰良币”的根本原因

 

“圈子”文化并非只有中国有,在国际上也是存在的。只不过,国际上的“圈子”文化是同领域的研究人员相互促进交流形成的一个泛朋友圈。大家每隔一段时间一起参加一些领域的国际会议,当发现彼此研究工作有相似性,便形成国际合作,促进本领域的发展。对于这种圈子,大家并没有形成实质利益往来,仅仅是停留在学术交流与学术合作上。正因如此,这样的圈子是没有“闭环”的,任何人想要加入该“圈子”,只要他真的是同领域的人员,只要他的学术水平得到圈子里人员的认可,就可以随时成为圈子的一员。理论上讲,大家希望“圈子越来越大”。

 

相比较而言,国内的圈子文化发生了质的变化,它由开环的大圈子演变成为闭环的小圈子。因而,现在圈子文化已经从同领域人员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的文化发展成为一个“闭门造车”的闭环的“小圈子”利益集团。从现有情况看,这种小圈子文化不但不利于科技进步,有时候反而形成负面影响,打击那些有能力也想做事情的人员的积极性。

 

如何才能够有效打破这种“小圈子”利益集团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杰出科学家应该具有国家科技发展大局观。以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为例,这是国家推出的大科学项目,参与这些项目的人员应该是各个单位从事这些项目最有经验的人员。然而,现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逐渐演变为 “小圈子”项目。据观察,有一些课题组的老师,无论是教授还是讲师,人手两个项目。如果不是这些教授课题组的成员,即使做的比他们的讲师优秀很多,连参与的机会都没有。显然发生这样的情况,对于项目的高质量完成是非常不利的。有一些课题组,同时参与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四五个,然后,他们用同样的结果去进行课题验收,这是对国家经费的极大浪费。相反,那些原本可以拿着这些经费做出更好成绩的人员却没有了发展机会。因而,杰出科学家们应该摒弃自己课题组利益最大化的私念,具有国家科技发展的大局观,推荐课题参与成员不要局限于让自己的利益集团,而应该把业界优秀的人员推荐到项目当中,最终这些项目也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第二,对于国家级项目评审应该通过大数据分析实行回避制度。在小圈子文化比较盛行的时候,确保项目评审公平对于国家科技发展至关重要。如果有人认为“圈子”才是项目申请成功的关键,他们一定没有心思潜心科研,天天想着去“混圈子”,成为“圈子”里面的成员。相反,如果国家能够通过大数据回避掉申请人“小圈子”里面的评审专家,大家则会更多地关注科学研究本身。时间长了,大家则会不再热衷于圈子,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做实事。与此同时,由于回避了圈子,国家资助的项目将具有更多的创新性,经过一些年的发展,国内颠覆式创新科研成果会更多。

 

第三,建立开环的大圈子文化生态,促进学术交流、科技进步。小圈子文化的弊端在于大家交往的目的不仅仅是学术交流,而在于他们如何“瓜分利益”,导致更有才华的人员没法参与到这些项目当中。相反,如果我们能够建立一个开环的大圈子文化生态,让这些原本在圈子外面的人员能够随时随地加入到圈子之中,让圈子成员越来越多,实现群策群力,同时规避“利益”分配问题,将可能更有利于学术发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7889-1185768.html

上一篇:博士生、教授该怎样写论文?
下一篇:善念是最温暖的阳光 ——第四届靳源奖助学基金大会发言(周灿华)
收藏 IP: 122.207.72.*| 热度|

27 郑永军 高友鹤 苗斌 武夷山 曾荣昌 刘立 王从彦 徐耀 邱趖 汤茂林 黄仁勇 钟定胜 杨正瓴 史晓雷 周春雷 刘钢 农绍庄 苏保霞 王安良 熊建华 李毅伟 蒋永华 张纯洁 彭真明 陈明晓 江克柱 chenhuanshe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2: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