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亨利.斯莫尔论加菲尔德的毕生成就(四) 精选

已有 4869 次阅读 2017-5-24 06:32 |个人分类:科林散叶|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亨利.斯莫尔论加菲尔德的毕生成就(四)

武夷山

 

作为生意人的金

20世纪50年代后期,金(博主注:尤金.加菲尔德的名字尤金的昵称)的公司改过好几个名字,最后确定为ISI(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科学情报研究所)。采用这个名字,是想向别人传递一个非营利学术机构的形象,这样较容易向图书馆和科学家个人销售其产品。这个名称受到苏联的“全苏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All-Union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俄文缩写为VINITI)名称的启示。另外,科学学创始人贝尔纳在其《科学的社会功能》一书中曾建议成立一个Science Information Institute(SII,科学情报研究所)。金年轻的时候,他有一位信仰社会主义的叔叔送他一本《科学的社会功能》。说不定书中的这一段讨论也影响到了金的ISI名称。金视贝尔纳为自己的知识前辈(intellectual forbearer),后来还出钱在“科学之社会研究学会”(俗称4S学会)设立了“贝尔纳奖”。1958年间,他和贝尔纳在华盛顿市召开的“国际科学情报会议”上见过面,还合影留念。

金认为自己是“超级销售员”,特别善于市场营销,“现刊目次”(CC)和SCI早期的市场成功主要靠他的营销。有时候,他的营销努力似乎有点过头了,比如,他出钱做了一些签语饼,有的签语饼里面的小条上写着“SCI能使你成为成功的科学家”。有一回,FASEB(美国实验生物学学会联合会)不允许他到FASEB的会议上去散发签语饼。

他经常去苏联推销其产品,发表演讲,认识了苏联的一些杰出科学家和持不同政见者,其中有一位叫V.V. Nalimov(纳利莫夫),纳利莫夫写过一本俄语书,书名译为英文就是Scientometrics(科学计量学)。后来,匈牙利科学院的Tibor Braun(布劳温)创办了科学计量学这一新兴领域的第一本期刊,名字就叫Scientometrics。不过,当时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往往只买ISI的一份产品,然后就擅自影印,内部发行。

 

作为人道主义者和慈善家的金

金坚定地认为,科学对社会有正面影响,投资于科研会产生社会回报。

在ISI大楼(位于费城的市场街)后面,他建立了一所儿童照料中心,这样,他的员工将孩子托管在单位附近,很放心。他这样做,与其个人经历也许有关:他是单身母亲带大的,他本人也是正带着孩子的单身父亲。他的善举还包括:支持费城的“家园工程”(旨在扶贫和帮助无家可归者),赞助费城歌剧院公司,让歌剧院在排演节目时对孩子们开放。他在一些大学的图书情报学院建立了博士论文奖,在一些医学院建立了面向少数民族学生的医学奖学金。当国际科学计量学与信息计量学学会(ISSI)1993年成立的时候,他立即同意赞助该学会设立的博士论文奖,每次召开ISSI大会时奖励一位科学计量学主题优秀博士论文的作者

 

小结

金产生巨大影响是有多种原因的。但我认为,他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他能够看到一个远景:对文献著录数据进行组织和传递这样一种相对简单然而充满活力的创意,就能够改变用户的信息寻求行为。

1959年,他给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莱德伯格的第一封回信是这样结尾的:“引文索引有朝一日将成为许多新科学发现的推动力量,从而服务于全人类,对此我充满信心。”这句话反映了他的行为动机和理想主义。

 

(续完)

 

 相关阅读

 亨利.斯莫尔论加菲尔德的毕生成就(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055356.html

 亨利.斯莫尔论加菲尔德的毕生成就(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055798.html

 亨利.斯莫尔论加菲尔德的毕生成就(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056613.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056733.html

上一篇:亨利.斯莫尔论加菲尔德的毕生成就(三)
下一篇:参加江苏发展大会的部分中学校友
收藏 IP: 219.142.236.*| 热度|

11 李泳 吉宗祥 徐令予 章成志 周春雷 李学宽 魏瑞斌 xlsd zjzhaokeqin aliala xqhu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9: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