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扬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yang1971

博文

Gensan:《坤舆万国全图解密——明代中国与世界》读后

已有 4809 次阅读 2021-8-18 19:03 |个人分类:个人看法|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坤舆万国全图解密——明代中国与世界》读后

Gensan

 

李兆良先生的《坤舆万国全图解密——明代中国与世界》在2017年印刷出版之后,一直未有机会拜读。2018年,在科学网上看到介绍里该书的内容介绍,买来之后读了一下,读完《总论篇》便非常赞同李兆良的观点。因为当时刚去意大利旅行了一次,对一些地理名词也有了切身的认识。利玛窦出生在现在意大利马尔凯大区,紧邻佛罗伦萨所在的托斯卡纳大区。米开朗基罗在利玛窦出生十二年后才去世,伽利略出生在米开朗基罗去世的同年。彼时佛罗伦萨仍旧是文艺复兴的重镇,也是意大利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坤图》上却不存在。这就很难解释作为一个意大利来的学者为什么不标注佛罗伦萨,而比利玛窦稍后的艾儒略在《职方外纪》中却记载了佛罗伦萨的名字是“楅楞察”(Firenze),近代著名的译名是“翡冷翠”。李兆良在《坤图》一书中认为“勿缛茶”是威尼斯,但是旁边的假名应是ベチザ,更像是威尼斯附近的维琴察(Vicenza)的转音。《职方外纪》中记载“勿搦祭亚无国王,世家共推一有功徳者为主,城建海中”,这明显是在讲威尼斯共和国,而“勿搦祭亚”完全复现了是威尼斯的意大利语Venezia的四个音节。《坤图》上把威尼斯地区的几个岛画上了,既然“城建海中”,那么“勿缛茶”为何标在陆地上?只能说明“勿缛茶”不是指威尼斯。更有意思的是科西嘉岛和撒丁岛的标注。科西嘉岛(意大利语Corsica,法语Corse)的标注是“哥尔西克”,日语假名为コルシイウ,汉字和假名基本按照意大利语音译过来。撒丁岛的汉字是“黄鱼岛”,假名为ソルチイ,假名的读音也类似Sardinia或Sardegna,但是汉字的“黄鱼岛”是怎么来的呢?是中国人从利玛窦那里知道了撒丁岛盛产某种鱼(沙丁鱼)类似黄鱼或是中国人到过确实到过那里并且捕获过沙丁鱼,从而命名撒丁岛为“黄鱼岛”。若是前者,那么利玛窦为何不力主用意大利家乡的“萨丁尼亚”之类的名字来命名“黄鱼岛”呢?因为这个“黄鱼岛”极有可能就是从中国已有的地图上抄来的名字。

说到这里,得讲一讲明清时期来华的耶稣会传教士。他们表面上主要是以传播天主教为目的,实际上另一重身份是来华间谍。这其间最有名的就是殷弘绪(Père Francois Xavier d'Entrecolles),此人曾在景德镇居住过七年,在1712年及1722年两次把他在景德镇的所见所闻和瓷器制作的秘密汇报给耶稣会,并寄送了景德镇磁窑使用的高岭土的样本,之后法国及欧洲各地相继仿造出本地瓷器。普鲁士是在1763年由腓特烈大帝在柏林兴建了柏林国王瓷器厂(Königliche Porzellan-Manufaktur Berlin,KPM Berlin)。现在KMP Berlin的参观区域会告诉游客瓷器的材料成分,其中有一样是Kaolin,就是从高岭山、高岭土的“高岭”音译过去的。而1580年利玛窦在印度,“给耶稣会的历史学家玛菲用葡萄牙语写的信中说道:‘查看一下有关印度、日本的注释书和地图类,会发现明显的谬误比比皆是。’”那么,利玛窦用如此比比皆是谬误的地图如何能绘制出《坤图》,结合他作为耶稣会成员的身份,不得不怀疑他是来窃取情报或者获得中国更加详尽的地理知识,更加详细的地图。利玛窦还有两个耶稣会的同工,庞迪我和熊三拔,这些人都是同时与欧洲保持密切联系,介绍中国情况,纠正欧洲当时的错误。所谓“西学东渐”其实是一明一暗的交流,只是当时中华帝国之人不知道已经被“偷窃”了。

明朝永乐年间国力之强盛,非当时欧洲各个国家能比。故宫太和殿的最初形制面是现存的近两倍,面阔近百米,柱子也全部使用楠木,因为历史上多次失火,才逐渐改建成现在规模,从现在的北京太庙和长陵祾恩殿便可相象当初太和殿之规模。稍晚一点的欧洲,伊莎贝拉女王接见哥伦布是在阿尔罕布拉宫的狮子庭院的一间宫殿,里面有虽有摩尔人留下的繁复精美的装饰,但是建筑的气度远逊故宫。圣玛丽亚号也只有一百二十吨左右的排水量。直到塞万提斯参加的勒班陀海战,已经是到利玛窦来华之前,排水量百吨的桨帆船还是主要船型,千吨级的加莱赛战船算少数。永乐年间国力可以支持巨大的郑和宝船建造并足以支撑其多次远洋航行。以当时的国力和技术,郑和在下西洋过程中发生些什么都不算奇怪,包括搞一下全球测绘。一直以来,对中国历史的评价标准是一定要有直接的文字证据,其他侧面证据都不能用。而欧洲人引用他人工作不给出处也是有传统的,且并不以此为耻,比如“如果我看的更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矮子)的肩上”。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李兆良先生的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但是研究《坤舆万国全图》要结合当时的历史时空,当地的地理风貌才行得通。我去每个城市旅行,必去当地的一个博物馆和一个美术馆。意大利旅行之后及后来的西班牙南部之旅,在当地的博物馆和美术馆的展品启发下,有了很多关于科学发展史的想法,与本主题有关联性,但为了不偏题,就不在此赘述。接触李兆良先生的《坤图解密》,与自己的观点颇有印证,因此个人表示非常赞同,即“世界地理大发现始于郑和时代,明代中国人测绘了第一份世界地图”,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发现直接的证据证明这一点。最后,对郑和及其航海测绘团队表示敬意。

 

PS:

 Gensan是我在微信上认识的朋友。几个月前,我无意中了解到,他也读过李兆良老师的书,认可李老师的研究,我就请他写一下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Gensan当然是化名,他是一位物理学博士。

姬扬 2021.8.18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19915-1300368.html

上一篇:金辉宇:我为什么赞同李兆良
下一篇:姬扬 金辉宇:你会怎样对待新理论?
收藏 IP: 223.71.16.*| 热度|

5 郑永军 彭真明 李兆良 王安良 刘炜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3: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