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kwzydgjjx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kwzydgjjx

博文

时刻不忘整体!

已有 915 次阅读 2020-9-13 08:10 |个人分类:数学思维教育|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数学教育, 整体, 教学技术, 师德

      先说题外话。

      910日上午,四川女学生张某,年仅10岁就在学校课堂上去了。究其原因,想象多多,说法自然也多多。按惯例,人们几乎都是从老师体罚学生的角度进行了解。这是必须的,我思考的首先也是如此,后来围绕这一事件又想了很多。

 

       太多的类似问题,我们的思考几乎都是这样,就像数学解题的结果,太唯一了。问题不但没有解决,似乎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出人命了,关天大事啊。我们的思维结构是否需要有必要的扩充?

 

       整个事,毕竟是因数学作业而引起的。从数学教学的角度去思考这一问题,是理所当然的。老师布置的是哪几条怎样的数学题,教学过程是怎样的,老师的和学生的活动是怎样的,这些显然都是属于学术和技术的问题。

 

       因作业惹的祸太多了,多得我们的每一天的每一堂课上,几乎都有发生!!!

 

       如此普遍、久远,还会继续下去的事,难道不需要换一个角度去思考研究解决吗?

 

       老师们都想教会学生,学生都想学习好。事不如愿,时时处处发生,仅仅靠师德教育,努力学习的教育,法律法规等的执行,能解决吗这些天大的问题吗?

 

      我坚信,技术能改变战争形态,也一定能改变师德。现代高科技把最残酷的战争形态都改变了,我们为什么就不能从教育教学过程这一纯技术的层面去研究解决之道呢?

 

      再发一个我的本月5日的几分钟的教学视频,视频中的小孩子入学小学一年级仅四天。视频尽管是随机的,一个方面的,则是很关键的一个方面。从这一视频中你是否能感觉到,教学技术的改变一定能改变我们的教学师德?

 

      台湾著名教育专家李玉贵老师在和湖南省一位教研员的聊天中提到我。他说“玉貴在内地辗转听了上千场演讲与公开课。这位老师,如此细腻的关注学生原生态的思考过程,时刻反思老师的预想与学生原初想法差距的教学意义。非常珍貴难得。所以这位老师是在感受学生的感受,思考学生的思考。是人间最好的老师!也是我们的老师。”

 

       我认为,李老师评价的是我的教学,不是评价的我这个人怎么样。

 

       黄全愈老师说:“这么好的教学思想,不出书、不传世、不惠及教师和孩子们,可惜了!”

 

       题外话就这么简单的说说,还是言归正传,说说数学的教育教学过程问题吧。

 

 在师范学校上学时,江苏省著名画家,我们的美术老师温克信,在课堂上经常强调:要时刻不忘整体!

       这一句话在我的脑子里形成了比较强烈的意识,思考非美术问题时也会冒出来。感觉到,科学性的思考任何问题,需要落实于很具体。需要微观,越微观越好。同样的,也需要不忘整体,需要宏观,越宏观越好。


       思考数学教育和教学这样的比较复杂的问题,不能忘记其具体,也不能不思考其整体,要确保微观统一于宏观。


      基础数学的教育教学,至少需要思考哪些大的整体呢?

 

      三个整体,一个都不能少。

 

 

       宏观事物,才能看到事物的整体,看到事物的简单一面,确保操作的精准高效。数学的课堂教育教学需要时刻不忘的整体是什么,至少包括哪几个方面?

 

       这个问题没有理论指导,有的就是大家都能看到的基本事实,可以说是注重实证吧。

 

       课堂上,除了学科、学生和活动,还有什么?

 

       数学,学生和活动就是我们思考研究数学教育问题,必须看到的三大整体,一个都不能少了。

 

       这三大整体,是数学教育的原生态,几千年来一直都是这样的。人工智能时代,机器人教学等的数学教育,其基本形态还是这样的三大整体。

 

       这三大整体之间是什么关系,教育教学的技术操作中需要怎样定位?这是操作逻辑,不要随心所欲,少一些闲情逸致,要注重科学性。

 

       博文、微信里都无法放视频,要看视频只有到我的新浪网微博。搜索:无课外作业的感觉教学,或南通刘国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658389-1250330.html

上一篇:跟着数学形象走
下一篇:体系!体系!体系!
收藏 IP: 223.106.19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7: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