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卖炭翁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js04 校训:明德新民,止于至善;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博文

zz:由《河南大学章程》的序言说起--纪念恢复河南大学校名30周年

已有 5055 次阅读 2014-12-21 13:26 |个人分类:学校生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校训, 河南大学, 校名, 关爱和

 我的母校不出名,但我一路走来,对母校感情日深。尽管有些人不屑于提这个非211985师资曾经落后的学校,我介绍时都会说我是河大毕业的。

 我大四时在操场外遇到两个和蔼老头,想经过操场,我告诉他们说可以钻大洞过去,老头笑笑说我们才不钻呢。后来知道老头是李润田前校长。第二次遇见他 是我毕业不久,还打了招呼,老校长带个鸭舌帽,给 我说去指导研究生。

 他早就忘了我,我还记得他。这就是母校的感情。

台湾来过一老教师朋友,我带他去河大校园转,他 很吃惊,这校园这么美。我很自豪。


http://news.henu.edu.cn/special/content/specialid/48


 作为词汇的“河大”——为恢复河南大学校名三十周年而作 (郭灿金,2014-12-19,288)

 “河南大学”缘起缘续 (时   勇,2014-12-19,241)

 亲亲母校,万福——写在河南大学恢复校名30周年 (王发曾,2014-12-19,469)

 三十年  往事并不如烟——纪念恢复河南大学校名三十周年 (张召鹏,2014-12-18,1547)hot

 关爱和:由《河南大学章程》的序言说起--纪念恢复河南大学校名30周年 (关爱和,2014-12-17,3738)hot


   今年是恢复河南大学校名30年。

   1984年恢复河南大学校名,在河南大学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在改革开放大潮刚刚涌动的年代,校名的恢复,对积蓄力量、渴望发展的河南大学来说,是久旱而逢甘霖。恢复校名之后的河南大学,如同千回百转的长江冲出夔门,一路无可阻挡地奔腾向海。当年为恢复河南大学校名而作出努力和贡献的前辈先贤,他们的名字应该和创办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的林伯襄一样留在河南大学的校史上。

   2014年的岁尾,在纪念恢复河南大学校名30年之际,恰逢学校正在修改制订《河南大学章程》。《河南大学章程》序言第一段对河南大学的历史作如下描述:

   河南大学创立于1912年。初名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选建于中国科举考试终结地一一河南贡院旧址,汇聚河南大学堂等校文脉。1923年起,历经中州大学、河南中山大学、省立河南大学等阶段,1942年成为国立河南大学。1952年起,先后易名河南师范学院、开封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2008年,河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签署协议共建河南大学。

   这是102岁的河南大学对自己经历最简略最平静的自述。自述中的每个字节,对熟悉校史的读者来说,都隐藏着巨大的感情风暴。河南大学102年的历史中有几个重要节点:一是1912年创立,那是一个极具眼光和魄力的壮举。在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后的激情中,在中国科举考试的终结地,举办一所留学欧美预校,在家门口为中原儿女打造一个出国留学的基地,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业。二是1923年由预校升格大学。大学设文、理两科,延聘国内名师,形成“南近曹门,北及铁塔,东依城垣,西环惠济河”的校园规划。三是1930年、1942年的省立、国立河南大学。省立河南大学以中州大学为基础,将河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河南省立农业专门学校合并于内,设文、理、法、农、医5大学院,并在抗日战争的流亡途中擢升国立。四是1984年恢复河南大学校名。恢复是因为失去。失去的原因是1952年起的院系调整。一个具有良好学术生态、拥有文、理、工、法、农、医六大学院的河南大学,被无形的力量粗暴地拆分为若干单科性学院。如果说1952到1956年的国家调整是建设者非理性者的狂热,那么1956到1962年的河南省内调整,则近似一场游戏者的自虐。后来校史的描述者苦中作乐地把这10年的校史概括为“折枝成林”,“折枝成林”的概括中包含着多少痛苦和无奈。一个辛亥革命之后建校,寄托着河南乡民人才之梦、中原之梦,几代有志之士精心打造的河南高等教育航母,却在共和国的建设者非理性的狂热和自虐中拆分。若干年的时间里,河南大学的称谓仅仅保留在校史的叙述中,保留在台湾校友会每年的聚会中。1984年,改革开放初期的河南需要复合型人才,需要综合性大学。在学校和海内外校友的共同努力下,恢复河南大学的事情被提出并得到批准,河南大学开始突破师范学院文理学科的框架,按照综合大学学科设置,加快自我发展。

   30年间,河南大学把敬畏与低调植入心底,把骨气与自信融入生命,把迎接挑战、逾越难关、奋力前行作为常态,以积沙成塔、集腋成裘的不懈努力,化小胜为大胜,由量变到质变,赢得了河南大学又一个最为珍贵的黄金发展时期。我们的奋斗和前辈们的奋斗,叠加在一起,凝练成为《河南大学章程》序言中的第二段的自我评价:

   建校以来,河南大学始终与国家民族共命运,致力于人才培养、学术发展、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形成了植根中原文化沃土、打造区域人才培养高地的办学特色与传统,为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河南大学与中华民族共同经历20世纪的风风雨雨,并在艰难曲折中形成了卓越的品格和成熟的心态。她以人才培养、学术发展、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贡献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服务中原。她根植中原大地,香飘五湖四海,是一所赢得尊敬、值得敬仰的中国名校。不必抱怨河南大学有名气而无名分,河南大学的名分在中华复兴,在中原崛起的伟大事业中。中华复兴不能没有中原复兴,中华崛起不能没有中原崛起。中原复兴、中原崛起不可能没有河南大学的参与。这就是河南大学的价值所在,也正是河南大学的底气所在。不犹豫彷徨,不左顾右盼,脚踏实地,力戒空谈,耕耘今天,收获未来,这才是河南大学发展的康庄大道。

   有理想、有贡献、有办学的底气,还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明确自我的发展道路,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对河南大学未来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河南大学章程》序言中的第三段话对学校的办学精神、办学宗旨与发展道路的描述如下:

   河南大学恪守“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秉承“团结、勤奋、严谨、朴实”的优良校风,弘扬“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以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服务国家和人民需求为办学宗旨,坚持国家一流、区域引领、中原风格的发展道路。

   以“百折不挠、自强不息”描述河南大学的办学精神,已得到大家的认同。以国家一流、区域引领、中原风格作为河南大学的发展道路,是建校100年、恢复校名30年办学历程和办学经验的必然结论。国家一流是国立河南大学时期我们曾经达到、恢复河南大学校名以来已经接近的办学目标,向先进看齐,做河南最好,争国家一流,应该是学校发展道路的必然延伸。区域引领,是方向,也是责任。作为河南创办最早、学科最为齐全、被称为衍生大学的大学,河南大学在过去的100年国家独立、国家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成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及文明进步的引领,在今后民族复兴、中原崛起的伟大事业中,更应该发挥其对区域发展、文明进步的引领和在大学建设群体中的示范作用。中原风格在世界一体化的背景下,就是民族精神、世界眼光。中原文化是民族文化之根,现代大学精神与制度的建立,又须对世界有所学习借鉴。民族精神与世界眼光融合,应该成为河南大学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目标追求,成为河南大学知识传播与知识创新的价值核心。

   在河南大学恢复校名30年之际,恰逢新版《河南大学章程》修订完成。《章程》序言凝练了学校的办学历史、精神品格和发展使命,我作为河南大学近30年发展的亲历者、建设者,对《章程》序言作以上解读,并以此文为河南大学恢复校名30年作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37-852763.html

上一篇:中国移动怎么收我的钱?账单明细
收藏 IP: 50.101.232.*| 热度|

2 戴德昌 段含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20: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