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开心的事

已有 5487 次阅读 2017-3-29 06:37 |个人分类:译海扁舟|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开心的事

武夷山

   我1982年曾经翻译过美国文学家John Updike的小说Sons(我的译文见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365530.html),其中一个句子里的一个词不好理解。陆谷孙教授曾经说明了他对这个句子的理解,我与其理解是一致的。

   日前发现,《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第26卷第期》发表的文章“多重定语从句的理解与翻译———译坛公案再思考”引用了我的一篇博文。作为外语专业以外的人士,有博文被外语专业人士所引用,还是挺开心的。

   该文提供了那个疑难句子的四种译法,从上下文来看,都比我的理解与翻译更加合理。但是,紧扣原文来看,who的主语不能是tongue,只能是she,那么,这四种译法就不成立了----舌头可以罢工,she不好罢工。

   也许,Updike的意思确实是“舌头罢工”,但他的表达不严谨,该用that而他却用了who?

   下面是这篇论文的节选。

作者简介:陈福宇(1978—),男,福建三明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曹顺发(1966—),男,重庆丰都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多重定语从句的理解与翻译

———译坛公案再思考

陈福宇,曹顺发

(重庆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 400074

摘要:1982年的一次翻译竞赛引发了对厄普代克短篇小说Son(《儿子》)一个句子近30年的争议。就如何理解和翻译这个句子提出不同看法,并从句法分析、逻辑判断、意义、语境等角度进行论证,进而探讨双多重定语从句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

关键词:厄普代克的《儿子》;双多重定语从句;句法;逻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4-8425201202-0068-04

  1982年,《译林》与《外国语》联合举办了建国以来的第一次文学翻译竞赛,竞赛原文为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的短篇小说Son(《儿子》)。近30年来,不少人一直都在探讨对竞赛原文的理解和翻译,其中的代表人物为陆谷孙教授、武夷山教授。巧合的是,陆谷孙、武夷山两位教授多次撰文讨论的是同一个句子:“It is the motherwhose tongueis sharpwho sometimes strikes.”两位学者对翻译细致入微、锲而不舍的精神,不由得让后学肃然起敬。但是,对于这个句子的理解和翻译,我们却持不同见解。

一、分歧:“动手打人”还是“出口伤人”?

   陆谷孙先生回忆,在专家们(包括洋专家)为竞赛提供的“标准”译文中,这句话被译作“做母亲的说话尖刻,有时还出口伤人。”[1-2]陆先生提议把“有时还出口伤人”这半句改译为“有时还动手打人”。

   武夷山先生表态“我恰好与陆先生是一致的”,其译文是“倒是这位已做了母亲的妻子唇如枪舌如剑,有时手也不客气”[]。

   还有人认为,strike是用来承接上文继续刻划母亲的性情和为人的,并没有动手去打的意思,译作“打人”或“动武”都是不妥的,应理解为“咄咄逼人,挑起口角”[]。

   究竟是“动口”还是“动手”呢?然而,通过句法、意义、语境、逻辑等方面的分析,我们发现,这里的“strike”除了“出口伤人”和“动手打人”外,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即“罢工”。

二、句法分析:并置乎?递进乎?

   陆谷孙教授认为在这个句子中,“whosewho两个从句并置叠加,有明显的语气递进关系”[]。其实,“It is the motherwhose tongue is sharpwho sometimes strikes.”这个句子可以看作是一个强调句夹带一个从句。那么,可否将It is the mother看作主句,而将whose tongue is sharpwho sometimes strikes看作两个从句呢?或可。......

三、意义分析:strike———伤人乎?罢工乎?

   陆谷孙教授认为,英文中要表示口舌伤人的意思,一般似乎更可能用上stinglash outbite之类的动词,而不大会用strike]。我们对此表示认同。但我们认为,strike在这里也不是“动手打人”。词典对动词strike的释义众多,其中适用于“It is the mother whose tongue is sharpwho sometimes strikes.”的,除了“attack/harm”之外,我们认为还有“stop work”,即“罢工”。

   那么,舌头有没有可能“罢工”呢?汉语中有“巧舌如簧”一词,同时还有“瞠目结舌”、“舌头打结”、“舌头不听使唤”这样的说法。因此,我们认为“舌头罢工”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这是一个巧妙的拟人手法。“巧舌罢工”的逻辑类似于“好马失蹄”。我们对原句提出种译法,供比较:

:母亲(向来)巧舌如簧,但(她的)舌头也有罢工的时候。

:母亲(向来)巧舌如簧,但(她的)舌头也有打结的时候。

:母亲(向来)巧舌如簧,但(她的)舌头也有不听使唤的时候。

:母亲(向来)巧舌如簧,但也有说不过父亲的时候。

   那么,以上这种译法是否成立呢?我们可以通过语境与逻辑分析来进一步佐证。

四、语境与逻辑分析:为何“勃然大怒”?

......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对厄普代克的几句话翻译如下,请方家指正:

   ……母亲向来巧舌如簧,但她也有说不过父亲的时候。“这下好了,他把你赶出来了,我看这就是你好心有好报吧!”“有这个义务嘛,”他慢条斯理地答道,“社会契约的精神就是在妥协中寻求平衡。”儿子明白,这会让母亲勃然大怒的。就在他忐忑不安时,楼下就传来了母亲的尖叫声。“别满脸堆笑地看着我!别老把手搁在屁股上,你那样子简直就是一娘们!”

  (博主插入:我1982年对这几句话的译法如下。

   倒是这位已做了母亲的妻子唇如枪舌如剑,有时手也不客气。“哼,那个人逼你离开家,我看那就是你说的心肠好吧”。他慢条斯理地回答说,“有这个义务嘛”,还说“社会契约就是通过各方让步而达到的平衡嘛”。听到这里,儿子知道,父亲这样说会把母亲惹火的,不由得把心收紧了。果然,楼下嗡嗡地响起了她热辣辣的声音,“别对我装那个笑脸!把手从屁股上拿下来!真没点男人的样子!”)

五、双多重定语从句在翻译中的运用

......

六、结语

   厄普代克的作品向来以情节复杂著称,对他的句子存在不同理解实属正常,而只有厄普代克本人最清楚,他所表达的究竟是什么意思。陆谷孙教授“曾将这桩笔墨官司”“求救于原作者”,但遗憾的是“未获回信”,“又问过不少美国友人,结果同意‘出口伤人’和‘动手打人’的大致各半。”[]我们也想过求证于作者本人,但更遗憾的是,两度普利策奖获得者约翰·厄普代克,已然于2009年与世长辞了。

   1982年的翻译竞赛已是如烟往事,虽然我们和陆谷孙教授在句子理解上存在分歧,但不能不钦佩陆谷孙教授对翻译孜孜以求的精神。我们绝非前辈“敦请决疑”之“高明”,恰是“hair?splitting”再试手(语见参考文献[])。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翻译竞赛对于翻译实践的促进作用是多么巨大。

参考文献:

 陆谷孙我与译文[中国翻译,1998):46-47.

 陆谷孙朴则近本———也谈美国短篇小说《儿子》的

翻译[译林,1983):248-253.

 武夷山厄普代克的小说《儿子》[EB/OL2010-

09-22.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

=space&uid=1557&do=blog&id=365530.

 周国珍,邱懋如关于小说《儿子》及其中若干语句

的理解———应征译文读后感之二[外国语,1983

):42-4751.

 陆谷孙进二言———写在《译林》出版百期之际[

译林,2002,《译林》百期感言:1.

 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

育出版社,2000631.

 梁赤民__________英语并列成分中定语从句的汉译[中国

翻译,1996):23-2452.

 郑声滔英语定语从句的并列法翻译[中国科技

翻译,2009):14-17.

 Updike,John.Sons//Problems and Other Stories.

New YorkAlfred A. Knopf,Inc198961-67.

10]《外国语》《译林》联合举办译文征文评奖办法及英

文原文[外国语,1982):60-64./译林,1982

):268-272.

责任编辑 王烈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042255.html

上一篇:发表的文章获得读者表扬----日记摘抄552
下一篇:对作假的“经济学”分析----清点整理一下自己写过的评论(62)
收藏 IP: 168.160.158.*| 热度|

24 魏瑞斌 钟炳 周健 史晓雷 王从彦 李学宽 谢平 陆泽橼 鲍海飞 李泳 范运年 徐令予 赵凤光 彭渤 杨正瓴 黄永义 虞左俊 李颖业 李伟钢 郑永军 俞立平 李竞 葛素红 aliala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20: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