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xintie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xintie1

博文

和宋文淼老师的讨论和回信

已有 2283 次阅读 2018-9-22 14:5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先上载宋老师的回信

宋文淼:谢谢你的回信。先回答你的两个问题:971和973计划。971计划是我参与那件工作时的名称。记得在上世纪末,我还参与了刘盛纲老师牵头的一个“关于细胞膜的物理问题研究和应用”方面的项目。那个项目就属于971计划中的项目,在那个大项目中,我们是和生物物理学所的一位研究员合作的一个子项目,着重细胞膜物理机理的研究。主要是如何用各种不同频率、不同占空比的的电磁脉冲来给细胞膜打开一个“小洞”,让不同的类似钾、钠、钙等的离子通过小洞,进入细胞膜内部;再撤掉外加电磁波脉冲,恢复细胞膜。还有很多农业和医学研究的子课题。那个时期正是西方股市的“高科技股”发烧到疯狂的时候,国外同类项目,即所谓“导向药物”的公司已经在股市上市了。我们的这一项目考虑到当前国家的实际状况,没有批准立项。我倒是从那个项目学到了一些“现代生物学”方面的知识。以后除了出版了一本关于汇集971建议项目的“文集”,其他情况就不知道了。在那本“文集”里,有生物物理学所的研究员和我联名的一片文章,是生物物理所的研究员所写的,写了用我们开放实验室的一个研究员所提供的最简单的电磁脉冲装置,所作的各种离子透过细胞膜的实验,据说还在国外杂志上发表了。那时候我记得叫“971计划”。或许那个计划并没有实施,演变为973计划了。973是千年之交以后所实施的计划,我已经退休了。两个女儿都已经出国工作了,我也和老伴一起去帮助照顾女儿的生活,不再参与国内的具体项目研究了。

另一个问题就是关于你所说的:“高能物理上面,对撞机还算有点意义吧,另外激光压缩核聚变,强激光束设备研究还是有些成果的”。当然对于任何新的科学探索,我并没有作一概的否定,特别是有一些应用研究的工作,只要真有用,当然谁也否定不了。那些高能物理上的研究,那些粒子对撞,粒子加速,在20世纪中叶以前,对于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有帮助的,帮助人们认识大自然;因为那时人们对于那些复杂的自然现象,一无所知,不做那些研究,就永远无法获得那些知识。但在20世纪晚期,21世纪来到的时候,那些粒子的高速实验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那个“粒子”的观念已经变得没有意义了,到底什么是基本粒子?才是首先要研究清楚的。在那个时期的物理学家们的观念中,“粒子”应该是组成“实物”的基本单元。“实物”,就是人们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人人都能够凭着生理的感觉功能,直接地感受得到;并且是所有“正常人”都能够得到的相同的感觉的那些“东西(或事物)”。这个“东西”或“南北”或“事物”——西方人常称为“南北(SIN)”,西方新教中的牧师常用一个“SIN”的词,它的意思就是南(S)北(N)之中唯我独尊,在教会中,把它看成了“公理”的对立面——“原罪”。在人类认识大自然和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就是那个人人都能直接感受的“公理”的把握,实际上那个由古希腊的“理性和逻辑”中所演变出来的“公理”,在有信仰的西方人看来常常成了“原罪”。我们东方人,既不相信西方的“公理”,也不完全相信那个“原罪”,所以把它称为“东西”,实在很合适,而在真正的中文《圣经和合本》中都翻译成“事物”。“事物”就是既有实实在在的“实物”,又有混沌空虚的的“事”。

到20世纪中晚期,那样的被发现的“基本粒子”越来越多了,多到上百种了,还有物理学家在继续寻找,那还能是组成“实物”的基本粒子吗?它已经由“公理”蜕化为“原罪”了,它是把整个今天的现代物理学的“原罪”。因为它成了的那些20-21世纪之交时期的、“南北之中唯我独尊”、企图控制“整个自然科学殿堂”的像霍金那样的“科学权威”了。今天的“粒子”、“质量”、“能量”、特别是“物质”的概念,都是那些20世纪的现代物理学家,根据他们的“唯我独尊”的假设,所建立起来的;并用各种像“诺贝尔奖”那样的奖项、像“院士”、“教授”的“职称”所豢养起来的“概念”。实实在在地已经成了“SIN”。他们不再是自然科学的“起初”,而是真正的科学发展的“原罪”了。科学今天都必须改变了。所以我们要改变的不是20世纪的理论物理学中的某一个具体问题,而是整个体系。

这一点还是杨本洛说得对:早在2003年香山会议筹备过程中,他把他的第一部书发给了我和黄志洵老师,开始时的书名是:“自然科学体系的整体性、历史性的梳理”,在前言中特别的提出自然科学要“去‘人文化’”。黄志洵老师看到他的材料,很不满意。觉得那样的激进观念会给会议带来不好的影响。后来杨本洛老师还专门来我家讨论了一次。他把那部书改成了现在的“自然科学体系梳理”;把“自然科学要‘去人文化’”,那句话也改成了“密切关注自然科学研究中‘人文化’的不当影响”。现在看来还是他原来的题目和直接的“去人文化”更好。但是那时候改一改也有好处。在人屋沿下哪能不低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54893-1136362.html

上一篇:新舟60的哭声,我摔得不是起落架,而是自力更生的强国梦
下一篇:互能原理解决波粒二象性悖论,80年代电子学报发表理论的新进展
收藏 IP: 219.245.128.*| 热度|

1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9: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