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m939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sm9393

博文

细胞能控制细胞吗?---揭开人眼的神秘面纱(11)

已有 2960 次阅读 2017-12-9 14:59 |个人分类:小宇宙探索|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神经元, 人眼, 神经胶质细胞, 龙伯透镜

细胞能控制细胞吗?

Can cells control cells?

------揭开

神经元细胞

根据细胞体发出突起的多少,从形态上可以把神经元分为3类:  (1假单极神经元,胞体近似圆形,发出一个突起,在离胞体不远处分成两支,一支树突分布到皮肤、肌肉或内脏,另一支轴突进入脊髓或脑。 (2双极神经元,胞体近似梭形,有一个树突和一个轴突,分布在视网膜和前庭神经节。 (3多极神经元,胞体呈多边形,有一个轴突和许多树突,分布最广,脑和脊髓灰质的神经元一般是这类。根据神经元的机能,可分为感觉(传入)神经元,运动(传出)神经元和联络(中间)神经元3种。神经元的功能总体来说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且传导兴奋。[2]

神经胶质细胞也称神经胶质,是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它不同于神经元细胞,除了神经元以外的所有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数量大约是神经元的十倍。具有支持、滋养神经元的作用,也有吸收和调节某些活性物质的功能[2]

胶质细胞虽有突起,但不具轴突,也不产生动作电位。神经胶质细胞可吞噬因损伤而解体破碎的神经元,并能修补填充、形成瘢痕。大脑和小脑发育中细胞构筑的形成都有赖胶质细胞作前导,提供原初的框架结构。神经轴突再生过程必须有胶质细胞的引导才能成功。

胶质细胞与神经元都起源于胚盘外胚层神经上皮组织(小胶质细胞可能起源于中胚层),其中的胶质母细胞发育成大胶质细胞和脉络丛上皮细胞,围绕神经管腔表面的部分神经上皮细胞分化成室管膜和脉络丛上皮细胞,神经母细胞发育成为神经元;神经嵴则分化为外周神经系统的胶质细胞。[2]

视网膜上特定位置的感光细胞,在中心区为视锥感光细胞,在其外围是視杆感光细胞。在大脑视觉中枢特定位置有对应的神经元,两者形成神经回路。由于感光细胞和神经元相距较远,发育过程必须经过精确协调,才能正确建立神经回路,形成健全的视觉系统。研究发现,感光细胞会分泌特定的生长因子,经过神经胶质细胞的“中”,使大脑目标区域里的细胞分化和发育成相应神经元。

也就是说,胶质细胞与感光细胞、神经元细胞共同构成神经回路。这里说的神经回路与莫泽夫妇所说的映射神经回路是不同的。后者是记录神经元放电的轨迹。

另外,生物学和生物医学着重细胞结构及其关联,主要阐述生命特征,通常以营养、生长之词描述。如果换个視角,将视感系统看成超级阵列扫描天线,就会想到这上亿感光细胞要同步运行,平行排列,垂直于球面形视网膜,这控制信号从哪里来?这篇文章揭示了这种关系。

研究人员说,这个意外发现意味着研究大脑发育时必须改变以神经元为中心的固有观念。如果不考虑神经胶质细胞,就无法理解与神经元生长有关的一些根本问题。

笔者认为这一发现很重要,因为神经回路被认为是生物医学的基本要素,这一要素的核心是神经元放电,将神经元放电引到计算机记录,变成虚拟时空的神经回路。这种神经回路与視感系统中神经回路是不同的。笔者在过去博文中曾提出过,映射神经回路需要证明其正确性和普遍性。证明的方法是在人眼中,因为人眼的视神经在视网膜前方,即朝外方向。但中枢神经是看不见的,需要用透明脑方法“点亮”。

如今这篇报道己经证明映射神经回路没有普遍性。至于虚拟神经回路与实际神经回路是不是一回事,还要进一步验证。

用神经元概念和神经元映射的神经网络来解释生命体是有问题的。笔者认为生物学界固守细胞和基因两个基本点想解释生命系统是有问题的。笔者最近讨论盲人有视力问题,用视觉通道和细胞分等级的说法,显然单纯用细胞是说不通的。

不仅如此,这也表明生物医学界应重新审势視感系统。这不是件小事情。

这篇文章还揭示:如果眼球看成龙伯透镜,即变折射率透镜,亦称水晶体。眼球与视网膜组成超级阵列扫描天线系统,感光细胞是阵列超宽带单元,这就构成宽角扫描。这与天线学科现在广泛关注的龙伯透镜扫描天线有一大区别,这就是人眼的眼球是动的,而天线学科则将龙伯球固定,移动的是单元。至今无人提出转动龙伯透镜的方案。现在热衷于人工电磁材料制作平面结构,不像微小光学学科研制的是球壳结构形成球形的方案。这篇文章间接证明人眼是天线,这天线单元是通过胶质细胞连接形成控制回路。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过去说不清楚这种关系。

参考文献

1大脑“后勤”细胞也参与指挥神经元发育来源:新华网2017-09-03

2】神经元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百度词条。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39385-1088904.html

上一篇:继母之爱
下一篇:为什么西医眼科学高校教材找不到源头?
收藏 IP: 106.121.67.*| 热度|

2 范振英 谢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1: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