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xs86111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xs861111

博文

南瓜的起源中心与早期利用 精选

已有 9433 次阅读 2016-12-25 08:42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南瓜是我们今天菜篮子里常见的蔬菜。关于它的起源地,一直以来颇有争议。随着美洲大陆各古文化遗址考古工作的推进,南瓜遗存被不断发现,揭开了南瓜起源研究的新篇章。目前学界主流观点认为美洲是南瓜起源的中心地,并诞生了南瓜文化,南瓜通过“哥伦布大交换”传遍旧大陆各地


早在1882年,植物历史学家第康道尔(Alphonse Pyramus deCandolle)在《农艺植物考源》(Origin of Cultivated Plants斜体)一书中就考证了南瓜的起源。书中称科尼奥(Cogniawx)是最早提出南瓜起源于亚洲南部观点的学者之一,但并无确凿证据,或许科尼奥单纯以南瓜在亚洲种植较多就得出了这样的观点。第康道尔遍览世界各地的植物志,也没有找到确凿的南瓜野生种的记载。

南瓜(C.moschata)与西葫芦(C.pepo)同为南瓜属作物,二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考古发掘与现代基因科学证明二者起源于同一大陆。第康道尔说:“南瓜之变种极多,果实各异其形,故知其为一极古时代之栽培作物……南瓜之多种变种在东西两半球温暖带地方均见有之,故其种之来源问题颇费考虑”,康道尔很有可能将部分南瓜品种与西葫芦所混淆。《农艺植物考源》的中文译者将Pumpkin翻译为“南瓜”,但第康道尔在Pumpkin后给出的学名却是Cucurbita Pepo Linn(西葫芦)。

第康道尔对C.Pepo的考源倒是取得了一定成果,他遍查亚非两洲的植物志亦未见有C.Pepo为野生植物的记载,自阿拉伯或自几内亚

以至日本诸地C.Pepo及其变种均系栽培之物,印度的植物志也指明C.Pepo除农田栽培者外,其他各地尚未发现。反观美洲大陆情形,多处发现的疑似南瓜野生种,虽不能反映C.Pepo原产于美洲之说,但也足以援引成为辅证。所以,第康道尔是倾向于南瓜起源于美洲的。

1936年,我国著名园艺学家吴耕民在《蔬菜园艺学》一书中正式提出了南瓜原产亚洲南部的观点,1957年他编纂《中国蔬菜栽培学》时依然持这样的观点;同样在1936年,颜纶泽提出了南瓜原产于亚洲南部的观点;1944年日本学者柏仓真一也指出南瓜是“亚细亚南部之中国、马来半岛等处的原产”,但三书并未对其进行详细考证。此外,“南瓜”单从字面意思来看似乎引种于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或域外南方国家,明万历六年(1578)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第一次提出“南瓜种出南番,转入闽、浙,今燕京诸处亦有之矣”,加之欧洲有认为南瓜起源于亚洲南部的观点,因此,亚洲学者便顺理成章地认为南瓜起源于亚洲南部。实际上直到今天,在亚洲从未有南瓜的野生种被发现过,南瓜起源于亚洲南部之说完全不可靠。

根据考古发掘资料及南瓜品种资源的分布,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南瓜起源于中、南美洲。苏联植物育种学家和遗传学家瓦维洛夫(Vavilov)于1923~1933年间在苏联国内外组织了大量的考察,在对大量新品种和新物种的多样性详细比较研究时,确定了主要栽培植物的八个独立世界起源地,认为南美和中美是南瓜的起源中心。明确提出了南瓜原产于美洲的说法,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美国等国家也派出了多批探险科考队,赴中南美洲考察南瓜野生近缘植物的起源与分布,得到南瓜起源于美洲的确凿证据。美国农业部葫芦科专家怀特克(Whitaker)在墨西哥东北部山区塔毛利帕斯州(Tamaulipas)的奥坎波(Oeampo)洞窟和秘鲁胡阿沙·普雷塔(Huaca Prieta)遗址发现了距今5000年的南瓜残片。南瓜的多样性中心,从墨西哥城南经过中美洲,延伸至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北部。

                  发掘地点                                                                     追溯时间

胡阿沙·普雷塔遗址,奇卡马州,秘鲁                          公元前3000~1000

奥坎波洞穴遗址,塔毛利帕斯州,墨西哥                     公元前1850~公元1750

乌瓦夏克顿遗址(Uaxactun),佩腾州,危地马拉                         公元900

普韦布洛岩石庇护所遗址(PuebloII Rockshelters),新墨西哥州,美国 公元900~1050

蒙特苏马城堡遗址(MontezumaCastle),亚利桑那州,美国          公元1100~1150

Kiet Siel遗址,亚利桑那州,美国                                  公元1100~1284

W:10:50,松树地区遗址,亚利桑那州,美国                              公元1250

科斯珀悬崖洞穴遗址(CosperCliff Cave),新墨西哥州,美国        公元1275~1300

红色的弓悬崖住所(Red Bow Cliff Dwelling),松树地区遗址,亚利桑那州,美国 公元1275~1400

             钦查遗址(Chincha),秘鲁                            公元1300~1530

坎宁克里克遗址(CanyonCreek Ruin),亚利桑那州,美国               公元1323~1347

通托遗址(TontoUpper Ruin),亚利桑那州,美国                             公元1346

奥阿希水库遗址(OaheReservoir),南达科他州,美国                    公元1700~1750

加里森水库遗址(GarrisonReservoir),北达科他州,美国                 公元1825~1837

奥马哈印第安人遗址(OmahaIndians),内布拉斯加州,美国                现代

阿里卡拉人遗址(ArikaraIndians),北达科他州,美国                    现代

波尼印第安人遗址(Pawnee Indians),俄克拉荷马州,美国                现代


发现的最早野生南瓜种(wildCucurbita)是在奥坎波洞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000年,但是真正可以作为Cucurbitamoschata则是公元前3000年的秘鲁胡阿沙·普雷塔遗址发现的南瓜遗存。怀特克认为在奥坎波洞窟遗址中,南瓜(C.moschata)的出现应是公元前1400年后伴随着陶器和村庄的出现而出现,是与玉米、陆地棉和菜豆一起栽培的,属于当时墨西哥Mesa de Guaje文化的一部分。南瓜引入今天美国西南部的时间是在公元700年,与陆地棉进入的时间大概一致。在美国西南地带,南瓜虽然未必成为一种广泛传播的栽培作物,但是它可能在史前时期就沿着海湾传播到了美国东南地区。总体来说,南瓜最早发现于中南美洲的秘鲁和墨西哥,然后才是危地马拉、新墨西哥州、亚利桑那州、南达科他州、北达科他州、内布拉斯加州和俄克拉何马州,基本上呈从秘鲁、墨西哥向周围扩散的一个过程,集中在从美国中部到秘鲁南部的地区。南瓜属的大部分野生种起源于墨西哥和危地马拉的南部地区,也就是南美洲的西北地区。

大部分南瓜属野生种的果实颜色和形状吸引了史前美洲人的注意,可是它们的果皮坚硬,而且果肉特别苦,但种子味美并富有营养。史前美洲人为了得到种子去尝试食用野生南瓜属的果实时,发现了没有苦味的突变体,从此开始了长期选择,最后得到近代驯化种。在墨西哥和危地马拉分布有一个在育种和其他指标与栽培类型南瓜有密切同源关系的南瓜属野生种的类群,包括在一定程度上与栽培品种杂交亲和的C.lundellianaC.martinezii,它们长势旺盛、果实个小、皮硬、肉质粗糙、多纤维、味苦及多籽,或可成为南瓜是从这些小而苦的南瓜属衍生出来的复合体的佐证。于是,耕作在美洲甫一出现,南瓜就成了目前已知的最早栽培物。

14929月到14931月,哥伦布完成了第一次航行。他在14921016日的航海日记中有记载:“此岛地势平坦、土壤膏腴。吾获悉,全年都可种植和收获玉米以及其他作物。”这个“其他作物”很有可能就包括南瓜。

印第安人一般在沿溪流地带把南瓜同菜豆、向日葵一起栽培,这种间作套种的方式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后来玉米的大面积栽培,替代了向日葵,南瓜与菜豆、玉米形成了栽培传统("Three Sisters" tradition),并称前哥伦布时代美洲“三大姐妹作物”。它们同时生长与茂盛,玉米为大豆提供了天然的格子棚(natural trellis);大豆固定土壤中的氮元素以滋养玉米,豆藤有助于稳定玉米秸秆,尤其在有风的日子;南瓜为玉米的浅根提供庇护,并且还可以防止地面杂草和保持水分,三者形成的共生关系是一种典型的可持续的农业。16世纪的欧洲旅行者的报告中说,印第安人的农田中到处种植着南瓜、玉米和菜豆。三大姐妹作物也被称为三大营养来源。在欧洲人涌入美洲之前,印第安人(阿兹台克人、印加人和玛雅人)的早期文化是建立在玉米、菜豆和南瓜基础之上的。

印第安人把南瓜条放在篝火上烤熟后食用,作为主要的食物来源,帮助他们度过寒冷的冬天。印第安人更爱吃青南瓜或小南瓜,他们有时只吃成熟后的老南瓜或大南瓜的瓜子或只留种子,而不吃果肉;南瓜种子不仅可以食用,还可以作为药材;南瓜花可以加到炖菜里面;干南瓜可直接存储或磨成粉;南瓜壳被用来储存谷物、豆类或种子;切成条的干南瓜肉,甚至可以编织成垫子出售;还可用南瓜制取饮料饮用。如果没有南瓜许多早期欧洲探险家就可能死于饥饿。英国殖民者吃了太多的南瓜以至于波士顿港被称为“Pumpkinshire”。英国殖民者为了烹饪南瓜而设计出一种方法,他们把南瓜的一端切掉,去掉里面的种子,用牛奶填充南瓜空腔,然后烘烤,直到牛奶被吸收——这是美国南瓜派的先驱。

1621年,对马萨诸塞州普利茅斯的早期清教徒移民来说,如果没有南瓜,他们将死于饥饿,这正是北美感恩节的由来。清教徒感谢印第安人提供南瓜的原因,一方面因为小麦、玉米不是那么可靠;另一方面南瓜作为一种非常有营养的食物能够保证他们存活过许多个冬季。因此在那个时代就有诗文歌颂南瓜:

For pottage and puddings andcustards and pies

Our pumpkins and parsnips arecommon supplies,

We have pumpkins at morning andpumpkins at noon,

If it were not for pumpkins weshould be undoon.

——Pilgrim verse, circa 1633

在秘鲁,曾发现南瓜形态的泥质陶器,表明南瓜在印第安人文化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玛雅人首先开始种植可可,他们把可可同时作为食物和货币,一个南瓜可以卖四粒可可豆,一个成年的奴隶也不过100粒可可豆。印第安人的南瓜栽培技术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他们会把朽木舂成细屑,放到树皮制的大盒子中,需要播种时,把南瓜种子撒到盒中,然后把盒子吊到火上加热潮湿的木屑,种子长成秧苗之后,再移栽到大田当中。

1492年,哥伦布成功远航美洲,发现了新大陆,南瓜开始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南瓜是哥伦布大交换(Columbian Exchange)的主要对象。欧洲探险者把南瓜种子带回欧洲后,最初被用来喂猪,而不是作为人类食物,只限于庭园、药圃、温室栽培,供饲料、观赏、研究、药用。由于欧洲气候凉爽,适宜南瓜生长,所以引种后迅速普及。如19世纪末期马其顿典型村庄的景致——四周环绕着玉米田,园子里长满了南瓜一类毫不浪漫的蔬菜。

今天我们熟知的南瓜的英文名“pumpkin”,源于希腊词汇“pepõn”,是“大型甜瓜”的意思,法国人命名为“pompon”,英国人再转变为“pumpion”,莎士比亚在他的喜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就提到了“pumpion”,后来美国殖民者们把“Pumpion”进一步定型为“pumpkin”。早期的南瓜并不是像今天我们听到“南瓜灯”这个词语时联想到的圆形、橙色、直立的样子,它们都是颈部弯曲的品种。在前哥伦布时代西欧的万圣节通常把小蜡烛放在一根挖空的萝卜里,称作“Jack 's Lanterns”,欧洲人移民到美洲不久,即发现南瓜不论从货源还是雕刻来说都比萝卜胜一筹,于是杰克南瓜灯(Jack-o-Lantern)开始流行。

16世纪,欧洲人开始在东南亚建立殖民地,一些美洲和欧洲的农作物开始传入东南亚,并进一步引种到东亚、南亚。这时,正是我国的明清时期。大量原产美洲作物的传入,构成了明清时期中外交流的一个重要特点。日本学者星川清亲在《栽培植物的起源与传播》一书中的记载是比较准确的:“日本倭瓜(即南瓜)的起源地大概是从墨西哥南部到中南美洲一带地区。公元前3000年,传入哥伦比亚、秘鲁,从美国的科罗拉多州古代居民的遗迹中发现有南瓜的种子和果柄,似乎南瓜大约是在7世纪传入北美洲。1570年与其他南瓜品种一起传入欧洲。1541年由葡萄牙船从柬埔寨传入日本的丰后或长崎,取名倭瓜。”中国学者在日本的记载也可以作为佐证,明亡后流亡日本的儒学大家朱之瑜在《舜水先生文集·与源纲条五首》中第二首记载:“九月二十日夜,蒙命儒臣野传赉奉瑶函到仆寓所宣传台命,并赐鳜鱼壹尾、豕膏壹壶、南瓜西瓜各两、圆松茸五枚……”,可见南瓜在16世纪中期的日本已经是极其常见的蔬菜了。

欧洲是南瓜离开美洲后最先登陆的大洲,也是南瓜传遍旧大陆的跳板,欧洲人在新作物南瓜的传播方面厥功至伟;南瓜在亚洲的传播则奠定了亚洲世界第一南瓜生产大洲的地位,亚洲多国均盛产南瓜,中国更是世界上最大的南瓜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83006-1023136.html

上一篇:南瓜如何“占领”中国?
下一篇:曾雄生先生与我二三事
收藏 IP: 183.206.172.*| 热度|

10 史晓雷 黄永义 吉宗祥 王启云 张晓良 饶东海 陈冬生 xlsd guhanxian wqhwqh33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08: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