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振余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ongzy 揭开意识活动的神秘面纱

博文

大脑模块化功能:需求与感知(8)

已有 5381 次阅读 2018-8-18 15:30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讨论需求话题,我们总是绕不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不仅是人类,自然界所有的智性动物几乎都存在着类同的需求递进规律。当基本的生存需求满足之后,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就会随之产生。事实上,生命需求的内在机制并非简单地遵循层次关系。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并非完美,争议或不认同的声音时有出现。需求与满足是个体可感知的直接体验。个体自身不曾感知的还有动机,还有“三观”。 只有在神经活动的信息机制上弄清“三观-动机-需求-满足”的链条关系 ,人性的复杂内涵才能被解剖成简单的可理解图谱。

一、需求:因满足而愉悦,感知:因顺畅而轻松

需求是颅内端脑神经活动的产物,感知是颅外神经的被动表征。颅内颅外不同功能的神经互为耦合,使得生命个体形成一个完整的“需求-感知”体验过程。比如,寒冷的冬天,当你经历了温暖的浴室环境沐浴活动之后,全身的各类神经元细胞因血液循环的加快而进行了充分的新陈代谢,每个神经元均处在最佳活动待命状态。此时,任何一个微弱的颅内信息均可轻松驱动颅外感知神经作出该有的“应答”。相反,一个疲劳或病态的肌体,颅内发送最强的信号都很难驱动颅外感知神经的活动。因此,个体感知体验的状态用神经活动的“轻松-沉重”标准进行粗略评判也许更加容易理解:

“轻松”意味着颅内发送的“需求”可获得“满足”的回报;

“沉重”意味着颅内发送的“需求”得到了“受挫”的回报。

开心、愉悦对应于感知体验的轻松、满足;沉闷、抑郁对应于感知体验的沉重、受挫。这是生命进化赋予颅外感知神经的一种状态表征,无需其他解释。事实上,日常生活中,大脑产生的“需求”并非都以满足或受挫两种极端状态予以“回应”。大量的感知体验许多时候都处在“满足-受挫”之间。这些中间状态的感知体验就是个体的情绪表征。虽然人们并不清楚自己体内的神经活动,感知神经时刻都在左右着个体的情绪变化。在不同状态的感知体验中:

健康者轻松,得病者沉重;

年轻者轻松,年老者沉重;

熟练者轻松,生疏者沉重;

知足者轻松,贪欲者沉重;

善行者轻松,作恶者沉重;

凡此种种,一个共同的规律,前者的需求容易满足,后者的需求极易受挫。满足者的感知体验轻松愉悦,受挫者的感知体验沉重痛苦。

二、 需求:以动机为背景,感知:以服从为天职

在神经功能分工中,感知神经元只能被颅内信号驱动,并无自主活动功能。颅内发送的“需求”信息,颅外感知神经只有无条件按照信息指令作出本能的感知反应。不会进行任何的是非标准判断。以疼痛为例,如果肌体某一部位的组织或器官受到损伤,同时受损伤的肌体自然也包括感知神经。一个受伤的感知神经元在颅内需求信息的驱动下被迫活动,显然不再愉悦、不再轻松。沉重或疼痛就是其对应的感知体验。颅内信号越是“关注”疼痛部位,疼痛的感知强度越会往上提升,反之亦然,越不理睬损伤部位,越不会疼痛。医疗外科手术利用了感知神经的这一疼痛原理,将颅内颅外的信息通路阻断,颅外感知神经接收不到颅内发送的信息指令,伤口感知神经不再被驱动,疼痛自然不会发生。无论局部麻醉还是全身麻醉,通过药物作用,或阻断信息通道,或抑制神经活动能力。

在需求机制中, 颅内记忆神经活动越频繁。需求的醖酿过程就越充分,需求指向就越明确。经过深思熟虑形成的需求显然有明确的动机。所以动机是众多记忆事件的核心内容,是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内涵所在。“需求”的形成不仅以认知为基础,还与个体的“三观”紧密相关。

“三观”是动机的土壤、动机是需求的源头,行为感知是需求的奴隶。“狗嘴中吐不出象牙”,“恶人不做善事”。民众从现实生活中归纳出来的许多名句,不仅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规律依据,更蕴含着神经活动的自然逻辑。因此,在道德和法律评判领域,不仅要评判事件的结果,更要分析肇事者的内在动机。

三、需求:经学习强化变得纯粹,感知:经频繁体验趋向精细

个体的需求不仅受成长环境的左右,更与需求的反复强化密切相关。任何一门业务技能,只要能花上足够多的时间进行学习强化或重复训练都能将这些技能发挥到极致。奥运冠军的专业训练如此,杂质演员的技能训练同样如此。被广泛认同的“一万小时定律”,在神经机制上就是让“需求”变得更加纯粹,让动机显得更加明确。除了基本的生理需求,人类的大部分需求不是与生俱来的本能,而是在人类意志的渗透下,通过学习强化变得清晰,变得纯粹。在神经科学范畴,需求的神经机制只是一种内在规律,没有道德标准。而在社会范畴,如果需求和欲望违背了人类群体的生存法则,一旦“欲壑难填”的需求得到强化,社会一定会用“惩罚”予以压制。

在特异技能领域,极少数人在既符合先天的优势,又经过后天的特定学习训练,其神经的“需求-感知”耦合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于是,在江苏卫视《最强大脑》的舞台上,曾经出现了几个特异能人。他们听水袋下跌的撞击声就可辨析水袋下落的高度、看水纹差异能辨认水杯的变动情况。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特定行业的技能专家,他们能在一粒大米上雕刻出一幅精美的图画、能从细微的差异中分辨出酒的档次(品酒师)或香料的等级(香料大师)。所有这些能人,他们的神经活动都共同遵循“需求-感知”重复训练的“一万小时定律”。

一旦需求变得纯粹,感知一定可以细化!

大脑储存的记忆信息,并非一劳永逸。神经树突的可塑性和突触关联的可塑性既可让储存信息失真、淡化、遗忘,也可通过反复的学习强化,让储存的信息内容在原有的基础上变得更加充实、更加细化、更加完整。记忆发送的信息内容越丰富,感知神经活动形成的感知体验越精细!

我们绝不可忽视颅外感知神经的感知报警功能和感知体验功能。如果缺丢失了颅外感知功能,肌体的安全不再受到保护,人类的七情六欲不再具有色彩。不论你有无关注,我们的大脑每时每刻都在检测自身肌体的存在状态和完整程度。这就是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本意。

 

【后记】

生命是一个整体。生命进化经历了细胞功能分工、神经脑化集中、神经功能分工之后,大脑成为生命的信息中心。但是,留在脑外的信息采集和感知两类功能神经却被许多研究者误解。在医学的教课书中,反射弧的两种神经被解释为感觉神经(信息上行)和运动神经(信息下行)。这种误解一直在延续。请思考一下以下的逻辑,或许更容易理解以上的文字内容:

反射弧.png

                        (插图来自互联网,非商业目的引用)

1、在反射弧,感受器类同于现代技术中的信息采集传感器(信息上行神经),外部采集的信息尚未传递到大脑,没有大脑中心的指令,怎么能感知?

2、没有大脑统一指令,自作主张形成感知,大脑作为信息中心不就失控了?

3信息下行可以驱动神经运动,反射弧称其为“运动神经”没有错。但是,运动神经为什么被孤立成为只有运动功能?

4、运动不就是有感觉吗?你在紧张、你在放松、你在害怕、你在发抖、你在开心、你在愉悦,不都是运动神经的状态不同所形成的感觉吗?因此,颅内发送不同的信息,颅外运动神经作出差异性“回应”。这就是我们身体的感知体验!

如果说一种误解难以获得纠正。原因有两点。一是,人类大脑记忆具有“储存容易,纠错难”的自然属性;二是,当一种错误被储存到有话语权的大脑中后(比如专家和教课书),这种错误很容易成为社会大众的共识和定理。因此,纠正这一错误的唯一途径是时间。

(注:在心理学上,感觉与感知概念是不同的。事实上,大量的感知神经形成差异化感觉就是感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724380-1129898.html

上一篇:焦虑是肌体的火炉,抑郁是精神的牢笼
下一篇:悟是人类创新的源动力
收藏 IP: 115.214.14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7: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