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工作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xfyuwp

博文

科学语言背后的社会效应问题

已有 3164 次阅读 2021-2-7 20:55 |个人分类:文章|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温室效应.jpg

最近,在欧洲地球科学联合会网站上的一篇题为《120 年的“温室效应”》(120 years of theGreenhouse Effect”)的文章中,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观点。过去120 年来,人们对于气候问题的认识有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对由人类的不当活动对气候产生了显著负面影响已基本形成共识。但由于这样的认识过程始于科学界,所以一些用语都过于中性化,仅是从科学意义上给出了界定,使用的是由某些科学家出于研究兴趣给出的形象用语,并没有反映其背后的社会影响及人为因素。

 

如果溯源人类从科学角度对地球变暖的认识,可从120 年前的一篇科学论文谈起。1901 1 月,瑞典气象学家尼尔斯·埃克霍尔姆(NilsEkholm)在英国皇家气象学会季刊上发表的著名文章《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及其成因》,首次用到“温室”一词来阐述行星大气对其表面温度的热效应问题。

 

文章中引用了傅立叶和廷德尔先后提出的两个重要观点,阐述了大气层对维持地球表面温度所具有的双重作用。首先,大气如同温室的玻璃一样,使太阳的光线容易通过而到达地面,并吸收了从地面反射后的剩余热量,从而提高了大气的平均温度。此外,大气层还充当了在相对温暖的地面与寒冷的空间之间的蓄热调节器,减轻了温度在发生季节、昼夜等周期变化时可能发生的剧烈震荡。

 

无论是尼尔斯,还是傅里叶和廷德尔,在研究和阐述大气对地表温度维持的作用及天气、气候变化的关系时,都仅是基于对科学问题的好奇,阐述的是地球与大气层及相互影响的一种自然状态,显然那时不会涉及引发“温室效应”中的任何人为因素,更谈不上社会问题。

 

120 年后的今天,人们对“ 温室效应”“ 温室气体” 等概念的理解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大气环境和气候发生的变化不仅是一种自然演变,还包括了人类活动的影响。

 

1975 年, 华莱士· 布罗克(WallaceBroeker 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 特别指出由于人为影响引起的地球环境改变,通常被认为是首次使用了“气候变化”这一特定概念,成为后来的流行用法。

 

此后在谈到地球变暖、气候变化等问题时,与传统认识中的自然状态已完全不是相同的概念了,那些看似中性的词汇背后隐含着人类的不当行为和影响,且这种影响会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产生广泛的负面作用。但这些承接性使用的相对中性词汇显然不足以引起公众的警觉,甚至会产生误解、怀疑和困惑,是否要做出一些改变呢?问题由此而提出。

 气候危机.jpg

现实中,人们似乎已经认识到需要有所作为,改变也在逐渐开始,如2019 年,“气候危机”(climate emergency)一词被选为牛津词典年度最佳词汇,这一用法显然更具有影响上的冲击力。在这方面,一些相关领域也有有效的做法可供借鉴,如“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词汇, 都更能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采取行动的紧迫感。如何准确、有效地向公众传递科学信息,确实也需要与时俱进,以此反映和适应新的变化和需求。

《中国气象报》

微信公众号.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10230-1271132.html

上一篇:50年来撒哈拉沙漠第四次被冰雪覆盖
下一篇:喜迎金牛
收藏 IP: 124.65.17.*| 热度|

4 檀成龙 郑永军 杨正瓴 尤明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5: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