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m939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sm9393

博文

关注中医治疗痴呆症

已有 2066 次阅读 2018-10-7 21:38 |个人分类:小宇宙探索|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中医, 痴呆症, 多学科

 

关注中医治疗痴呆症

都世民

痴呆症发病形势严峻

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显著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65岁以前发病者,称早老性痴呆;65岁以后发病者称老年性痴呆。

现在老年痴呆症患者已不是少见,如今全球每3秒就新增一位患者。2050年预计全球将有超过1.3亿患者。形势十分严峻。

中医攻关世界难题

2018-09-28,《参考消息》刋文:“科学家尝试用中药治疗痴呆症”。文中指出、

中国科学家从中医实践——一种有3000年历史、以调节体内能量流动为目的的方法——中借用了三种成分,利用现代制药技术配制了一个治疗痴呆症的药方。目前痴呆症无法治愈。

据彭博新闻社网站927日报道,配方中含有银杏叶、人参和藏红花提取物,药品名称为塞络通。该药将于本月在澳大利亚墨尔本进入后期研究阶段,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在中国启动验证其效果的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

报道称,这种草药合剂提供了一条无人踏足的道路通向一个充斥着失败的研究领域塞络通一旦取得成功,有可能带来首个获批的治疗血管性痴呆症的药物。血管性痴呆症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脑退化症,类似于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人员希望研发该药物的意义能超出治疗痴呆症的范畴,他们寻求验证一种能实现制药领域创新的新方法,这种新方法结合了传统药物的古老智慧与现代药品研发的科学严谨性。

这是中医走自己的道路,作出的新的开创性新尝试!

多学科交叉统一

中医怎样走自己开创的新路?在新时代,在自然科学领域为人类作出新贡献。现代科技几乎所有都是复杂地应用诸多交叉学科得以创新。中医有几千年的中医理论,有大量的文献著作和文字记载。

过去中医大都因人开处方,成药较少。每张处方有十多位中草药,通过煎药让这些成份组合,然后服下,作用于人体来治病。

如今通过化学的方法,分析草药化学成份,然后提炼所要成份,再进行多种草药间组合。

塞络通而言,研究人员从每种配料中分离出化学成分,确定并描述其生物活性,然后研究多种组合方式,以确定最佳配方。据该药的发明者、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研究中心主任刘建勋说,每粒胶囊含有10种活性成分。

1O种化学成份怎样作用于人体?

研究者记录了每种成分如何被身体吸收、在哪里吸收,以及作用效果和机制。

负责在澳大利亚进行最后阶段研究的首席研究员、西悉尼大学国家补充医学研究所临床药理学家丹尼斯·张(音)说,银杏叶被用来改善神经认知,而人参这种“神奇药草”的好处包括增强记忆力和反应能力。他说,藏红花是一种香料,被中国人用来给鸡汤调味,素来以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抗抑郁闻名。

这种组合的目的是改善大脑的血液循环和灌注、减轻炎症以及加强脑细胞之间的通信。

研究者认为:在血管性痴呆症中,脑细胞被轻微中风和其他妨碍氧气供应的损伤杀死,导致记忆、思维和行为发生改变。虽然死亡的神经元无法恢复,但该药的目标是通过改善连接健康细胞的网络来保持甚至增强大脑功能。该药也能为其他形式的痴呆症患者带来同样的好处,因为研究人员通过尸检发现,很大一部分死亡患者的大脑都出现了血管变化。

这些合作项目体现了生物医学的介入。着眼于神经科学和血液循环方面。这些工作也体现了宏观与微观层面的统一,也体现了人体的系统观会和交叉学科融合与统一。

然而观察这些人体反应是借助什么技术?

研究人员利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研究这些患者的大脑血液循环的变化,发现他们控制认知、语言理解和工作记忆的区域出现了改善。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术是医学术语,是核医学的CT技术,主要获取投影数据和重建断层图像。核医学成像核医学成像是以放射性核素的示踪作用为基本原理的医学成像技术,使用CT技术的核医学成像称之为ECT。根据使用的核素类型把ECT分为两类: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CT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ingle-Photon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SPE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术(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PET)是核医学的两种CT技术,由于它们都是对从病人体内发射的γ射线成像,故统称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术(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ECT)

(有关检测技术内容来自百度百科词条“单光子发射断层术”)

不难看出这项中医研究是多学科交叉的统一。是值得重点关注的开创性工作。这是一项给人以希望的研究。我们期待这项研究获得成功,为人类作出贡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39385-1139447.html

上一篇:重新审视人眼从哪里切入?
下一篇:百年难题 今见曙光
收藏 IP: 111.202.4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2: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