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外来移民与本地技术能力建设的关系 精选

已有 13397 次阅读 2020-3-23 07:19 |个人分类:科学计量学研究|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外来移民与本地技术能力建设的关系

武夷山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杂志网站在线预发表了2020年5月号上的一篇文章,Highly skilled migrants and technological diversification in the US and Europe(高技能移民和美国与欧洲技术多样化的关系)。作者是两位意大利学者和一位澳大利亚学者。

    文章的结论说:

    本文分析了以移民方式引进高技能研究人员与NUTS3层次的地理区域之技术多样化程度(通过技术组合的构成来考察)变化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所用数据库合并了多种数据源。PCT专利发明者的国籍之判断,是看发明者的居住地址。每一区域的技术组合,是看1991-2010期间各区域专利的IPC代码。技术多样性指的是存在着多少种跨技术领域的专业化表现,根据Hidalgo–Hausman(2008)Boschma et al.(2014)Antonelli et al.(2017)等文献描述的方法来计算技术多样性。

    构建的经济计量学模型表明,高技能移民的强度与一个地区扩充其技术专业化的组合(即在更多的领域实现了技术专业化)之能力是负相关的。该结果支持“专业匹配”假说,意思是,一个地区的技术专业化程度高,则有利于吸引外国出生的发明人,他们移民进来的后果是进一步强化该领域的专业化。从这个角度看,高技能人员的集聚对技术专业化过程做出了贡献,马歇尔-阿罗-罗默的技术外部性理论就是这么认为的。

    本文的第二组分析利用了较复杂的指标,不仅看本地技术组合中有几个专业化领域,还根据相关技术在所有被考察的区域的扩散程度来“修饰”、限定技术领域,这样就定义了每个区域每种技术的稀缺度。我们认为,较稀缺的技术领域是技术复杂性较高、进入壁垒也较高的技术领域。本文的分析结果表明,高技能人员的移民强度与一个地区进入“较稀缺”的技术领域的能力是正相关的。该结论支持“技能概率和知识重组”概念,意思是,高技能移民给移民目的地区域提供了一组新技能和新能力,这些东西更可能被重组,从而有利于新思路和组合型技术的涌现。重组与较高的技术复杂性相联系,似乎有利于在新的、非寻常的技术领域实现专业化。也就是说,移民强度与在较复杂、不那么普遍的技术领域之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之间似乎有正相关关系。换句话说,移民改善了区域的技术能力,有利于本地发展新兴技术。

     这些效应的调节变量是移民的技术能力与本土发明者的技术能力之间的技术距离。一个区域的技术多样化程度的演变与二者之间的技术距离是正相关的,呈现出倒U形的曲线。这也许反映出这样一桩事实:如果一个地区不具备充分的知识基础,是很难把移民拥有的技能给整合进来的。

    采用不同的子样本进行检验,表明本文的结果是稳健的。不过,对于欧洲创新能力不强的区域之样本,本文的两个结论(移民强度与扩充技术多样性的能力负相关,移民强度与进入稀缺技术领域的能力正相关)在统计上不显著。这说明,也许还有其他调节变量在起作用。

    科学和研发的全球化程度在不断提高的同时,高技能人员的流动也在加强,它们不仅影响到移民目的地区域的创新产出量,还影响其技术能力组合的构成。因此,相关政策应支持人才引进,利用好本地知识基础或未来发展目标的特征。

 

    博主:本文的实证工作做得很漂亮。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第十一条说:

     “外国人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推荐,可以申请永久居留资格。”

    然后列出的第一条便是“为中国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作出突出贡献”。可见,我们也期望技术移民为中国的进一步大发展助力。但是,要想真正做好技术移民工作,收到预期的效果,就不可缺少类似于本文这样的实证研究成果作为支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224814.html

上一篇:科学社会学的两种进路(外二则)
下一篇:金友博先生解“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收藏 IP: 1.202.112.*| 热度|

15 刘立 曾杰 黄永义 杨正瓴 俞立平 晏成和 许培扬 刘钢 杨金波 彭真明 吕洪波 陆仲绩 李学宽 周忠浩 孙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1: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