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味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wenweir 人生三境界:读书—写书—被写成书。欢迎访问 语文味网;网址: http://www.yuwenwei.net/

博文

【少堂志林(1292】“一家之选”不等于“一时之选”——《荷花淀》课例被选入华东师大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名师”教学选本之后

已有 3472 次阅读 2020-11-30 16:45 |个人分类:少堂志林|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今天有朋友给我短信说,有一本新近出版的名师教学案例选本,选了2002年我在深圳中学主讲的面向全市中学语文教师的大型公开课《荷花淀》课例,并说这本书京东商城日前已上架。

 

我打电话给这位老师说,你们都知道,1999年底通过参加招聘考试来深圳从事语文教研工作后,在提出了自己的语文味话语的同时,坚持按计划主讲全市性大型公开课。2002年4月11日下午,我到深圳工作后举行的第一堂全市性大型公开课《用另一种眼光读孙犁:从〈荷花淀〉看中国文化》在深圳中学举行。这堂《荷花淀》公开课在语文界产生“巨大”影响。成都七中语文教师母红梅曾在网上撰文评价这堂课称:“这堂课影响十分巨大,甚至因此形成当代中学语文教学的‘语文味派’。” 2004年,北京中国基础教育K12网对我的公开课《荷花淀》展开了大讨论。这个讨论开始是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开展起来的,时间延续了大半年之久,在中国语文界产生巨大影响。当年仅仅是k12网和我办的语文味网上,这堂课的实录就有超过5万人次浏览量。在语文界有广泛影响的语文教育理论家、上海师大王荣生教授对这堂课给出了很高的评价,他指出:程少堂的“《荷花淀》课例教学是别开生面的,给我们带来的冲击力量是巨大的,对教学改革的突破不再是一般的教学方式的变革,而是‘教学内容的创生’。……执教者程少堂老师致力于打破对《荷花淀》解读的常规范式,从文化的视角来解读《荷花淀》,独具慧眼,有所开掘,有所发现,并且,把它们化为课程内容在课堂上进行生动深入的演绎和妙趣横生的展开。这堂课,充分体现教师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教学理念。在这堂课中,课文《荷花淀》在程老师那里只是教学的一个‘脚本’、一种‘道具’、一个隐喻,教学内容主要是由教师开发出来的。正是由于教学内容来自于教师的开发,渗透着教师的独特感悟、生命体验,因而教学的过程成为教师生命激活、情感荡漾、心灵放飞的过程,也由于教师生命情感和心灵的投入与融入,激发并带动了学生,教师与学生一起进入到一种心智活跃、激情勃发的亢奋状态,于是,教学过程也就成为师生情感交融、智慧展开的过程。教师是课程资源,学生也是课程资源,这一点在这一堂课中得到生动展示。”(王荣生主编:《走进课堂——高中语文新课程课例评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版,第24页。)甚至对这堂课持批评态度的的学者也不得不认为:“程少堂老师执教的《荷花淀》课堂实录,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典型课例,在一定范围内被认为代表了新课程语文阅读教学追求的方向。”(彭金红、黄伟:《语文教师与他的课程——试论教师对教科书选文的解读与阅读教学的关系.》,北京教科院《教育科学研究》2008年第4期)这堂课的教学实录作为本世纪最初十年新课改时期最有影响的代表性课例之一,被收入教育部组织编写的多部中学教师培训教材,同时它也是作为以“文化语文”为符号的语文味教学流派的一个高起点的发轫之作。因此《荷花淀》一课是我最有影响、最看重代表课之一,不过这部“名师”教学选本的编者没有通知我入选啊。

 

我跟这位老师讲,如果是选择本世纪最初20年的所谓语文名师的选本,或者选择这个时期较有影响的语文教学课例,正常情况下,比较客观的选本,一般都会选上我或我的课。因为基于语文味理论与实践的深广影响,不选我或我的课,不能准确反映这20年中国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进展全貌。早几年选我或我的课的时候,多数会提前通知我一声。有的做得很规范,先请我签允许他们使用课例或文章的合同,书出版后还给我寄了书来。2013年1月2日,西南大学魏小娜教授给我的邮箱发来“著作授权书”,说是她要编写一本供师范生用的教材《语文名师课例研读》,拟选用我2005年在香港主讲的《诗经 · 子衿》公开课课例,希望我给予授权。恰巧这个时候,我正带领程少堂语文味工作室成员撰写《语文味教学法》一书忙得焦头烂额直至心力交瘁,这一年多也是我在深圳从事语文教研工作20年中最繁忙最辛苦的一段时期。结果呢,就把这个事情给彻底忘干净了。魏小娜教授没有收到我填写的“著作授权书”,以为我不同意,出版前就把我的《诗经 · 子衿》课例从书中临时抽了出来。一直到2018年我整理邮箱,才又看到魏小娜教授发来的“著作授权书”。于是我给她发邮件表示歉意,这时《语文名师课例研读》这本教材已出版三年了。总之通知过我入选的这类选本,我心中自然有数。我有一篇文章曾统计过,梁青撰写的《程少堂传》也记载过,这样选了我的选本已然有十数种。但由于种种原因,也并非每一种选了我的选本都会提前通知我(我也不是太在意是否通知我这件事)。因此,对迄今究竟有多少所谓“名师选本”选了我,我无法也没有兴趣作确切的统计。只是平时有朋友发现了告诉我,自己读书或者上网时看到了有关信息,就顺手记下来。

 

我还跟这位发短信给我的老师讲,也许和年龄、经历、阅历有关,如今自己或自己的课例被选入所谓的“名师选本“,再也没有先前的那股高兴劲儿了;而发现有的选本没有选本人,我也没有什么不高兴或失落。实话实说,以前发现个别不选我的所谓“名师选本”,我还专门写过文章对其客观性表示高度质疑。现在,我连质疑也不会有了。选本都是人选的,被选与不被选,都受很多因素制约,正常。更重要的是,被选与不被选,我都在这里,我的课例都在那里。同时我也认为,被选与不被选,都只是“一人之选”或“一家之选”,并非一定是“一时之选”。比如流传下来的唐人选唐诗的选本有十几种,只有一种不太有名的选本选了杜甫,可见当世的选本不太可靠。据一位学者的有关论文介绍,王安石《唐百家诗选》是宋代第一个专选唐诗的大型诗歌选本,其在诗家的选择上没有选录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刘禹锡、韩愈、柳宗元、李商隐八大家,却将王建选了92首,为选本中第一。探究这种取舍背后的原因,既关乎王安石个人对诗家、诗风的好恶品评,也是特定时代诗坛风潮和王安石实用主义诗学观共同作用的结果。当然,中国历史上有些选本是比较可靠的。比如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一位名叫孙洙的小县令、小文人,其编选的《唐诗三百首》,署名“蘅塘退士”正式刻印,问世至今还不到300年。《唐诗三百首》为“一人之选”,当然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如不敢选杜甫的“三吏” “三别”),但所入选的诗人和作品,大体属于“一时之选”。据百度百科资料介绍,《唐诗三百首》选得最多的是杜甫38首,王维29首,李白27首,李商隐22首。《古文观止》是清康熙年间吴乘权、吴大职叔侄俩编选的一部古文读本,凡12卷,收录自先秦至明末的散文222篇,每篇都有注释和评论。据《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吴公子季札在鲁国观看乐舞《韶》时,以为尽善尽美,无以复加,赞叹道:“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古文观止》书名中“观止”二字即由此而来,是表示所选的古文极好,堪称最佳读本。《古文观止》所选是否篇篇最佳不好说,但整本书大体也属于”一时之选“,这是已被时间检验得出的结论。

 

虽然本人现在对被选与不被选入所谓的“名师”选本确是波澜不惊,但还是上京东商城看了看。该书书名为《语文课就该这样教——语文名师精彩教学片段品析(中学卷)》,四川师大文学院李华平教授、四川师大文学院院长刘敏教授联合主编,2020年10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据网上介绍,该书是我国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方向第一个国家级精品课程配套用书,是“国培计划”生成性课程资源,是多个科研项目(尤其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正道语文:百年语文教育规律的探索与坚守”)的研究成果,是在第八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中产生的。我在京东商城看了一下该书目录,写我的这一节标题为:《教出小说中的诗味——程少堂〈荷花淀〉教学片段品析》。

 

根据该书目录大致统计了一下,全书入选28位“名师“。其中,余映潮 4 篇, 钱梦龙 3 篇,宁鸿彬、曹勇军、李华平各 2 篇,于漪、洪镇涛、黄厚江、胡明道、程红兵、程翔、魏书生等各1篇。入选的28人中,有5人我不知其名。当然我不知其名并非意味着他们是“无名人士”。在深圳从事语文教研工作20年,由于心无旁骛专注于自己的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探索,我阅读语文报刊极少(赠寄给我的才翻看一下),到深圳市以外参加语文会议或听课也极少。甚至在20年间我都没有外出参加过一次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的学术年会,在老家武汉召开的全国中语会学术年会,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的有关会议通知是我通过深圳市教科院正式转发到深圳市各中学的,语文教师在学校领导同意后可以公费参加,深圳很多湖北籍语文老师都去参加了,我也没有去。因此全国的语文名师,我不知其名的当然不止这 5人。

 

 《语文课就该这样教——语文名师精彩教学片段品析(中学卷)》这本教材第33节标题为:《 以“问题”导路,教出“语文”味——周丽蓉〈汉家寨〉教学片段品析 》。

2020/11/3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45975-1260521.html

上一篇:【少堂志林(1291】”语文味”在光学课堂徜徉
下一篇:【少堂志林(1293】我不爱语文
收藏 IP: 120.229.1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2: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