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带盐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uagu66666 为寂静的土壤代言

博文

在古生物博物馆里补课 精选

已有 10021 次阅读 2018-5-18 21:56 |个人分类: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在古生物博物馆里补课

前几日,师姐找我帮忙代购一本科普书给自家小孩阅读。我翻开抽屉,猛地发现竟然还有一大堆科普书静静地躺在里面。这些科普书籍通俗易懂、图文并茂,非常适合小孩子阅读。回想自己的童年时代,哪有这么丰富的课外读物?令人惊讶的是,这些书的作者都来自同一个单位——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幸运的是,古生物博物馆就在身边,我决定去补补小时候落下的课。

 

南京古生所出版的部分科普读物,其中《远古的悸动》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路过就想去看看

南古所在科普届拥有很强的影响力,这不仅体现在他们编写的科普图书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还在于他们拥有一个专业化的科普博物馆,更在于他们的科普活动与公众有着很好的联系。我曾想,也许是古生物具有天然的科普属性,也许是南古所独有的科普氛围,不然怎么会产生这么广泛的影响力?

古生所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鸡鸣寺下、玄武湖边。郁郁葱葱的枫树下藏着的那一片建筑群,就是古生所了。值得注意的是,外墙栅栏上张贴了大量的宣传漫画。这些漫画色彩丰富、形象生动,口号也朗朗上口,引来大量游人驻足观望。

  

栅栏上的宣传漫画

穿越历史长河,重温地球往事

古生物博物馆由上下两层组成。由一楼的门厅进入,沿右边的“上山之路”拾阶而上,蜿蜒参观至在二楼展厅的尽头下到一楼尾部,最后又回到一楼门厅。整个博物馆主题就是地球及其生命演化,诉说着从地球出生到现在,发生在她身上的一个个神奇的故事。

IMG_7444.JPG

一楼门厅中心的地球仪及其背后的浮雕,透露了博物馆要讲述的是地球及其上生命演化的故事。

门厅的右边,陈列着各种最能吸引小朋友的恐龙模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长脖子”马门溪龙。

从龙头处拾阶而上,走过的是南京地区震旦系到侏罗系的地层剖面,其中还镶嵌了很多不同时期的古生物化石。

   

“上山之路”整体及局部照

上山之后的第一个主题展——化石的奥秘

探索过化石奥秘之后,才像是真正进入主题——生命进化史。这条走廊里,介绍并陈列了大量从前寒武纪到第四纪等不同地质年代里的标准动植物化石。

 

 

   

著名的“寒武纪大爆发”事件

    

   

  

  

各个地质年代及背景介绍


穿越归来再回首

站在在地质年代的时间尺度上审视,人类不过是地球演化史中某一阶段暂时称霸的优势种罢了。

周而复始的生物大爆发与大灭绝 周而复始的你方唱罢我登场:奇虾,三叶虫,鹦鹉螺,笔石,菊石,鱼类,爬行动物...直至人类,每一个地质时期都有各自代表性的生物独领风骚。

重温地球往事,人类能否打破大爆发与大灭绝循环的魔咒?我们拭目以待。


小学生科普绘画作品展

二叠纪火山大爆发

笔者在观察化石标本

恐龙骨架模型

脊椎动物(鱼石螈)登陆

三叠纪海洋霸主——邓氏贵州鱼龙

恐龙蛋展览

海洋动物化石

由于去的时间较晚,参观到一半的时候,闭馆的提示音已经响起,看来这回的课程只能补到这了,期待下次再来补课。

    以上图片均拍摄于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感谢原作者及布展者。

土壤科普系列博文:

土壤那么美,你不去看看?

土壤:地球的皮肤

“泥巴”住进博物馆,需要几步?

世界土壤博物馆,你听说过么?

土壤人的五色土情结

发现土壤之美

与邮票王国的美丽邂逅

土壤有啥秘密?走,跟央视一起去看看!

一名中科院博士生对土壤科普的建议

土壤与邮文化(一):方寸之间领略土壤之美

土壤与邮文化(二):与土壤有关的重要纪念活动

土壤与邮文化(三):土壤与环境

土壤与邮文化(四):土壤人物

科普读物推荐:《寂静的土壤》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25565-1114674.html

上一篇:奇妙的植物园科普馆
下一篇:黄山也有“八爪鱼”?
收藏 IP: 159.226.121.*| 热度|

8 曾玉亮 黄仁勇 张晓良 刘炜 刘洋 史晓雷 周浙昆 尤明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7: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