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sta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star

博文

楚辞神话33

已有 7788 次阅读 2020-8-7 13:14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天问》20

[原文]

 

会朝争盟,何践吾期?
苍鸟群飞,孰使萃之?
列击纣躬,叔旦不嘉。
何亲揆发足,周之命以咨嗟?
授殷天下,其位安施?
反成乃亡,其罪伊何?
争遣伐器,何以行之?
并驱击翼,何以将之?

 

[译文]

诸侯请盟约定甲子日清晨,为何都能守约如期?
王师如苍鹰威武成群高飞,谁使他们同心会集?
武王将纣王裂体斩首,周公姬旦却并不赞许。
为何亲自为武王谋,奠定周朝后又发叹息?
上天将天下授予殷商,纣的王位是如何施与?
等到殷朝兴起又使他灭亡,他的罪过又是什么?
诸侯踊跃兴起军队,武王如何动员他们?
军队并进击敌两翼,他又如何指挥大兵?

 

[解说]

《天问》关于西周早期的历史,无论是流行的原本语序,还是郭沫若按照历史顺序重新调整后的段落语序,都是从女歧无夫,与伯强通奸生育九子的传说开始进入历史传奇的。传统的解读把女歧当作夏朝的姒少康复国时用来对付敌人的色情间谍女艾,应该是一种错误理解。《黄帝内经》中的岐伯,《天问》中的女歧,是西岐货真价实的一对著名夫妻,即周文王姬昌与他的二夫人太姒。《黄帝内经》中的鬼区臾,就是当时鬼方的首领,他与古蜀国的杜宇一样,是大禹神话的历史原型。杜宇的祖先来自土方,是古蜀国的移民后代。


《金沙》影视剧以杜宇为主人公演绎古蜀国传说,提到了杜宇妻子金沙的父亲禹令仲,鱼凫国王伯益(秦人祖先,传说被夏启排挤),以及与鱼凫国来往的商国。来自大邑商,与孤竹国关系密切的子期(箕子,商纣王的弟弟)也卷入古蜀国各派争端,明显符合夏禹出现在殷商末期的疑古思潮观点。

望帝杜宇,又与甲骨文记载的曾被武乙打败的望族有关。我们可以推测鲧就是鱼凫国的简称,鱼凫国作为考古界追寻的夏,是棕黑色人种(黑帝颛顼)建立的,而四川(古蜀国)附近的云南、西藏以及相邻的印度确实有类似矮黑人的棕黑色人种。鱼凫国有民众移民到崇国,于是崇国就有了崇伯鲧因为治水失败而被天帝迁离的传说,息壤是可以生长的奇特土壤,象征着开拓土地移民他乡。传说大禹求学于西王国,应该是杜宇求教于蚕姑或嫘祖,她们是西王母的历史原型。


   传说中的夏桀来自远古历史上多次“革孽夏民”事件对失败首领(夏孽)的蔑称,最早的夏桀似乎是被后羿打败的太康,最后一个夏桀多半就是宠幸区夏美女的商纣王的阴书化名——姒履癸的名字包含了商汤的一个名字履,帝辛母亲妣癸的名字癸,又与商人祖先夔有关。所谓的夏王谱系,本来是太姒家族的祖谱,第一个夏后氏祖先应该晚于商汤200年左右。但夏后氏谱系中大量的头尾首领,被吕尚、申公豹之类的军师在机密阴书中,用来编码商周交恶之际的风云人物,为太姒、妲己等混入商、周王宫的区夏间谍提供情报。


从荆楚漂流到古蜀国死而复活的鳖灵,据说救了杜宇抛入江中的一个化为修蛇的儿子;鳖灵又与杜宇夫人通奸,谋朝篡位。根据《封神榜》的提示,应该是杜宇原配夫人金沙没有与鳖灵龟相通奸;但杜宇晚年雇佣巫婆龟灵圣母,充当儿子修蛇的保姆情人(修己)。龟灵圣母就利用这种关系,让她的老情人陆压道人当上了鱼凫国的鳖灵龟相,通过治水驱逐杜宇,以杜宇禅让的名义建立开明王朝(开=启,明=日月神教),成为丛帝。龟灵圣母与修蛇的私生子“十朋旋龟”,差点成为丛帝的接班人。那么,陆压道人的历史原型可能是古蜀国一带微国首领微子启(夏启)的一个大巫师。杜宇化为杜鹃鸟警告丛帝鳖灵,说的是微子启夫妇勾结姬昌、太姒夫妇破坏区夏联盟的禅让制度。丛帝的后代没有留名,是指微子启因为商王宫的不孕毒酒成了断子绝孙的龟孙子;微子启死后,宋国回到了帝辛的兄弟仲衍手中。


古蜀国大臣丹和反对杜宇禅让于鳖灵,指的就是丹朱反对尧(黎国耆老)禅让于舜(苏忿生),舜借助禹(杜宇)的走狗微子启控制区夏联邦。丹朱(丹和)在商王宫利用火灵圣母邾妃(琰)、赤绂、朱绂等亲信,在酿酒坊布置不孕毒酒让微子启绝后,帝辛的子嗣极为稀少。《封神榜》中火灵圣母的原型就是《逸周书》中提到帝辛晚年两个宠妃之一的玉女“琰”,她祭祀代表商族的大火星(辰),死后还被姬发射杀,是亡商阴谋的最直接执行人,民愤极大,她不可能是祭祀日神的妲己。另一个玉女“琬”是《封神榜》邓婵玉的历史原型。


《春秋左传·昭公元年》有商族祖先早于夏族祖先的说法:

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其季世曰唐叔虞。当武王邑姜方震大叔,梦帝谓已,余命而子曰虞,将与之唐属诸参,而蕃育其子孙,及生有文在其手曰虞,遂以命之,及成王灭唐,而封大叔焉。故参为晋星。


在最新的神话影视剧《哪吒降妖记》中,火灵圣母成了杨戬的情人神火国女王,以推行女权运动闻名;哪吒与妖族大帝及其女儿蛇姬的对抗,取代了以往神话中哪吒与石矶娘娘的对抗,并脱离了商周交战的历史背景。而“琬”——邓婵玉或者龙吉公主的历史原型,成了哪吒的青梅竹马小龙女;暗黑使者,鱼姬等人应该是与胶鬲(殷商卖国贼,奴隶造反头目)有关的四海妖魔鬼怪。火灵圣母“琰”在商王宫利用不孕毒酒坑害九侯女,苏妲己等人,大概类似于巴西与澳大利亚的森林火灾引发海洋冰块融化,释放新冠病毒之类的古老病毒,通过污染海鲜引发人类传染病灾难。到处飞舞的蝙蝠应该在世界任何角落都能引发新冠疫情,而被污染的海鲜最有可能在小范围首先引发人、畜传染病。根据目前新冠疫情爆发特点,海鲜而不是蝙蝠才是源头。

在甲骨文中有个人叫鬼方易,说明鬼方有个首领来自有易部落。《易经》涉及商、周的文字是“邑人”(商)与“西山”(周),含糊其辞,但“鬼方”很明确,说明《易经》作者贞人永(商容)就是鬼方易在商、周两国的代理人,《易经》否卦突出九侯女(钟苞桑)含冤而死的悲剧是商亡周兴的重要环节,并在其他卦辞中对比干,仲衍,箕子,妲己(姒杞)等大邑商的忠臣义士的悲惨遭遇深表同情,歌颂他们的爱国献身精神。甲骨文中有“㠱”,大多认为就是“箕子”,但又与妲己的娘家“杞国”有关。而明夷卦说的是箕子为妲己的牺牲深感悲痛,多半是因为晚年妲己失宠后,叔嫂之间关系暧昧,共同为国事分忧,反遭帝辛嫉恨,导致箕子发疯为奴。


箕子的母亲应该是妲己母亲楼夏梦的姐妹楼春梦,微子启是古蜀国附近微国的国君,不是帝辛的兄弟,但在大邑商的诸侯中举足轻重,甚至在朝歌、荆楚都有领地,因为在武王伐纣前后特别卖力,居然有权管理殷商遗民,成为宋国国君。帝辛,仲衍,箕子三兄弟中,帝辛应该是老大。《易经》提到中行(仲衍)、箕子,没有微子启,说明《尚书》与后世史书中的帝辛大哥微子启是个冒牌货。《易经》泰卦暗示,帝乙归妹导致女婿姬昌有可能通过类似一些纯朴族邦、方国盛行的禅让制取得大邑商的王权,而出谋划策的媒人就是泰颠:一个机智过人的疯子。帝辛大肆侵略扩张的霸权行径与一系列改革的失败,导致商、周禅让的和平演变阴谋破产,最后演变为武王伐纣的暴力革命。

而伯强并非远古传说中尧舜时代的人物,而是武丁时代崇侯虎的后人崇伯强(可能是文献中的“左强”),生活于帝辛时代,因为姬昌复仇灭崇而亡国。《天问》从质疑西周女圣太姒的贞操入手,揭露太姒的各种性丑闻,怀疑周朝的天命即将结束,是非常符合野心勃勃的楚人的政治抱负的。屈原受排挤落魄之际追问天命,自然是期望楚国能够顺应天命,在周王朝衰亡时,富国强兵,问鼎中原,成为华夏九州的新共主。传说周公姬旦在东征胜利后,仍然被周成王姬诵猜忌,在镐京任职时间不长,没有到鲁国投靠儿子伯禽,最后流放在南蛮的荆楚。太姒称周王与私蓄面首在各种西周古鼎与青铜器的金文中是有记载的。有关太姒的丑闻很可能是姬旦的追随者在深感委屈时散布出来的,因为太姒勾结丹朱家族在各方国王宫投放不孕毒酒,以及武王伐纣以后爆发的各类恐怖投毒事件,是西周初期武庚与管叔蔡叔叛乱的群众基础。周公姬旦成为儒家推崇的圣人,在《诗经》中没有文本依据,反而暗示太姒、姬旦是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有可能经过汉朝、晋朝文人伪造的《尚书》中,保留大量与周公有关的历史文件;而孔子传播开来的《鲁春秋》,作为稀缺幸存的周代诸侯国的信史文献,强化了周公姬旦的圣人形象。


有些学者注意到《易经》语句比较接近甲骨文,比《诗经》、《尚书》古奥,但比甲骨文、金文要更接近后世文字,可能是周穆王至周厉王时代重新编辑处理的商末周初的占卜文本。同时,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后流传的各国野史《国语》,是从周穆王开始记载历史的。而《归藏易》大量讨论夏朝传说后,简单提及武王伐纣与周穆王会见西王母,并在小蓄卦中出现“毒”字,这使得我们有理由猜测在商末周初组织投毒,充当太姒集团帮凶的丹朱家族,后代与房后通奸生出周穆王姬满,采用见不得人的阴谋篡夺了西周王权,开辟了血统上的丹朱王朝。从周穆王时代开始,丹朱家族花了若干代时间,修改了包括《易经》,《归藏易》,《尚书》在内的古代文献,形成了后世的经学史家传统——周夏史观(《归藏易》是蓝图),特别是后世儒家迷信的古代文献,包括尧舜禹的禅让神话传说,间接反映商周时代内幕的“夏朝传说”,等等。因为有考古证据的《归藏易》是以比较明朗的夏朝神话为主题,补充简单的商末周初传说的史巫作品;《易经》原貌也应该是《易传》所说的关于商纣与文王故事的史巫作品。但自从王子朝把它流传开来以后,一直迷雾重重,众说纷纭。《易经》有可能是丹朱家族为了掩盖各种阴谋与罪行,大肆篡改本来是用天文历法编辑的商周史书,演变成为最有名的冒牌占卜书。后世伪造的《连山易》,应该是一部夏族兵法,说明夏族起源于炎帝的烈山氏(连山氏),并采用与商、周等强大方国连横的手段,对付九夷各部落的合纵联盟。夷族分布于江南一带,在吴国、越国兴起以前,一直采用合纵手段反抗商、周等强国的侵略扩张,并分化打击依附于强权的区夏联盟。东夷-西夏的较量是中国远古史的重要主题,但作为信史只包括商、周对抗时代的各自附庸的族邦、方国历史。夏族在东夷、殷商的多次“革孽夏民”的打击下,在殷商后期沦为妖族,而炎帝之妻听訞拥有招妖幡,组织区夏妖族的色情间谍,向商、周、鬼方等强大方国渗透,在婚恋上是违背一夫一妻制的女娲令的,妖族之名就是来自神话传说中不太有名、被有意遮羞的“听訞”。所以,招妖幡的主谋不是《封神榜》中颁布远古婚姻法的女娲,而是听訞。神农氏是炎帝部落更古老的氏族,因为没有神农妻子的传说,我们可以设想神农氏拥有很多女首领,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殷商后期的慈航道人。


殷商后期在吠陀教影响下,巫教集团建立了五色人种的种姓奴隶制:巫、人、鬼、尸(魔)、妖。崇拜帝俊(妻子羲和、常仪来自伏羲氏)、黄尹(黄帝)的商族是黄色高贵的巫族,其次是依附殷商的周族(赤白混血的黄族,崇拜黄帝,排斥帝俊)、人方、龙方、虎方,羌方等部落是炎帝神农氏的赤色人族,再次是鬼方等白色少昊部落是鬼族;青色的九夷(青帝太昊部落,不是伏羲氏)与蚩尤部落(崇拜东皇太一与西皇宙斯的九黎部落)是四等尸族或魔族,黑色的(或黑人混血的)炎帝烈山氏(晚唐以后,混同于黄帝后代颛顼)的西夏部落是下等妖族。巫族、人族中法力高强的得道隐居者,就是仙人或神仙;鬼族、魔族、妖族中法力高深的人就是妖魔或魔鬼。

商周冲突可以追溯到甲骨文中记载的武乙讨伐拥有九鼎的望族,大获全胜的事件,望族就是古蜀国杜宇的祖先部落。望族的附庸——周方怀恨在心,宣扬武乙射天遭天谴而死的故事来团结族人与盟友。但西岐多次复仇失败,还被迫牺牲母族、妻族的羌人给殷商做人祭,充当殷商走狗而苟活,扮演里外不是人的悲剧角色,后来还发生了姬昌父亲季历被文丁处死的惨案。商周联姻不断,家仇国恨却不断加深。到了姬昌执政,终于决心勾结东夷与西夏,采用各种阴谋诡计亡商。

商代的夷方,古书中称为东夷,这是族居在东部地区古夷人部落的总称。甲骨文中的夷或夷方,又释作尸或尸方。商代东夷主要是分布在今山东东部和江苏东北部带,即后来古书中称做的岛夷,分布在东南方的江淮流域带,即后来古书中称做的淮夷。但古夷人又分为许多种,有“夷有九种”说。因此可以看出,所谓对九夷只是个概念,泛指东夷各部族,而不能证明是个准确的代表九的数字。

商王朝建立后,“九夷”基本上臣服,未见有大的征伐。这与商族是出自古夷人部落有很大的关系。武丁时期的卜辞中,有几条占卜征伐夷方的记载,有武丁亲自率步兵征伐,有侯告和妇好去征伐。但都没有多大规模,夷方可能是“九夷”的一种,偶有反叛。这点可以看出,商与夷是同根同源的关系,天然天生的近亲关系,使得他们很少征伐,偶尔出现也是平息内部矛盾激化的情形。在史料卜辞对记载中也更未见有如同羌人被俘用作人牲的记载。

因为传说中的夏桀,很可能是商纣王的阴书化名。据《说苑·权谋篇》记载,商汤在准备进行灭夏前,进行的充分谋划,用伊尹的计策,离间夏桀与其同盟者九夷族的关系,使力量对比渐渐转向于己有利:汤欲伐桀,伊尹曰:请阻乏贡职以观其动。桀怒,起九夷之师以伐之。伊尹曰:未可,彼尚犹能起九夷之师,是罪在我也。汤乃谢罪请服,复入贡职。明年,又不贡职,桀怒,起九夷之师,九夷之师不起。伊尹曰:可矣。汤乃兴师,伐而残之,迁桀南巢氏焉。”至此,除了少数部族如昆吾等尚听从夏王的指挥外,桀已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形势已转变的对商汤极为有利。



成汤就是姬昌、姬发等人(成王封弟弟为唐王,暗示“成唐”)的阴书化名,伊尹就是吕尚的阴书化名。离间夏与九夷,说的是离间商纣王与九夷。帝辛时期,东夷叛乱,商朝派大军征伐。这在文献中屡有记载,如《左传》昭公四年云:「商纣为黎之搜,东夷叛之」。又如同书昭公十一年曰:「纣克东夷而陨其身」,把对东夷的战争,说成商纣王失国身亡的原因,足见商纣对东夷的战争,使商王朝的实力消耗很大。当周武王率师打到牧野时,商纣王才仓促调遣军队应战。这些军队久困战场,无心战斗,前徒倒戈,终于导致商王朝的灭亡。

那么,商的盟友九夷是如何叛乱的?我们来看东夷首领后羿的神话传说。据说逄蒙是后羿的徒弟,他是帝尧时期一个善于射箭但品行不端的小人。逄蒙的后代被商朝廷封在逄地,并建立逄国,形成百家姓里先以姓为国,后以国为姓的一支。

关于逄蒙,大概有两个记载,一个是《荀子`正论篇》上说:“羿、逄蒙者,天下之善射者也。”把逄蒙的射箭功夫和后羿并列在一起,可见他的箭术之高。另外《孟子·离娄下》则说:“逄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思天下唯羿愈己,杀羿。

这个故事和后来的纪昌通过把一个虱子看成一个车轮,学习飞卫的射箭技术,而后谋杀飞卫的故事有些类似。是说逄蒙向后羿学射箭,当他把后羿的功夫都学到手之后,觉得天下只有后羿一个人功夫比自己高了,于是就把后羿杀了。其实,孟子说的这个故事真实程度很可疑,说这个故事,主要是为了阐述他在后面想讲的道理。

其实,传说中的飞卫的徒弟纪昌,后羿的徒弟逄蒙,历史原型分别是勾结商大臣飞廉、妄图亡商(西周的卫就是殷商的朝歌)的姬昌;投靠东夷首领后羿,又制造政变谋害后羿,扶持傀儡寒浞的姬蒙(伯邑考)。他们是一对为了灭商复仇而丧心病狂、对东夷部落恩将仇报的西岐父子。神化大禹的正统周夏史观把这对父子美化为圣贤,但知道夏-夷斗争内幕的人通过美化后羿的东夷神话,揭露他们狼心狗肺的丑恶嘴脸。于是,关于伯邑考与妲己曾有婚约的传说,完全是靠不住的。《易经》透露《蒙》,《否》等卦的信息,说的是九侯女(包桑)曾经为伯邑考(姬蒙)跳河自杀未遂,伯邑考死于战争。


在《有夏志传》中,大禹曾经与一个龙首人身的计蒙,以及神兽打交道,可以看作是伯邑考(姬蒙)曾经与杜宇来往。在后世神话中,计蒙一般指雨师。雨师又称:萍翳、玄冥等。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是掌管雨的神;也是道教俗神,认为是毕星,即西方白虎七宿的第五宿,共有8颗星,属金牛座。后有雨师为商羊或赤松子二说。《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云雨师神,商羊是也。


在《有夏志传》中,后羿当政时期,以寒浞为相,逄蒙为将。看来,伯邑考是在东夷出任将领的,他与寒浞合谋杀死后羿,引发九夷叛商。《有夏志传》记载了逄蒙是如何被寒浞害死的。

浞使人召漼、罗伯来,而使逄蒙待之于穷门,与之羹曰:“此君之肉也,君子食羹而后入门。”漼悲泣曰:“君不听贤人而用小人,故至此也。吾何用命哉?”拔佩刀诛逄蒙,不得,遇害而卒。罗伯大号曰:“君不亲骨肉,故旧而用奸邪也,故至此。君与子死矣,吾何用命哉?”亦拔佩刀诛逄蒙,不得,遇害而死。

浞闻之,乃召逄蒙引入宫,伏家众,用毒酒。先出宫嫔美人备酒,酒酣,以毒酒进。蒙饮其毒酒,乃大醉而倒,呼家众出擒杀之,曰:“此杀师弑君不义之人,令碎尸百段,以祭羿、漼、罗伯。 ”实以除二之患。曰:“皆逄蒙之谋也。 ”后人钟伯敬感叹之,而赞曰:穷羿羹,逢蒙祭。生熟殊,一麋碎。当其始,何特异?已谊深,已恩至。一桓桓,上国使。下招携,弃子弟。一望色,遽孚神。作之师,作之君。左经文,右纬武。岂禄轻,而可怒。

《封神榜》中伯邑考被商纣王做成肉酱的传说,与《有夏志传》中后羿,逄蒙悲惨而死,成为寒浞的人肉宴的说法是相似的。我们可以推测伯邑考在东夷处事不当,死于非命。《易经》蒙卦这样评论伯邑考之死:“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认为这对于殷商打击东夷是有利的。

伯邑考死于东夷的寒浞,而不是帝辛之手,就能说明姬昌被囚禁的真正原因是因为西岐破坏了商与东夷的同盟外交,引战火于大邑商。但是,西岐不是东夷的可靠盟友,姬昌释放后,东征崇国是配合帝辛讨伐东夷的同谋行动。在武庚叛乱时代东夷成为反周复商的主力军。

殷商与九夷发生军事冲突后,在炎帝妻子听訞的招妖幡指挥下,区夏联邦开始向商、周、鬼方等大国进行渗透,利用连横战略壮大诸夏。母亲来自区夏杞国的苏妲己(姒杞)积极配合太姒,听任西岐向大邑商的王亲国戚行贿,说服帝辛释放了西伯侯姬昌,壮大周方,推动东进来配合帝辛讨伐东夷。但是,事与愿违,太姒利用东进之际,拉拢古蜀国一带的大量方国,打着为姬昌鸣怨复仇的名义伐纣。


《淮南子》曰:武王伐纣,当战之时,十日乱于上。殷纣王末年,因其暴虐天下,天怒人怨,诸侯多叛,周武王乘机伐殷,东夷的仇敌十日族护驾勤王与周师大战,败于牧野。十日族战败后,多亡海于日本,立都于日本汤谷(日本九洲岛熊本县阿苏郡)。十日族以桑树为社树,曰:“寿树”。《山海经·海外东经》曰:“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十日族扶桑渡日,将桑树广植于日本汤谷,因而中国称日本曰:“扶桑国”。十日族因是来自于天国汤谷的神人,所以《日本书纪》称其为“高天原的天照大神。”因十日族源于羲和氏,故而自称“大和族”,并奉祖妣羲和氏为“女神”。《淮南子》的记载意味着尧舜禹的禅让传说,太康失国、少康复国有关的传说,不是发生在远古的先商时代,而是发生在商末周初的大动荡时代。


   机密阴书中有关成汤流放夏桀的设想,说明姬昌原来的图谋是听任帝辛大战东夷,借刀杀人,利用东夷的势力流放帝辛到巢湖一带的蛮荒地带,和平吞并大邑商,打着禅让名义,搞女婿替代儿子的继承王权模式取得天命。但是,在帝辛41年,姬昌去世;帝辛43年,峣山崩,发生特大地震,同时丹朱的父亲、德高望重的区夏联盟共主——黎国耆老(尧)去世,各方国陷入严重的经济社会危机,一场瓦解大邑商,掠夺财富解救饥荒的暴力革命开始了。伐纣的关键步骤是利用反间计除掉比干,离间帝辛、箕子兄弟关系;利用庚姬拉拢武庚,离间帝辛、武庚的父子关系;攻打富裕的妲己家乡九陵,瓦解帝辛的经济支柱;收买来历不明的帝辛养子,奴隶首领胶鬲制造商军倒戈。姬旦对于暴力伐纣有所顾忌,是因为担忧武庚的周方妻子庚姬,还有就是帝辛宠妃邓婵玉(琬)是他的姨妹(龙吉公主的妹妹)可能遇害。

苏国,商朝诸侯国。又名有苏国,苏姓起源地,属于蚩尤氏犬延部落。故址在今河南焦作市温县,前身为夏朝时建立的温国。商末,有苏氏助周伐纣,因受赐十二邑建苏国,都城温邑(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前396年后的春秋末期,苏国被狄族所灭,末代君苏明自尽,族人逃往卫国(今河南鹤壁 濮阳 滑县等地)。

国君称号

姓名

在位时间


 
  苏子

苏忿生


 
  西周初年

此后世系失考

苏成公

苏貉


 
  周平王时期

(末君)

苏明

春秋末期

苏忿生家乡有九陵(《易经》震卦),正好与虞舜所葬的九疑山(零陵)一致,苏忿生应该是舜帝的历史原型。妲己虽然曾经组织酒池肉林祸乱后宫,但为保卫家乡光荣牺牲,在商容所作的《易经》中可歌可泣。在周朝,苏忿生后代一直与文王的异母弟弟虢叔后代结亲,苏貉就是其中最有名的王姬,并有青铜器金文有她的名字。原来是雉鸡精(牝鸡司晨,负责占日)的苏妲己,后来演变为九尾狐狸精,大概与苏貉的名字有关吧。如果九侯女,苏妲己,邓婵玉等人都是帝辛抢亲而来,那么九侯女是伯邑考恋人,苏妲己可能是姬昌的弟媳,邓婵玉是土方伯土行孙的恋人。


虢国是西周初期的重要诸侯封国。周武王灭商后,周文王的两个弟弟分别被封为虢国国君,一个为雍地的西虢,一个为制地(今河南荥阳)的东虢,起着周王室东西两面屏障的作用。

东虢于公元前767年被郑国所灭(据《竹书记年》)。周平王四年(前767年),东虢为郑国所灭。平王乃复封其后裔虢序于夏阳(今陕西平陆),是为北虢,逐步衰落后依附于南虢。公元前658年,北虢亡于晋国。虢序后裔改虢为郭,捻转来到山西晋阳及以北的忻州、定襄、阳曲,汉以来成为太原望族。

西虢东迁三门峡后,在原地留有一小虢,于公元前687年被秦国所灭(据《史记·秦本纪》);东迁后的三门峡虢国建都上阳,地跨黄河两岸,史称南虢。南虢于公元前655年被晋国所灭。虢公丑带领一部分贵族逃往洛阳,后到其岳父家所在的苏国(即河南焦作温县一带),现有东虢村、西虢村。南虢被俘的一部分贵族、平民被晋军带到山西汾阳一带定居。

周初封文王之弟虢仲、虢叔于东、西二虢。东虢在今河南荥阳,春秋初年为郑所灭;西虢在今陕西宝鸡,西周末年迁至河南三门峡及山西平陆一带。公元前658年,依附于南虢的北虢亡于晋国;前655年,晋国假虞灭虢,南虢灭亡,留下了"唇亡齿寒"的的千古遗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668877-1245370.html

上一篇:楚辞神话32
下一篇:相对论中的重要问题
收藏 IP: 180.162.1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20: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